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贵州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经验总结

贵州政务公开巨大成效的取得,与国家高度重视法治政府、透明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大背景密不可分。同时,贵州自身也有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值得总结推广。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系统提升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国务院办公厅在《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中要求,“提高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化标准化水平”。公开的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被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列为到2020年政务公开总体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标志。《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7〕42号)更是将政务公开标准化推向可操作和落地阶段。贵州省将标准化规范化作为深化政务公开和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历经3年多的努力,政务公开标准体系建设实现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

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2017年,国务院将贵州作为全国15个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省之一,以贵阳市南明区、遵义市播州区、遵义市凤冈县、六盘水市六枝特区、黔西南州兴义市、黔西南州贞丰县等六个县(市、区、特区)为试点单位,重点围绕就业创业、社会救助、社会保险、户籍管理、医疗卫生、涉农补贴、城市综合执法、养老服务、扶贫开发、征地拆迁等10个领域开展试点。经过一年多试点,省级制定了包含1058个事项、12696个要素的公开目录,六枝特区编制发布了贵州省首个基层政务公开标准体系,南明区对全部公开事项逐项编制标准文本,实现了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的“零突破”。在此基础上,《贵州省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事项清单(样表)》和《政务公开事项清单编制指南(试行)》制定出台,细化12个必备要素,形成事项清单参考模板,各试点单位全部据此制定了公开事项标准目录。

2019年12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做了安排部署,明确指出基层政务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政务信息必须应公开尽公开;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正式印发,要求从八个方面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2020年1月,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将“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做到政府信息应公开尽公开”作为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为纵深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切实解决政务公开随意性大、公开内容质量不高、公开平台不统一、解读回应不到位等问题,贵州省在全面总结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实践经验基础上,结合实际出台了《贵州省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实施方案》,按年度对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进行了分解,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建立省市县乡四级统一的标准规范体系。2019年8月,为有效破解政务公开边界模糊、底数不清等问题,省政府办公厅组织贵州省标准化院,对省、市、县、乡四级行政机关和学校、医院、供水、供电、供气、城市公共交通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政务公开事项进行梳理,编制了《贵州省政务公开标准规范(试行)》,包含67张政务公开标准规范清单约3700个事项,以省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名义印发全省,对公开什么、谁来公开、多久公开、在哪公开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规范,为各级行政机关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开展政务公开提供了标准指引。《贵州省政务公开标准规范(试行)》印发后,各地各部门认真梳理公开事项、细化公开内容、明确公开时限、落实公开责任,公开质量和实效明显提升。但是,实践中也发现部分事项还存在分类不尽合理、内容不够具体、时限要求过于宽泛等问题。为此,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再次印发《关于切实做好政务公开标准规范清单编制修订工作的通知》,优化完善了《政务公开标准规范清单》内容,进一步确定了事项编号、公开事项、公开内容、网站公开栏目、信息更新时间、信息保障单位、公开渠道、公开依据、公开对象、公开方式等10个必备要素,既考虑到信息分类的科学性,方便公众通过栏目名称快速获取所需信息,又兼顾到内容保障的有效性,避免出现“僵尸栏目”“睡眠栏目”。

按照工作安排,2020年5月底前,省政府各部门已基本完成本部门、本单位标准规范清单编制修订工作;2020年7月底前,各市(州)政府及其部门将在省级标准规范清单基础上,完成本级政府及组成部门的标准规范清单编制修订;2020年8月底前,县级政府及其部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将完成相应政务公开标准规范清单的编制修订;2020年9月底前,全省各级公共企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督促指导主管的公共企事业单位梳理编制政务公开标准规范清单,依法依规、及时全面公开相关信息。

