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讲点国学精粹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品读经典,修身始于此

《周易》:哲学的盛典

【《周易》其书】

孔子曾经说过:“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假如再给我一段时间,从五十岁的时候开始学习《易》,我的人生也就不会有什么大的过错了。《周易》是一部讲宇宙万物与人类社会变易法则的书,天、地、人无不包含一阴一阳的矛盾双方,“阴阳接而变化起”“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整个宇宙都在奔流不息地变化着,没有一刻停止。不少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都从《周易》中汲取思想营养,锻炼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

【《周易》名句】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凶吉生矣。

解读:天地间的事物是按照同类相聚来划分的,凶吉祸福就在这中间了。今天我们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是来自这里。和优秀的人在一起是吉,而和懒惰放纵的人在一起则是凶。

一阴一阳谓之道,继之者善之,成之者性之。

解读:阴阳相互作用,就是天地间的规律,集成这种法则就是好的,使其成为人的规律,那就是天赋秉性。阴阳相济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周易》就是六经中的核心。读懂了它,也就能明白很多传统文化的奥妙了。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解读:尺蠖尽量弯曲自己的身体,是为了伸展前进;龙蛇冬眠,是为了保全性命。人也要学会退让和忍受,才能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

吉人之词寡,躁人之词多。

解读:老实敦厚的人话少,浮躁虚妄的人话多。谨言慎行是中国人的做人哲学,凡事要多学多体会,而不要在忙碌中出口成错。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解读:同心协力的人,可以把坚韧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他们的说法像兰花的香味一样令人容易接纳。齐心协力不仅是人类得以从自然中脱颖而出的原因,而且是我们融入社会时必须具备的一种品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解读: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古人看到天空昼夜不停地转动,日月星辰都附着在上面,就认为天空的特性是“强健”,人也应该像永恒转动的天空那样,奋发有为,生命不已,奋斗不止。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解读:君子要不断积累才能,等到有利的时机就发挥出来。机会只照顾有准备的人,在机会来临之前,我们要先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才不会错失良机。

【《周易》故事】

半杯水

《周易》的卦象是由阳爻“▬”和阴爻“▬▬”组成的,六十四卦,每一卦有六爻,这六爻只要任意变动其中一爻,阴变阳或者阳变阴,立即就会出现不同卦象,产生不同意义。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即使是吉,也会变成凶;即使是贫困得一无所有,也可能变得富足充裕。所以,面对复杂的自然和社会变化,要沉着冷静,多想想为什么。

现代人喜欢讲这样一个故事:一只杯子里面盛着水,一个人看了,说:“唉,只剩半杯水了。”另一个人看了,却说:“这不是很好吗?里面还有半杯水呢!”

同是半杯水,人们的看法就这样不同,但是,第一个人告诉口渴了的人,只有半杯水了,要节约,不要随随便便浪费掉;第二个人告诉口渴了的人,还有半杯水,不要放弃希望。所以,他们的说法没有对错之分,关键看我们有没有一双好耳朵,能听懂其中的奥妙。

《尚书》:华夏的曙光

【《尚书》其书】

关于历史,我们有很多疑问,但这一切疑问需要有历史资料才能回答。《尚书》是一部将上古历史文件和古代事迹汇编在一起的书,其中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尚书》也被文学史家称为我国最早的散文总集,和《诗经》的文体并列。但在它的散文中,绝大部分是当时官府处理国家大事的公务文书,也有对美德的褒扬称颂等。

【《尚书》名句】

德惟治,否德乱。

解读:推行德政,天下就会安定,没有了道德,社会就会大乱。道德是一切生活的基础,如果一个国家的道德沦丧了,那么这个国家就没有希望了。

书之论事,昭如日月。

解读:书中所记载的故事,历代伟人的功绩,如同日月一样明亮,人所共见。这是子夏在读完书之后的感慨,前人的功劳都记载在书中,他们的伟大我们不能忘怀。从优秀的读本当中发现伟大之处,并用来提高自己,我们的成长才能越来越稳健,我们自身也才能越来越有力量。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解读:太阳和月亮的光芒,日复一日永不变化。今天著名的复旦大学,她的名字就出自《尚书》中的这句。以每天都充满希望的日出,寄寓着兴学救国的宏大理想。

