四 研究思路
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广泛聆听河西宝卷民间艺人的念唱,本书架构起对宝卷整体艺术效果的基本理解,通过大量走访调查,努力还原宝卷念唱的历史语境,在此基础上对11个(套)[19]河西宝卷汇辑刊印本中去其重复后的110个宝卷[20]进行文本细读,在河西宝卷文本的广泛研读中,发现作为一种民间说唱艺术的底本,河西宝卷文本存在着程式化、繁缛芜杂的特征。甄选河西宝卷原型作为研究对象,是一个去粗取精的过程,是将河西宝卷的深层含义从较粗糙的文学表现手法中提炼出来的一个过程,原型关乎集体心理无意识的内容,加强了探索、研究的深度。
在研究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面对真正的河西宝卷,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河西宝卷在念唱流传的过程中存在被异化的现象,因此本书首先梳理河西宝卷历经的五个语境,通过对这五个语境特征的分析,得出结论:河西宝卷和第一语境(初始语境)的关系最为密切,有着同质同构的关系,河西宝卷是其他语境中的异化物。可是,初始语境具有一去不复返的基本特征,如何把握初始语境的这一基本特征?原型是连接宝卷文本和初始语境的精神红线。原型是初始语境中人们的集体无意识内容,原型在宝卷文本中以母题、意象、故事类型等载体现身,成为可以认知可以把握的具体对象。初始语境中关乎心灵深层结构的原型通过宝卷文本记录保存了下来,因此本书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对宝卷文本中原型的归类,分析复现河西宝卷的初始语境。
本书总结出了三大类原型,即类比原型、神谕原型和魔怪原型,这三大类原型分别建构了类比世界、神谕世界和魔怪世界。这三个世界就是初始语境的三副面孔,这三副面孔之间存在着相似性与相异性、分裂性与联系性、真实性与虚假性、矛盾性与统一性等多重关系。本书将在这多重关系的弹性运动中努力再现一去不复返的初始语境。初始语境的再现过程其实是对出生的奥秘、地狱的存在、诸神的功能、英雄的价值、生活的苦难等基本问题的追寻、研究与审美——这些体现了民间基本的价值观。最后讨论儒释道文化对河西宝卷原型的影响,对这一论题进行补充说明。
本书试图探索、创新的关键点在于:第一,梳理宝卷文本和语境的关系,在此过程中提出了“初始语境”这一概念,“初始语境”和其后语境的最大区别在于初始语境是宝卷的诞生语境。宝卷文本在所有语境中流传,并和这些语境发生了各种关系,但只和初始语境是同质同构的,也只有在初始语境中,河西宝卷才保持着神圣的本质。第二,对原型研究即文学人类学研究对象的正本清源,当文学人类学面对文本研究的时候,必须明确研究对象是初始语境中的文本,而不是被异化了的文本。第三,对如何把握一去不复返的初始语境,本书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可以通过对文本中典型原型的归类、分析、建构,无限趋近一去不复返的初始语境的真实面目,以此进一步确立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1]王学斌:《拂尘增彩,推陈出新——河西宝卷研究浅论》,见王学斌纂集《河西宝卷集萃》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
[2]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38页。
[3]段平:《河西宝卷选·前言》,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页。
[4]方步和:《河西宝卷真本校注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87页。
[5]谢生保:《河西宝卷与敦煌变文的比较》,《敦煌研究》1987年第4期。
[6]车锡伦:《明清民间宗教与甘肃的念卷和宝卷》,《敦煌研究》1999年第4期。
[7]车锡伦:《中国宝卷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75页。
[8]尚新丽:《北方民间宝卷研究》,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160页。
[9]李妍:《河西宝卷最早卷本新发现》,《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2月12日。
[10]郭仪、高正刚、谢生保、谭蝉雪:《酒泉宝卷·前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11]陆永峰、车锡伦:《吴方言区宝卷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32—33页。
[12]陆永峰、车锡伦:《吴方言区宝卷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32—33页。
[13]马月亮:《河西宝卷的音韵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4]庆振轩主编:《河西宝卷与敦煌文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5]刘永红:《西北宝卷研究》,民族出版社2013年版,第5页。
[16]王一川:《原型美学概览》,《当代电影》1989年第4期,第101页。
[17]黄靖:《宝卷笔记》,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