推进办事服务信息公开标准化。贵州省编制政务公开标准规范体系,最根本的遵循就是各级行政机关的“三定规定”、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由此全面涵盖了各级各部门在履行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所有事项,以及各种不同的权力类型应该具备的公开要素。比如,行政处罚类事项,贵州省把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案件名称、被处罚单位信息、违反法律法规或规章的主要事实、行政处罚种类、依据、履行方式和期限、作出处罚的机关和决定日期等作为基本公开要素,各级行政机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又如,行政检查类事项,贵州省要求全面公开抽检产品名称及数量,抽检产品的生产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被抽样单位名称、被抽样单位地址、规格型号、商标、生产日期/批号、不合格项目、检验结果、标准值、检验机构等,同时要对专业性比较强、公众可能产生误解质疑的指标进行说明。

贵州不仅对办事服务信息的公开内容进行描述,还对所有办理事项编制了要素统一的办事指南,打造群众办事一本通。以申请材料为例,除用文字描述所需材料外,每项申请材料均提供格式文本、示范文本下载,最大化便利企业公众。贵州省发改委依托贵州政务服务网,建成贵州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项目投资主体可根据服务事项清单,通过投资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录入项目申报信息,实现了办事材料的目录化和清单化。贵州省能源局将自身门户网站在线服务栏目与贵州政务服务网相应节点直接联结,实现统一平台的在线咨询、在线填报、在线审查、在线办理、在线公示。在审查标准化方面,贵州全省各级、各部门逐项、逐环节明确审查标准,将以往的审批规则、审查范围、审查深度,从办公室抽屉里、办事人员脑子里,转而落在网上公开的办事指南白纸黑字上,既压缩了审批裁量空间,也让申请人对审批办事结果高度可预期。

推进数据铁笼标准化。贵州的数据铁笼,是依托大数据产业优势,将能够纳入网络的行政权力全部上网运行,通过信息化、数据化、自流程化和融合化,形成“人在干、云在算、天在看”的格局。人在干,即推动权力运行全程数据化、处处留痕;云在算,即通过大数据融合分析,实现权力有效监督;天在看,即秉承数据监督理念,编织规范权力的笼子。贵州在民生资金、三公经费、执纪执法等领域环节建立监督系统,实现资金流转、权力运行的全程记录、追溯和预警。以行政审批为例,依托审批服务云平台,对所有行政审批有关政府工作人员实行统一CA数字证书认证,对网上审批每个流程环节实时留痕,防止暗箱操作的发生。如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行政权力运行的公开要素全面覆盖了各项行政审批、行政执法项目的名称、类型、承办机构、受理地址、受理电话、服务对象、办理(申报)条件、需提交材料、工作流程(从业务申请到办结)、承诺期限、收费标准及依据、办理依据等信息,并按照机动车业务、驾驶证业务、交通事故业务、审批许可、项目会签及道路施工等类别的业务办理流程差异,分门别类明确注意事项,只要不涉及秘密,群众有需要的内容应上网尽上网。

(二)推进政务公开制度建设强化刚性约束

政务公开的推进,许多地方存在“一阵风”“运动式”的现象,本应常态化的公开工作却不可持续。对此,贵州各级政府注重将行之有效的创新经验上升为制度规范,形成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通过强化制度的约束力,促进政务公开的常态化和长效化。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高质量推进政务公开制度体系建设。贵州坚持将政务公开制度建设作为提升公开实效的“先手棋”。2016年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以来,省级层面多次作出安排,要求各级行政机关结合地方和部门实际,健全完善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回应关切、重大决策预公开、公文公开属性源头认定、公众参与、政民互动、政府信息管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监督考核、公开事项目录规范动态管理等政务公开制度规范,并视工作需要配套编制工作流程图,形成系统完备、易于操作、运转有效的制度规范体系,构建发布、解读、回应有序衔接的政务公开工作格局。典型如,在制度体系建设过程中,省司法厅先后修订完善《省司法厅信息公开责任制度》《省司法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制度》《省司法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社会评议制度》《省司法厅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省司法厅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省司法厅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等多项制度;兴义市编制并发布政务公开制度13个,并出台门户网站建设内容管理规范8个,确保政府信息公开运行有据可依、准确及时。