无耻过作非。

解读:不要因为犯了错误感到羞耻,就文过饰非。犯错误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犯了错误,还不愿意面对和改正,这样只会错失纠正错误的机会。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解读:不在细节上注意,就会败坏大的品德。细节是体现品德的亮点,如果忽视了细节,那么整个人就会显得粗糙,经不起细看,那些美好的德行也就是夸夸其谈了。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解读:知道道理不难,难的是把它落实到行动上。很多人都明白事理,但是真正做到的人总是很少,所以才会有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无稽之言勿听,毋询之谋勿庸。

解读:毫无根据的话不要听,没有咨询过别人的计划不要使用。我们要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要去听流言蜚语,但是要善于向别人请教。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解读:谦虚好问的人就会气度宽宏,自以为是的人就会气量狭小。善于向别人学习,不仅可以增加知识,而且会让我们的气量更大,更能接纳别人的不同看法。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团体。

满招损,谦受益。

解读:骄傲自满就会吃亏,谦虚好学才能受益。虽然这个道理我们都明白,但是“行之惟艰”。怎样让自己变成一个“谦谦君子”,其实就在于我们对自己的看法。要知道,我们永远也不能完美,只能更接近完美。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解读:喜欢玩弄别人的人,品德会因之受损;沉溺于某一种癖好的人,志向也会受损。所以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对青年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尚书》故事】

《尚书》中的九德

有一次,皋陶对大禹说:“诚信地实行德政,就会谋略英明,人民团结。”于是大禹问如何去做到诚信。

皋陶说:“问得好。谨慎自身,思虑深远。依次与九族亲戚敦厚,使众贤臣勉力辅佐,由近及远,其道理就在这里。”

禹听完向他拜谢道:“说得对啊!”

皋陶又说:“还要知人善任,还要使民众安居乐业。”

大禹叹气说:“唉!连帝尧也为这些而犯难,知人就是明哲,能任用贤人;安定民心就是慈爱,百姓就会怀念他。如果做到了明哲又受人爱戴,就不会担心兜,也不会流放三苗,也不会畏惧花言巧语、善于伪装的奸邪之人了。”

皋陶说:“是啊,行为有九种美德,说到某人有美德,必定要将其行事一件件列出来。”

大禹问什么是九德。

皋陶说:“宽宏而有威严,柔和而有主见,老实谨慎而严肃庄重,多才而不傲慢,和顺而刚毅,耿直而温和,简约而刚正,刚强而求实,勇敢而有道义。能够拥有这些美德,并坚持一贯,就吉祥了啊!”

《诗经》:先民的歌唱

【《诗经》其书】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所以又称“诗三百”。它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个说的是内容,后三个说的是手法。《风》《雅》《颂》三部分,是依据音乐的不同而划分的。

【《诗经》名句】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解读: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一个长途跋涉的行者,在饥渴难耐之时,受到别人的惠赠,可能是赠予他木瓜或者桃李之类的鲜果以解渴或者止饥。但受惠之人并非就此忘记了这滴水之恩,而是以涌泉报之——拿出随身携带的贵重的美玉相赠。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解读:了解我的人,说我心中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什么奢求。高远的苍天啊,是谁把国家害成这样?这是在抒发抑郁孤独的感情。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解读:小心谨慎,好像走在深渊边上,好像走在薄冰的冰面上。这是在形容做事的时候应该有的一种谨慎的态度,如果我们能有这种如履薄冰的态度,就能办好每一件事情。

哀哀父母,生我劬(音qú)劳。

解读:悲伤啊,父母生我养我多么辛苦!感恩和孝顺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父母的伟大辛劳都是儿女前进的动力和情感的依托。孝顺,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解读:其他山上的石头,也可以用来为我雕琢美玉。善于向别人学习,从别人的经验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这是聪明人的选择。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解读:既明辨是非,又聪明过人,这样的人就能保全自己的生命和名誉。我们现在常说的明哲保身,就是要懂得在合适的时候说合适的话,这样才能在社会中不伤害他人,而又能从容地生活。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解读:白玉上的斑点还可以磨去,但是言语上的污点,是无法收回删去的。所以,说话的时候要三思而后言,不能因为一时生气就说出伤人的话,那样的伤害是无法磨去的。不忮(音zhì)不求,何用不臧?

