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地区分化及增长动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我国当前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大家直观地感受到的是空气污染比较厉害,像近些年看到的损害公众健康的PM2.5等污染较为严重。世界银行的资料显示,中国500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的不到5个,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世界银行,2007)。其他像水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也较为严重。全国500个河流监测断面中,只有28%达到饮用水质标准,多达33%的河流水体受到严重污染,以致不适用于任何用途(世界银行,2006)。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成功地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但地区之间的差距始终存在,随着经济出现结构性减速,近年来,地区之间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地区分化加剧,有可能抑制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地区差别并不显著。这一点大家基本比较认同,但对于改革开放后的观点则有所分歧。有学者认为,中国地区之间的差距逐渐变大(Tsui,K. Y.,1991;魏后凯,1996;林毅夫、李周,1998等)。Tsui(1991)认为,中国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在1952—1970年变化不明显,而在1970—1985年则有所扩大。魏后凯(1996)用加权变异系数的人均居民收入分析1985—1995年各省区市后,认为地区之间的差距呈扩大趋势。林毅夫、李周(1998)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不仅继续存在,而且呈扩大的趋势。许召元、李善同(2006)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之间的差距经历了先缩小后变大的过程,2000—2004年,中国地区之间的差距继续扩大,而扩张速度则明显慢于20世纪90年代,2004年地区之间的差距又出现缩小的迹象。

也有学者认为,20世纪80年代,省级地区之间的发展比较平衡(世界银行,1997;章奇,2001;贾俊雪、郭庆旺,2007)。世界银行(1997)认为,1990年以前,中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呈缩小趋势,1990年以后则呈扩大趋势。章奇(2001)认为,在整个80年代,各个省区市之间的发展是比较平衡的,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地区之间发展差距扩大才比较明显。贾俊雪、郭庆旺(2007)认为,全国基于基尼系数的人均GDP水平差异主要源于地区之间的差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地区之间的差异一直在扩大,但在2001年以后,地区异化速度减缓,到2003年出现了逆转迹象。张自然、陆明涛(2013)认为,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显著的地区不平衡,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显著的不同。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省级地区之间存在差距,但存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三个趋同俱乐部(Chen and Fleisher,1996;Jian,Sachs and Warnar,1996;Raiser,1998;Yao and Weeks,2000;蔡昉、都阳,2000;Fujita and Hu,2001;沈坤荣、马俊,2002;潘文卿,2010)。有学者还预测了俱乐部趋同的速度(林毅夫、刘培林,2003;覃成林,2004;董先安,2004;徐现祥、李郇,2004;许召元、李善同,2006)。汤姆斯(Tomkins,2004)认为,地区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现象将成为研究热点。Chen和Fleisher(1996)使用索洛模型,分析了1952—1993年中国地区经济增长趋同,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在改革开放前出现差异化趋势,1978—1993年间出现趋同,其中,绝对收敛速度为0.9%,条件收敛速度为5.7%。Jian、Sachs和Warnar(1996)研究了1952—1993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收敛性后,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在1952—1965年经历了微弱的地区趋同,1965—1978年地区之间则出现异化现象,改革开放后又出现明显的趋同现象。Raiser(1998)分析了1978—1992年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在改革开放后出现地区趋同,收敛速度为0.8%—4.2%。Yao和Weeks(2000)分析了1953—1997年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问题,认为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发生了条件趋同,其中,改革开放前的收敛速度为0.414%,改革开放后的收敛速度为2.23%。蔡昉、都阳(2000)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有一个地区之间的差距,没有普遍的趋同现象,但形成了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三个趋同俱乐部。Fujita和Hu(2001)研究了1985—1994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趋同情况,认为1885—1994年中国沿海地区与内地之间的经济增长的异化不断增强,而在沿海地区内部则存在趋同现象。沈坤荣、马俊(2002)认为,中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形成了趋同俱乐部。潘文卿(2010)认为,1990年之前,在全国范围内存在显著的β绝对收敛特征,并收敛于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两大“俱乐部”,但1990年之后,全国范围内不存在β绝对收敛,并且形成了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三大收敛俱乐部。林毅夫、刘培林(2003)认为,1981—1999年,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条件趋同,收敛速度为每年7%—15%。覃成林(2004)认为,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在1978—1990年表现为趋同,收敛速度大于2.2%,并认为,俱乐部的收敛现象主要集中在低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内部的趋同。董先安(2004)基于1985—2002年省区市的数据分析表明,中国地区经济增长有明显的趋同条件,收敛速度为每年9.6%。徐现祥、李郇(2004)通过中国216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的收敛性研究后,认为中国城市的经济增长存在α收敛和绝对β收敛。许召元、李善同(2006)利用1990—2004年以不变价格的人均GDP研究后,认为我国的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条件趋同,趋同速度约为每年17.6%。彭国华(2005)认为,全国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存在条件趋同,其收敛速度为每年7.3%。东部地区存在俱乐部趋同,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不存在俱乐部趋同。覃成林、张伟丽(2009)认为,在俱乐部收敛的研究中,除地区分组的方法和俱乐部收敛检验的方法外,还需要选择研究的起始点和时间段。

也有学者认为,中国不存在地区收敛现象。马栓友、于红霞(2003)通过1981—1999年的数据分析后,认为中国地区之间的差距不但没有趋同效应,而且还以每年1.2%—2.1%的速度发散。刘夏明等(2004)认为,1980—2002年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内部不存在俱乐部收敛。王志刚(2004)认为,中国地区经济增长总体来说不存在条件收敛。

马栓友(2003)只采用了1995—2000年的平均经济增长数据,样本量少(许召元、李善同,2006)。王志刚(2004)使用了较长时期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的是随机效应模型(许召元、李善同,2006)。刘夏明等使用的分区方式是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和一般按照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划分方法暂时无法比较。

关于经济发展是否趋同、趋同速度均不一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第一,分析的经济指标不同(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居民消费水平),或者用总量经济指标;第二,经济指标是名义值而不是统一为以基年为基期的不变价格,或者用CPI价格指数等替代相应指标的不变价格指数,或者用全国的指数来替代地区的指数,等等问题;第三,分析的时期和时间的长短不一致,导致结果也不一致;第四,样本量少;第五,不同数据来源的差别;第六,存在多种衡量地区之间差别的统计指标(包括基尼系数、泰尔指数、有权重或无权重的变异系数等);第七,分析或建模方法各不相同。

不过,大部分学者认为,中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的地区逐渐趋同,地区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小。但是,自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结构性减速,由此可能再次出现地区分化的可能。在早几年之前,我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中国的省级地区之间可能出现分化现象。《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3—2014)》的副标题就是“TFP和劳动生产率冲击与地区分化”,就提及地区可能出现分化,地区发展前景的副标题也为“地区增长与分化”。主要是自2011年以来大部分省区市经济出现结构性减速,中国已经进入结构性减速阶段。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下降和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对经济的贡献变小,由此可能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包括地区之间的分化。近几年的地区发展前景的研究发现,地区分化可能越来越明显。地区分化如果越来越厉害,就有可能影响经济增长,因此,我们觉得有必要探讨地区分化这个问题。2010年前后,对1990年前的地区分化问题有过较多的探讨,本书主要探讨1990年后的主要经济指标和2003年后环境质量的地区分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