以制度建设推进政务公开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贵州省积极探索将政务公开制度规范融入行政机关日常工作中,促进公开工作与其他业务工作融合发展。比如,贵州将公众参与作为省政府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写入省政府工作规则,既满足了公众对政府重大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又提升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省政府办公厅在建设贵州省惠民政策项目资金信息公开平台等政务公开系统应用时,通过打通公开平台与部门业务系统数据壁垒,实现了业务数据和公开信息的互联共享,有效避免了部门在公开信息时的重复劳动,增强了行政机关公开信息的积极性;黔西南州兴义市将“五公开”嵌入办文办会程序,编制重大决策预公开流程图、政府会议开放流程图、公文属性源头认定流程图等政务公开流程图;贵阳市南明区对公开流程相同的事项进行归类,绘制公开事项业务流程图160余张,对每个事项全生命周期的公开流程进行规范。种种举措,使得政务公开成为政府工作的“常规动作”,实现政务公开与业务工作一体推进、一体落实。

通过源头认定促进公开常态化。针对部分行政机关对公开信息存在顾虑、随意性强等问题,贵州以信息公开属性源头认定机制为突破口,要求各级行政机关对履职过程中产生的政府信息,重点是各类政策文件,都要在制作之时明确是否公开,不予公开的要有充分的理由支撑,有效杜绝部分行政机关想起来就公开、想不起来就不公开的现象。各级行政机关本着“责任到处室、落实到人头”的理念,将政务公开制度要求分解到各个处室和特定岗位工作人员,加强对行政公文、工作信息等不予公开项目进行检查,确保政务公开规范有序推进。比如,贵州省民政厅通过省电子政务网发文审批时,在“发文单”增加公开属性的标注(注明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不公开),凡是标注为主动公开的,负责政务公开的工作人员可从电子政务网上直接获取公开权限和内容,通过网站等渠道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开;贵州省住建厅专门调整公文处理笺,明确各处室、单位在制作相关政府信息时,拟稿人要在发文处理笺上提出是否公开,以及如何公开、以何种载体公开的初步意见,不予公开的必须充分说明原因和理由,按流程上报处室负责人、厅分管领导审核;对予以公开的,在信息制作完成后3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

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机制创新。比如,省卫生健康部门为做好健康扶贫政策公开,建立情况定期报送机制,要求各地每半月上报一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汇总分析,并有针对性地督促指导落实。又如,贵州省商务厅实行“二级审核”机制,专班人员在政府信息的采集、整理和公布等环节,对政府信息的保密性、规范性进行审核;专班负责人对信息的导向性、准确性进行全面审核。再如,赫章县卫生健康部门建立起分管领导签字公开制,既防止了应当公开的内容不予公开,也防止了不该公开的信息泄露。惠水县通过建立发布协调、信息审核发布、保密审查等一系列制度,实行“四级负责制”,落实了“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工作要求。

坚持分级分类有序推进。贵州在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中,不仅注重从面上提出共性要求,更注重各地各部门在工作基础、所处行业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提出个性化的推进方案。比如,贵州在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过程中,考虑到威宁、从江、榕江、晴隆、望谟、紫云、沿河、赫章、纳雍等9个深度贫困县和七星关、织金、水城等3个贫困人口超过1万人的县,承担着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的历史使命,脱贫攻坚时间紧、压力大、任务重,明确这部分县的相关工作进度可适当延后。又如,贵州对省、市、县、乡四级行政机关开展政务公开第三方评估过程中,坚持不搞“一刀切”,用一套指标评估所有部门,而是根据评估对象的不同层级、不同类型设计了6套评估指标体系,同时对每个省级行政机关单独确定重点领域的评估内容,确保了评估结果符合实际、科学有效。在省级示范带动下,各地结合实际确定了自身工作方案。比如,六盘水市水城县印发《水城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针对基础不扎实的问题将2017年设置为“政务公开基础提升年”,将2020年确定为“上台阶三基本年”,政务公开有序有力推进;黔西南州兴义市在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过程中,考虑到底子薄、机构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不急躁、不冒进,结合实际明确工作时限,列出任务清单,并建立起“日调度、周总结、月督查”的工作机制,确保了工作任务真正落实到位。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