解读:不抱怨不嫉妒,这类人的行为怎么会不善呢?知足常乐,不忘修身,方为君子之道。

予其惩,而毖后患。

解读:我要将过去的错误作为警戒,以防止后来再犯错。现在就说“惩前毖后”,就是要不断吸取过去的教训,纠正以后的行为。这样,以前的错误才会变得有价值。

【《诗经》故事】

坦率地生活

《诗经》与以往民间流传的诗歌有所不同,它很少幻想和虚构,而是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直接反映人们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自然、淳朴。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尚且可以做到如此真实,我们的生活也未尝不能做到。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保护心理,觉得社会过于复杂,害怕受到伤害,不愿意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示给人看,可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拒绝虚假。当我们尝试着敞开心扉,将那层把别人隔于千里之外的面具拿掉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生活本身并没有过多的负担,一直以来都是我们自己在折磨自己,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

三礼:儒家的理想国

【三礼之书】

经常听到我们自称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因为我们有三礼:《周礼》《仪礼》《礼记》这三本书。

《周礼》是三礼之首,这部书搜集了周王朝及各诸侯国的官制及其他制度,以儒家的政治理想加以增减取舍汇编而成。《仪礼》主要是阐述春秋战国时期士大夫阶层的礼仪。《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的儒家学者为解释说明经书《仪礼》而写的文章选集。《礼记》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包罗万象。

【《礼记》名句】

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

解读:修身养性,信守承诺,这就是好的品行。言行合乎道义,这就是礼的本质。礼并不是什么玄妙的东西,只要言语得体,落落大方,就足够了。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解读:只有学习之后,才能明白不足之处,受教之后,才知道知识上的困乏。越是善于学习的人,越会明白自己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只有不学无术的人,才会觉得自己已经很有学问了。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解读:只求有利于国家,不求个人富贵。一个人能够为国家做一点贡献,他的人生才会更加宽阔和有价值。为国家做贡献不全是上战场、当政客,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利国利民。

用人之知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贪。

解读:君主用人要用他的智慧,而摈弃他的奸诈;用他的勇气,而摈弃他的急躁;用他的仁慈,而摈弃他的贪欲。任何人都有缺点和优点,聪明的人善于运用别人的优点而不取别人的缺点。这样才是善于用人。

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解读: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有义礼。人一旦不讲道义和礼节,唯利是图,就枉称为人了。

父母有过,谏而不逆。

解读:父母有了过错,子女能劝谏但不要冒犯他们。人人都有可能犯错误,需要别人的提醒,但是身为子女,在提醒父母的时候要态度恭敬,不能过于尖锐刻薄,这是有违孝道的。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师。

解读:只是让学生记忆背诵,这种人做不了老师。要成为合格的老师,就要懂得启发学生去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解读:如果每天都能让自己进步的话,那就应该日日更新,不断进入新的境界。只有不断提高自己,才能不停留在原地而有所突破,这样才算是真正的成长。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解读: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古今中外许多善于读书治学并且成大器的人,大多十分重视结交学友,并在讨论交流中获益匪浅。学习是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多向他人请教,才能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拓宽认识的角度。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解读:虽有精美的食物,不吃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美;虽有很好的道理,不学它,就不知道它的高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今天读了很多优秀的书,也知道了历史上伟大人物所具有的品质。但是,这还不够,当我们面对事情的时候,我们只有按照书中的那些观点去做,才知道对不对。

【《礼记》故事】

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对待对方。春秋时期,孔子在家收弟子开坛讲学,引起了鲁定公的注意,因此孔子经常到宫中讲学。季府的总管阳虎特地看望孔子,孔子却借故不见阳虎,因为他在地方上为非作歹。有一次,阳虎特地给孔子留下一只烤乳猪,他知道孔子是最讲究礼尚往来的,孔子迫于无奈,还是回访了不愿意见的阳虎。

《论语》:中国人的圣书

【《论语》其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唱响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话,就出自《论语》的第一篇《学而》。开幕式上,那些头戴长冠、手持竹简、宽衣长袖的儒生,也是模仿当年吟诵《论语》的儒生;他们手中的竹简,就是孔子曾经“韦编三绝”的“韦编”,上面就是用毛笔竖排书写的《论语》。

