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1949—1978年:新中国使延安换新颜
1947年3月,中共中央撤离延安。1935年10月到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和陕北战斗了十三个春秋,延安完成了其作为人民革命指挥中心的历史使命。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延安开始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之路。中共中央在延安和陕北的十三个春秋冬夏,不仅仅是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更是培养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在延安精神的熏陶下,延安摆脱了贫困,建设了美好生活。
1.延安农业新景象
1949年,延安市的经济总量为3431[10]万元,仅占陕西省经济总量的3.43%,经济基础极为薄弱。加之曾是国民党统治区的延安地区自然灾害频发,“靠天吃饭”现象依旧明显。1950年10月,宜川、洛川、黄龙、黄陵4县的土改陆续完成。随后,延安地区积极响应国家“克服农村中的分散经营,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的号召,“将互助合作当一件大事”去做,将个体、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大力开办农业生产合作社,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1954年,延安地区共有初级社259个,入社户占总农户的3.6%,随后延安掀起升级扩社的高潮,在广大农民的支持下,1957年,延安加入高级社的农户达15.41万户,占总农户的95.2%。[11]
发展水利事业,防御自然灾害。1950年起,陕西省政府提出“以最大的努力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为主”的工作方针。针对延安地区干旱少雨的气候特征,1954年,在志丹建成全区第一座水库——腰子川水库。水库有效库容20万立方米,可灌溉面积达150亩。1972年10月,延安地区第一大水库、陕西省第三大水库——王窑水库竣工,水库容量2.03亿立方米。水利事业的发展使得延安地区的灌溉面积不断增长,不仅保证了粮食产量,而且还有效地防御了自然灾害的发生。
推广“两法”种植,有效提高粮食产量。延安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广种薄收,农产品总量一直不高。20世纪60—70年代,延安地区夏秋两季粮食亩产至多只有90公斤。为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延安积极创新全区农业耕作制度,推广了在川、台、坝地上实行垄沟种植和在山地上实行水平种植的“两法”种植。“两法”种植可以根据耕地的状态,对水、土进行有效保护,实现了川、台、坝地和山坡地的稳产和高产。1977年推广10万亩,1980年推广“两法”种田达26万亩,全市粮食产量从1975年的1亿斤提高到1.3亿斤。[12]除此之外,延安群众还将粮豆套种,在高粱或玉米地里种豆类作物,有效提高了粮食产量。川地作垄沟种植的玉米平均每亩增产54.45公斤,山地水平沟种的谷子平均每亩增产66.45公斤。
延安农业初步发展,贫困发生率依然很高。虽然延安一直在积极摆脱战争创伤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但是那个年代的延安人民仍旧过着山河依旧、面貌未变,“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的穷生活。1973年,延安已有14个县,130万人口,但是科技水平不高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得延安当时农民人均产粮不足5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53元,每年吃国家返销粮[13]约1.8万吨,用救济款近600万元,贫困发生率高达97.5%。[14]据统计,当时的延安地区有三分之一农民吃糠,还有一部分农民连糠也吃不上。1977年7月,延安地区普降暴雨和大暴雨,洪水流量8600立方米/秒,造成延安地区直接经济损失5800万元,[15]使得本就困难的延安雪上加霜。
2.延安工业初建成
20世纪30年代的延安人只懂得面朝黄土背朝天,对“工业”二字缺乏了解或者说闻所未闻。直到1942年,在边区政府的指导下,延安地区的工业有了发展。但当时主要是以现有的各种手工业为主,目的是供给群众自己使用。因此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延安全市只有丰足火柴厂、新华化工厂、新华陶瓷厂等8户小型工业企业,固定资产不足百万元,职工总数不到200人,全部工业总产值仅81万元。[16]之后,延安建起了一座座厂房,生产出了一件件产品……沉睡了千年的黄土地苏醒了、喧闹了、沸腾了。到1960年,延安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900.8万元,比1949年增长159倍,是60年代工业生产发展的高峰。潮起又潮落,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整顿,工业生产总值又徘徊在1000万元以内。[17]1972年,延安地区计委、工业局、财政局、延安电厂、八一铁厂等13个部门单位参加会议,要求相关单位就运输问题、资金问题、供水问题、物资供应和技术力量等方面全面予以配合,把钢厂投产作为延安工业生产中的大事去做,共同发展钢铁企业,为支援工农业生产做出贡献。到1978年,延安冶金工业累计生产钢26487吨,钢材30637吨,铁5万吨。[18]
各领域工业全面发展,延安工业体系初步建成。1970年起,延安开始建设16个重点工业企业,涉及建材、冶金、烟草、纺织等领域,进一步形成了延安的工业体系。1970—1973年,延安地区水泥厂相继建成投产,截至1978年延安共有19个建材企业,年产值348万元,实现利税82.4万元。[19]1970年3月,延安县(今宝塔区)在南泥湾筹建卷烟厂。1974年,延安卷烟厂建成首座新厂房,可供2万箱生产能力,年产值达431万元,实现利税290万元。[20]在国家的扶持下,延安纺织工业发展迅速。1970年起先后建立起毛纺厂、丝绸厂、色织布厂、麻纺厂和针织厂等5个纺织企业。1978年时纺织企业年产值可达419.49万元。[21]
煤炭石油工业初放光彩。尽管延安煤炭石油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当时客观实际情况和科学技术的落后,在初期并未形成规模。1952年,煤炭和化学工业、重工业产值仅有1.4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22]为了充分利用延安地区的煤炭资源,1953—1957年,中国共产党开始对延安所有私营小煤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创办了一批国营煤矿。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延安石油工业取得了巨大成绩。自1950年起,延长油矿在各地区开始了石油钻探开发工作,加上石油工人的埋头苦干,在1956年收获原油总产量23325吨,平均每年增长56.47%。[23]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三年困难时期,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和困难局面,全矿职工排除万难,仍旧年年超额完成计划,原油生产水平一直保持万吨以上。1973年起,延长油矿不断创新工艺,降低开采成本,增加原油产量,为国家节约资金。
1949—1978年,延安地区现代工业体系初步建立,并得到一定程度发展。但是由于当初许多工业是在国家投资、异地援助以及银行贷款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产能投入十分不足,技术革新也十分缓慢。加之经营水平有限,并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因此未能给全区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1970—1978年,延安地区平均每年工业亏损近1000万元,地方财政的全部收入都不足以弥补工业亏损。延安工业起步艰辛,奋斗历程坎坷,严酷的现实摆在延安政府和所有群众面前。作为全市经济的主导,工业发展只有前进,没有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