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案例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研究内容

本书是有感于国内学术界研究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脱离实践、落后于实践的问题,所以注重从实践视角来研究区域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鉴于此,本书的研究内容由三部分构成:回顾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提出假设;通过案例分析,检验假设;完善假设,提出对策建议。

第一章主要是交代研究的背景。通过介绍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阐述本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章节安排的内在机理、推进研究的方法论。第二章是假设的提出。课题组将先回顾生态系统、人才生态、创新生态系统、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等一系列概念与研究成果,接着简要梳理北京中关村、美国硅谷的实践经验,最后在明晰现有理论框架与现实经验总结的“解释鸿沟”基础上,课题组提出“区域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初步框架模式。

第三章到第十五章是通过对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高新区、深圳龙岗区、苏州新加坡园区、台湾新竹,以及美国硅谷、日本筑波、印度班加罗尔、以色列特拉维夫等区域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案例分析,检验第二章提出的“区域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假设框架。

第十六章是在案例分析基础上,修正原有的解释框架,完成“理论联系实践”的研究初衷,并针对国内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的城市,围绕“区域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提出富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实现“理论指导实践”的研究贡献。

本书以人力资源管理、生态理论、自组织理论、复杂性理论、公共管理和制度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综合运用文献调研、焦点小组访谈、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案例研究等多种方法,在回顾现有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区域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分析框架,结合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检验和修正原有的分析框架,并据此提出提升“区域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对策建议。

围绕“如何建设和完善区域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议题,课题组先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专家和领导以及工作人员展开探讨;通过国内外相关途径获取关于美国硅谷、台湾新竹、日本筑波、印度班加罗尔、以色列特拉维夫等海外地区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研究的文献资料,组织专人开展案例分析;此外,前往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地高新区、创业园,与园区管理者、创新创业人才、创新创业相关机构负责人展开访谈、座谈数十次,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调研资料和实证支撑。

根据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设计,我们对区域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在此基础上界定相关概念内涵,提出区域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初步分析框架。同时,依据相关资料、文献与政策文本,对国内外“区域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实践经验进行回顾总结。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和整理,厘清了“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架和基本内容,为完善“区域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奠定了基础。此外,围绕“人才多样性、价值生态链”,分析了区域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要素构件的普遍规律,以及不同地区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路径依赖,对未来区域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提出了推进思路和对策建议。


[1]孙锐、王通讯:《创新创业人才因何而聚》,《光明日报》2016年4月12日第16版。

[2]孙锐、王通讯:《创新创业人才因何而聚》,《光明日报》2016年4月12日第16版。

[3]孙锐、王通讯:《创新创业人才因何而聚》,《光明日报》2016年4月12日第16版。

[4]吴文钰:《城市便利性、生活质量与城市发展:综述及启示》,《城市规划专刊》2010年第4期。

[5]郭洪:《构建更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经济日报》2014年5月9日第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