《论语》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善言的书。据国学家考证,《论语》不是一个人在一个时期里完成的,而是不同的人先后完善而成的,最后成书在战国初期,距今已经有两千四百年了。

【《论语》名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解读: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温习,这不是很快乐的事情吗?有朋友从遥远的地方赶来,可以和我讨论学问,这不是很愉快的事情吗?这是《论语》首篇《学而》中的话。宋代的大学问家朱子分析说,《论语》将学习放在书的开篇,就是让大家明白,学习是一切事情的基础。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读:学习但不思考,或者思考而不学习,都会使人变得迷惑、懈怠。孔子主张学与思不能偏废,只有学思结合,方可成为有学识、有道德之人。《论语》中多处言及学与思的重要性,这些都是根据具体情况而言,但总体强调应将学与思适当结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解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态度才是明智的。这是孔子在告诉子路如何求知时说的,这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对于文化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毕竟有限,人们总有不懂之处,因此应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承认不足,不断学习,这才是明智之举。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解读:孔子主张博学,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授学生。这里的“文”主要指文献典籍,“行”主要指德行,“忠”指尽己,对人尽心竭力,“信”指诚实。孔子在教学中让弟子博学于文,广泛学习文化知识;注重德行,加强品行修养;主忠信,做到待人忠诚笃厚,与人坚守信约。

朝闻道,夕死可矣。

解读:早上明白了道理,就是晚上死去也没有遗憾了。孔子这里所讲的“道”,是君子的信仰,也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准则。孔子主张“士志于道”,要在寻求人生的大道上面努力,而不是只关心吃饭穿衣这样的事情;还强调“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必须首先修养完善自身,才可能将道发扬光大;反之,只是以道来粉饰自身,哗众取宠,就不是真正的君子所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读:三个人当中,必然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学习他们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就在自己身上加以改正。孔子学无常师,经常随时随地虚心求教,他向老子学习过,也向路上的孩童请教过。他不仅以正面的优秀的人为师,而且以不如自己的人为师,看到别人身上的不足,就反思自己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如果有,就赶紧改正。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解读:智慧的人不会感到迷惑,宅心仁厚的人不会总是担忧,勇敢的人不会感到害怕。孔子认为君子必须具备的品格有许多,智、仁、勇是三个重要的范畴。孔子觉得这三条他都没能做到,但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解读:天下的人,都可以称作是兄弟。当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而唯独自己没有兄弟时,子夏劝慰说,你不要担心自己是个独生子女,只要你对人有礼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想要“四海之内皆兄弟”,首先自己要做到对人有礼,处事恭敬没有偏颇,也就是“恭而有礼”。

礼之用,和为贵。

解读:礼的运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贵之处就在这里。在此,既强调礼的运用要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无原则地进行调和,而要以礼节制之。这与孔子的中和理念是一致的。我们所说的“和谐社会”也是出自这里,但并不是说任何事情都不追究,而是要按照礼来。

【《论语》故事】

君子不会走投无路

孔子带着学生到处讲学。有一次,他们被困在陈国与蔡国之间,接连七天不能烧火做饭,大家都又累又饿,但是孔子仍然在屋里抚琴唱歌。

弟子颜渊正在择野菜,听到同学子路、子贡说:“老师两次被从鲁国驱逐出来,隐退到了卫国,后来到宋国讲学的时候,差点儿被砍倒的大树压死,还曾经在周地进退两难,现在又被围困在这里。那些要害咱们老师的人还在逍遥法外,也没有人来替我们说句公道话。这种时候,老师还抚琴唱歌,君子难道就这样不把羞耻当回事吗?”

颜渊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就进去直接问孔子。孔子把琴推到一边,长叹一声说:“仲由(子路)和端木赐(子贡)看问题太短浅了。你去把他们叫进来,我跟他们说说。”

子路和子贡进来了。子路愤愤不平地说:“我们在天下传道,却遇到这样的困境,可以说是走投无路了!”