政务公开,不仅要看各级政府机关公开多少信息,还要关注人民群众获取是否便利,公开质量如何,能否直接增强民众的获得感。调研发现,全国各地在推进政务公开时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比如,有的地方特别注重政府信息公开数量,过度强调对数量的考核,导致公开走向“以量取胜”的偏差;有的地方简单将政府信息堆到网上,不进行必要整理、审查和标注,查阅极为不便,信息准确性权威性也大打折扣;有的地方进行“突击式”公开,上级下文、领导重视则动一动,一旦领导关注重点转移,则不再进行相关工作;有的地方将着力点置于政府能公开什么,政务公开的供给与公众、企业需求存在较大偏差,导致工作收效甚微;有的地方在政务公开推进上单靠特定层级或特定机构,单打独斗缺乏必要任务分解,未能形成合力;有的地方在公开渠道上偏好特定类型,公开信息的传播力、影响力较为局限。

聚焦上述种种问题,贵州省在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正以社会公众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转变工作方式,全面提升政务公开质量和实效,让公开成为自觉、透明成为常态,有力促进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更加注重公众对政务公开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将以往“政府公开什么、群众获得什么资讯信息”,转变为“群众关注什么、需要什么,政府就有侧重地公开什么”,确保公开的信息让群众看得到、看得懂、用得上。比如,贵州省财政厅在涉农惠民政策公开方面,不是将中央、省里有关惠民政策文件原封不动照搬上网,而是将其内容予以梳理、分类,明确为农业保险费补贴、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扶贫生态移民建房补助等实实在在的补贴、奖励、支持项目,分解出享受对象、享受标准、申办流程、政策依据等要素予以公示,便于符合条件的企业、个人申请获取。在公开渠道和内容上,也充分考虑不同事项的自身规律与各类群体的特色需求。比如,对于涉及政府部门职能设置与划分,税费标准等涉及面广、内容相对确定的事项,侧重通过政务门户网站、办事大厅窗口、公示栏、便民卡等方式予以公开;对于涉及干部选拔任用、工程招投标、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等阶段性事务,则通过听证会、通报会、广播电视宣传等方式随时公开;对于相对偏远、落后的村寨,并不单纯依靠网上公开,还通过移动宣传车、驻村干部进村入户、上栏上墙、农村广播等方式宣传公开。黔西南州兴仁县要求各部门、乡镇开展政务公开要做到“一栏两有三挂四上墙”,即建立一个规范的政务公开栏;有监督电话,有值班公示台;挂牌办公,挂牌上岗,挂牌收费;办事程序上墙,办事依据上墙,收费标准上墙,办结时限上墙;并注重通过办事指南、会议通报、公开信、明白卡等方式公开。

强化政策解读增进公众理解、支持和认同。通过开展解读使政策内涵透明,有利于加深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了解、信任、支持,有效避免误解误读,形成政策执行落实的合力,提升政策落实效能。2013年,贵州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 回应社会关切 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实施意见》,要求重要政策、文件出台后,要及时通过政府网站发布政策解读信息。之后,贵州在《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政府及省政府部门重大政策文件解读办法的通知》及历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等多个文件中,对政策解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通过“谁起草、谁解读”、“三同步”(解读材料与政策文件同步起草、同步审签、同步发布)、“双关联”(政策文件与征求意见公告、政策解读材料相关联)等制度机制,落细落小政策解读各项要求,目前省政府和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文件,除表彰决定、人事任免、水库占地批复等明显不需要解读的以外,办文处室都要督促牵头起草的省直部门开展解读,并将解读材料同步在贵州省人民政府网发布。各级政府相应建立健全解读制度,如贵阳市印发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决策预公开和政策解读工作的通知》《市政府和市政府办公厅规范性文件政策图解制度(试行)》,明确了责任主体,规范了工作程序,为进一步提升解读传播效果提供了制度保障。初步统计,2019年全省行政机关共发布政策解读稿件9200余篇,各级行政机关主要负责同志带头解读政策1600余场/次。