孔子说:“怎么可以这么说呢?君子能够通达道义就叫作‘通’(左右逢源),不能通达道义才叫作‘穷’(走投无路)。现在,我孔丘在这样的乱世之中遇到忧患,是因为我坚持仁义之道。如果因为遇到忧患就放弃仁义之道,还能算君子吗?既然有君子之道,就不能说是走投无路。”

子路和子贡认真地听着,两人互相用余光扫了对方一下。颜渊也在一旁默默地听着。

孔子接着说:“你们看到那些松树和柏树了吗?无论天气多么寒冷,霜雪多么凌厉,它们都常青不谢。现在我们在陈蔡之间遇到了阻碍,从而可以考验自己是否能坚持道德仁义,这是一种幸运啊!”

说完,孔子又把琴拿过来,继续抚琴,子路明白了老师的心意,高兴地拿起盾牌随着节拍跳起舞来。

子贡感慨:“原来我真的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啊!有道义才能上薄云天,有修养才能承载一切啊!”颜渊也已把孔子的话牢牢记在心上,琢磨着如何落实到自己的言行中去。

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有多大的威力呢?历史上有一个人只读了半部《论语》,就敢说自己可以治理天下了,这个人就是宋代的丞相赵普。

赵普原先是赵匡胤的手下。赵匡胤陈桥兵变,当上皇帝的事情,赵普也参与其中,可以说有从龙之功。赵匡胤做了皇帝,将国号改为宋,史称宋太祖。后来,赵普又跟随宋太祖东征西讨,统一全国。就这样,宋太祖任命他为宰相。

宋太祖死后,他的弟弟赵匡义继位,史称宋太宗。赵普仍然担任宰相。有人对宋太宗说赵普不学无术,所读之书仅仅是儒家的一部经典《论语》而已,这样的人当宰相不合适。宋太宗不以为然地说:“赵普读书不多,这我一向知道。但说他只读过一部《论语》,我不相信。”

有一次宋太宗和赵普闲聊,宋太宗随便问道:“有人说你只读过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

赵普老老实实地回答说:“臣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分。我只是将这本《论语》从头到尾都读熟、读透。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便天下太平。”后来,家人打开他的书箧,里面果真只有一部《论语》。

就这样,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就流传了下来。

《孟子》:儒者的良心

【《孟子》其书】

一个人能有多高呢?顶多七八尺高,像姚明那样就算是巨人了。可是孟子说,人体内可以有一种东西,顶天立地,高大无比。

一个人能走多远呢?顶多几千里,像郑和下西洋,他就算是航海家兼旅行家了。可是孟子说,人体内有一种东西,可以充满于天地四方,只要是宇宙之间,就可以无所不到。

一个人的身体能有多坚硬呢?顶多像健美运动员那样而已,有一身发达的肌肉就了不得了。可是孟子却说,人体内有一种东西,非常刚强,多么大的威力都不能把它摧毁。

一个人的寿命能有多长呢?顶多一百来年,像七八十岁的人就算是寿星了。可是孟子说,人体内有一种东西,可以与天地并存而不朽,历万古而常新。

《孟子》是对孟子言论的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是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名句】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解读:我想要生命,但是也想要道义,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放弃生命,保存道义。道义比生命还重要,只要行为符合道义,即使丧失生命也是值得的。匈牙利诗人裴多菲也认为有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在孟子看来则是“若为道义故,两者皆可抛”。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解读:都相信《尚书》上面的话,还不如不读这本书。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辩证地看问题。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解读:不在富贵中迷失心灵,不在贫困中动摇意志,不在强大面前卑躬屈膝,这样的人才能称作大丈夫。孟子虽然赞成儒家的仁爱思想,但是从来不被儒家的行为规范束缚,他要求自己成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独立的人,身心自由,坚持自己的原则。

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解读:自身弯曲不正的人,也不能让别人变得正直。我们在要求他人要忠诚、正直的时候,也要先想一想自己是否有这样的品德。如果自己都做不到,又怎能说服别人呢?

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解读:读书人在不得志的时候不要丧失道义,在得志的时候不要背弃道义。任何时候,道义都是为人的根本,不能背弃。如果在得意或者失意的时候背弃了道义,这样的人是不足为信的。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解读:不如别人还不知道羞耻,这样的人怎能赶上别人?羞耻心是一种进步的动力,如果不知羞耻,这个人也就真的危险了。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解读:贤德之人,自己先弄清楚了问题,然后才能让别人听明白问题。如果自己都没有弄懂,就不能指望别人可以听懂了。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解读:有道德的君主会得到别人的支持,没有道德的君主得不到别人的支持。不仅君王如此,我们做人做事,同样也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解读:在充满忧患的环境中,人更有生存能力;在安逸的环境中,人容易沉沦灭亡。我们如今生活在安乐当中,如果不自觉,就很容易堕落颓废,这是不应该的。

掘井九轫(音rèn)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解读:一口井就算是挖了九轫,没有得到泉水,也还是一口废井。我们不能犯五十步笑百步的错误,不达目标不罢休,才不会前功尽弃。

【孟子故事】

威武不屈的孟子

孟子刚到齐国的时候,齐王以有病在身为借口,没有亲自向他询问政事,只是派下人召见他,因此孟子也就推脱说自己有病,不能朝见。第二天,他却出门为朋友吊丧,故意让齐王知道自己其实什么病也没有。齐王知道后派人去探视孟子,孟子的朋友急忙出面周旋,并让孟子不要回家,直接去面见齐王。但是孟子坚持非礼之召不往,仍旧坚持不去,他也算是“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了。

《尔雅》:古代的百科

【《尔雅》其书】

《尔雅》,相当于现在普通话的标准,它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相当于中国古代的汉语大词典。在我们常说的“十三经”当中就有《尔雅》,学习《尔雅》,可以了解古代词语。

《尔雅》最后七篇分别是:《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和《释畜》。这七篇著录了五百九十多种动植物名称,保存了中国古代早期丰富的生物学知识。

【《尔雅》名句】

春为发生,夏为长嬴,秋为收成,冬为安宁。

解读:春天的时候万物生发;夏天的时候植物和动物都茁壮成长,树叶茂盛,动物们也都活动频繁;秋天的时候开始收割庄稼;冬天的时候就有一个富足安详的时光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在什么样的季节种何种蔬菜,这些都是经过日积月累积攒下来的宝贵经验。直到今天,农历和二十四节气还一直在沿用,农业对中国的影响,可以说从古至今没有间断过。

父为考,母为妣。

解读:父亲称为“考”,母亲称为“妣”。在现在的祭文当中,依然可以看到“先考”“先妣”这样的称谓,指的就是先父和先母。

谓女子,先生为姊,后生为妹。

解读:如果是两个女孩,先出生的称为“姊”,后出生的称为“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称姐姐为“姊姊”,到现在有的地方还在使用这种称谓。从《尔雅》开始,我们对称谓就有了严格的规定。

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果不熟为荒,仍饥为荐。

解读:遇到谷子不能成熟的称为“饥”,蔬菜不能成熟的称为“馑”,瓜果不能成熟的称为“荒”。如果两年都是饥年就称为“荐”。到现在,我们还有“饥馑”“饥荒”这样的说法,其实每一个字的背后都有含义。

山夹水,涧。陵夹水,澞。山有穴为岫。

解读:两山之间有水,称为“涧”。两个丘陵之间有水,称为“澞”(音yú)。山上有洞穴,就称为“岫”(音xiù)。

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陼,小陼曰沚,小沚曰坻;人所为为潏。

解读:水中可以居住的地方叫作洲,比较小的洲叫作陼(音zhǔ),小一点的陼叫作沚(音zhǐ),小沚称为坻(音chí);人造的岛叫作潏(音yù)。

蝾螈,蜥蜴。

解读:蝾螈,指的就是蜥蜴。在《尔雅》这本书中,解释的形式就是前面说要解释的词,后面说解释语,与今天的词典一样。统一名称,便于各地的人交流,以免产生误解。

【《尔雅》故事】

雅学

现在有一门“红学”,是研究《红楼梦》的学问,同样也有一门“雅学”,是专门研究《尔雅》的学问。

中国古代有“仓雅之学”的说法。“仓”指字书《仓颉(音jié)篇》,“雅”指训诂书《尔雅》。“仓雅之学”就是文字训诂之学。雅学的专家团队,在汉魏时有樊光、李巡、孙炎等人。孙炎有《尔雅音》;东晋时,著名的学问家郭璞作《尔雅注》,远胜前人,一直流传至今;宋时有邢昺(音bǐng)的《尔雅疏》和郑樵的《尔雅注》等;清代雅学最为昌盛,相关的著作极多,统归雅学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