与此同时,贵州各级行政机关进一步丰富政策解读形式,在文字材料的基础上,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积极制作图片、图表、图解、漫画、音频、视频等解读产品,方便公众理解和互联网渠道传播。省政府或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政策文件,凡是需要解读的,一般都配套发布了政策图解。2014年以来,省政府办公厅重点围绕中心工作和相关政策文件落实情况,累计邀请省直部门负责人开展在线访谈200余次。2013年以来,省政府办公厅“黔办之声”政务微博对省政府常务会议开展“微直播”超过130次,截至2020年初,在省级政府办公厅中,仍然是唯一通过这种形式对省政府常务会议进行直播的政务微博。各地各部门积极提供文字解读、图解、媒体解读、文件原文、专家解读等选项,便于公众全面获取政策文件相关信息。比如,贵阳市政府要求各级政府、各个部门门户网站全部规范开设“政策解读”栏目,通过新闻发布会、邀请主流媒体宣传报道、专家评论等方式,对全市重点政策深度解读。贵州省水利厅主要负责人充分利用新闻发布会、政策吹风会、在线访谈、发表署名文章等方式解读政策。贵州省卫健委发放“健康扶贫明白袋”,袋中包括村医联系方式、健康扶贫政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书、住院费用报销信息资料、大病和慢病管理政策等材料。贵州省在健康扶贫政策宣传上,除正式解读外,还注重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群众宣传政策,讲清优惠范围、深度,让群众对政策明明白白知晓、清清楚楚享受。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制作《贵州省公共租赁住房政策明白卡》,解读效果一目了然。诸如此类的探索、创新做法,已逐渐成为贵州各部门、各地市的常态。

持续提升公开平台的友好性和易用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时间已超过12年,政府网站作为第一公开平台,沉淀了大量政府信息,单纯通过目录检索已很难快速定位所需信息,必须依靠政府网站提供的站内检索功能来进行补充。针对政府网站信息数量越来越多、公众查找信息越来越难的客观实际,贵州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印发通知,督促各地各部门强化政府网站入库信息管理,提高网站信息检索的便捷性和精准度,同时将网站检索功能以10%的分值权重纳入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充分发挥考核评估的“指挥棒”作用,引导各级行政机关不断优化完善信息检索功能。同时,贵州省开展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以后,乡镇政府和县级政府部门原则上不再单独开设网站,相关信息依托县级政府网站进行公开,但是部分县级政府网站未对所辖乡镇和部门公开信息进行适当分类和集中展示,不利于公众便捷获取所需信息。为此,贵州省政府办公厅组织开发了乡镇政府和县级政府部门政务公开专题页面模板,下发《关于利用政务公开专题页面提升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的通知》,对全省基层政府政务公开专题页面进行了统一规范,极大便利了公众获取相关信息。

在建好用好政府网站这个第一公开平台的同时,贵州省加快推进各类公开渠道融合发展。比如,贵州省人民政府网为公众提供了“分享”“订阅”“推荐”等按钮选项,实现门户网站和新媒体平台的无缝对接。点击“分享”,可将网页内容通过微博、有道笔记等方式,一键分享到相关平台,实现公开效果最大化。点击“推荐”,可直接将浏览的网页通过电子邮箱分享给好友。点击“订阅”,提供RSS聚合资讯服务,可选择网站有关频道和重点栏目,订阅浏览者感兴趣的栏目链接,通过RSS新闻阅读器,自动获取所选栏目的最新文章消息。

(四)抓重点攻难点效果事半功倍

政务公开效果如何,关键看重点内容公开效果如何。贵州各级政府一直把人民群众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和容易引发矛盾的热点焦点问题作为政务公开重点来推进。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明确要求“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国务院办公厅每年的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也会选择若干重点领域,作为政务公开的突破口和增长点。贵州在省人民政府网上设置“重点领域公开”专栏,上与中央要求保持对接,下与企业公众需求相呼应。

黔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先后出台《黔南州关于推进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方案》《黔南州关于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政府信息公开任务分解表》《黔南州关于推进公共资源配置领域政府信息公开任务分解表》,确定各个重点领域的牵头单位与责任单位,设定完成时限,明确工作要求,增强了可操作性,职责到单位,避免了扯皮推诿现象。比如,《黔南州关于推进公共资源配置领域政府信息公开任务分解表》在国有产权交易领域,除明确牵头单位、责任单位之外,还进行了更为详细、合理的分工。对涉及企业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由州国资监管局作为牵头单位;涉及自然资源产权交易由州国土资源局或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作为牵头单位;涉及办公用房(车)产权交易由州机关事务管理局作为牵头单位。

自2015年起,贵州省发改委建成全省统一的省级PPP项目库,下设预备项目库、示范项目库、已签约项目库和运营项目库4个子库。做好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公共资源配置领域政府信息发布。主动发布“4+1”[6]、大健康、大数据等重大项目建设情况,按月公布项目推进情况;并主动发布民生工程、民生实事、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投资完成情况,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兴仁县政府政务公开突出“三权”,即“事权”“财权”和“人权”。所谓“事权”,就是将重点工程、重要工作以及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和结果予以公开公示;所谓“财权”,就是将财政预决算、大宗物资采购、大额资金使用进行公开;所谓“人权”,就是将干部任免奖惩、招聘录用进行公开。

(五)借第三方力量查短板找不足

政府自我监督的模式容易陷入自我满足的怪圈,难以真正发现问题,为此,引入独立第三方开展评估,由其基于超脱地位客观真实地查找问题、发现不足,已经成为很多领域推进工作的重要手段。客观、中立、公正的第三方评估既是测量政务公开质量效果的重要手段,对于发现公开工作中存在问题、有针对性改进也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2007年出台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29条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制度、社会评议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定期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考核、评议。自2014年起,贵州每年委托权威机构,对全省政府透明度开展独立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与年度考核、绩效考核相挂钩,形成“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并举”的工作格局,以及“政策部署—合理分工—基层监督—第三方评估—信息反馈—绩效考核”的闭环管理模式,政务公开工作举措扎实,不断取得新成效。

(六)部门协作信息共享形成合力

“准确”是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要求。为确保公开的准确性与权威性,部门之间的协商、确认必不可少。这已明确规定在2019年修订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11条第1款,要求“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协调机制。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涉及其他机关的,应当与有关机关协商、确认,保证行政机关公开的政府信息准确一致”。贵州将部门协作、打通部门壁垒,作为推进政务公开的基础工作来做。《贵州省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方案》要求加强协作配合和工作联动,“实现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整体推进”。

依托云上贵州平台,推动政府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在部门之间拆除“数据烟囱”,破解“信息孤岛”,推进政府数据聚合通用,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府开放数据资源目录100%上架。由此,政府效能得到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七)依靠信息技术提升公开效果

信息化等技术的发展,给政务公开特别是主动公开带来了全新面貌。近年来,微博、微信、客户端、企鹅号、头条号等的勃兴,更给政务公开提供了诸多新舞台、新阵地。贵州省注重新兴技术在政务公开中的应用,提升到达率、可及性。贵州省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要求加强“两微一端”公开平台建设,省直部门、市、县政府要全部开通政务微信或微博,面向公众的数据信息服务要做成App产品。2019年,贵州省印发《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地各部门要遵循政务新媒体发展规律,明确政务新媒体定位,充分发挥政务新媒体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互动性强等优势,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不断强化发布、传播、互动、引导、办事等功能,建立健全开办、运维、应用、监管等制度机制,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实用的移动服务。

贵州省投资促进局对门户网站进行改版后,建设了网站群系统、信息发布系统、项目库发布及管理系统、投诉(咨询)留言系统及台账管理系统、投资人信息库管理系统、招商引资活动管理系统、新闻分类管理系统、签约项目报送系统,实施“贵州省政府招商引资信息网”移动终端的云适配化。“贵州省投资促进局”的微信公众号也适时改版,结合当地实际,在微信内容上偏重于贵州投资优惠政策宣传、重点招商项目推介、全省招商成果展示、产业前沿资讯介绍等。由此,政务公开的完整性和到达率,上了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