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美好高尚的品德
第一节 人之行,莫大于孝
很多人都在说,等有钱了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但你可以等待,父母却不能等待,在不经意间,父母渐渐变老。其实,孝敬父母不需要做出多伟大的事业,只要在每天早晨,我们用一句关爱的话语,一个亲热的动作,或任何一个微小的进步,就可以表达我们对父母的爱与孝心。
诗海徜徉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出处:《诗经·小雅·蓼莪》
释义:可怜的父母亲啊!为了生养我受尽劳苦。哀:可怜。劬(qú):过分劳苦,勤劳。劬劳,指父母养育子女的劳苦。蓼莪(liǎo é):《诗经·小雅》篇名。此诗表达了子女追慕双亲抚养之恩德的情思。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出处:《诗经·小雅·蓼莪》
释义:想要报答您的恩德,而您的恩德就像天空一样浩瀚无边。昊(hào):大(指天)。昊天:指广大的天,在这里比喻父母的恩情深重。罔极:指无穷、久远。罔(wǎng),没有。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出处:唐·孟郊《游子吟》
释义:谁说像小草一样的些微孝心,能够报答如春天阳光般的母爱呢?寸草:比喻非常微小。三春晖: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出处:唐·王建《短歌行》
释义:别人都说有了子女好,却不知道有了儿女,会让自己早早老去。说明父母为了儿女过早地衰老,作为子女,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报答他们呢?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出处:唐·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释义:当你还是小燕子,高高地非离母亲。而当我们自己当了母亲之后,父母思念你们的心情,现在你应该很明白了。诗句借燕子懂得飞后便离弃双亲的习性,以及描写燕子父母的悲哀,告诫大家不要像燕子那般,完全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出处:唐·李商隐《送母回乡》
释义:母亲的养育之恩都无法报答,人生还有什么事情值得追求呢?
【万事丝窠黏露珠,奉亲最乐天下无】
出处:宋·杨万里《题左正卿寿慈堂》
释义:世事无常皆如丝网上黏着的露水,什么也比不上奉养亲人的乐趣。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出处:清·黄景仁《别老母》
释义:在风雪之夜离开这凄惨的柴门,渐行渐远,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诗句十分真切地抒写出诗人内心无法抑制的内疚,指出作为子女不能守在父母身边尽孝是最大的不孝。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出处:清·徐熙《劝孝歌》
释义:母亲受苦时孩子不曾见到,孩子受苦时母亲心绪不宁。说明母亲处处关心孩子,而孩子却很少关心母亲。
名句拾遗
【父母唯其疾之忧】
出处:《论语·为政》
释义:父母最担忧的是子女生病。言外之意,子女照顾好自己不让父母担心,就算尽孝。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出处:《论语·里仁》
释义:子女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应该婉转地劝告,如果父母不能够听从自己的劝告,仍然要恭恭敬敬,不违背他们的意愿,任劳任怨。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出处:《论语·里仁》
释义:父母的年龄不可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另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伤心。
【事父母,能竭其力】
出处:《论语·学而》
释义:侍奉父母,应该竭尽全力。事:通侍,即侍奉、服侍的意思。【子欲养而亲不待】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
释义:儿女想要赡养父母,但双亲都不在人世了。待:等待。说明孝顺父母要注重每时每刻,不可等待。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孝养》
释义:孝敬父母在于内心充满敬意与爱心,不在于礼节上做得是否周全。说明心中孝、态度敬才是真正的孝。
【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
释义:不怠慢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
慢:慢待,指态度冷淡,不礼貌。
【人子之事亲也,事心为上,事身次之,最下事身而不恤其心,又其下事之以文而不恤其身】
出处:明·吕坤《呻吟语》
释义:子女侍奉父母,最主要的是要让他们心情愉快,其次才是关心他们的身体,倘若只关心他们的身体而不关心他们心情是否愉快,就显得更差一些,而最差的则是只保持表面上的礼节而连他们的身体都漠不关心。
【守身不敢妄为,恐贻羞于父母】
出处: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释义:一个人谨守自己的行为举止而不胡作非为,就是因为担心自己的不良行为会使父母蒙羞。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出处:清·李毓秀《弟子规》
释义: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不能偷懒。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出处:清·李毓秀《弟子规》
释义: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子女)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排除。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出处:清·李毓秀《弟子规》
释义: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出处:清·作者无可考《劝报亲恩篇》
释义: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
【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出处:清·作者无可考《劝报亲恩篇》
释义: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心生厌烦。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出处:清·作者无可考《劝报亲恩篇》
释义: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出处:清·作者无可考《劝报亲恩篇》
释义: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挂念你。
谚语集锦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释义:成千上万部经典都在强调,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
【吃遍天下盐好,走遍天下娘好】
释义:天底下没有比盐更美味的食物,天底下没有比娘亲对自己更好的人。
【儿行千里母担忧】
释义:母亲时刻惦记出门在外的孩子。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释义:家里有个老人,非常宝贵。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释义:养孩子是为了防备年老时无人照顾,积屯粮食是为了防备饥荒时没有食物。
【爹养儿小,儿养爹老】
释义:父母养育孩子,孩子应该知恩图报,好好地赡养父母。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释义:小羊吃奶的时候是跪着喝奶的,小乌鸦长大了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久病床前无孝子】
释义:长久服侍生病的父母,儿女们会产生厌烦情绪。说明只有在父母生病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释义: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
【千里烧香,不如在家敬爹娘】
释义:千里拜佛烧香,不如现在孝敬爹娘。旧时指奔波千里拜佛求来生,不如以孝敬爹娘来积德保来生。
【敬了父母勿怕天,纳了赋税勿怕官】
释义:孝敬父母不怕天道惩罚,守法尽忠不怕法律制裁。天:天道责罚。纳了赋税:意为守法尽忠。官:官府,指法律制裁。
【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
释义:当家的人才知柴米可贵,抚养孩子的人才会报答父母对自己的恩情。说明只有当了父母,才能体会当父母的艰辛。
歇后语荟萃
【郑庄公挖地道——不到黄泉不相见】
故事漫谈
郑庄公的母亲从小就不喜欢他,而喜欢他的弟弟共叔段。后来她竟然发展到帮助共叔段谋反,意欲置庄公于死地的地步。郑庄公十分愤怒,发誓说不到黄泉不与母亲见面。后来,他心生悔意,在一个聪明的大臣的帮助下,“掘地及泉”,母子相见,重归于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和父母说过头的话。即使一时失口让父母伤心,也应巧妙地使用方法让父母开心,尽孝道。
【茶馆搬家——另起炉灶】
释义:比喻成家之后,就与父母分家,另立门户。言外之意,孩子有了自己的一番事业,不让父母为自己的生活操心,就算尽孝。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坐享其成】
释义:比喻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取得的成果。享:享受。成:成果。说明生活中娇生惯养的小孩,不仅不懂得关心父母,还把父母当“奴隶”来伺候自己。
【怀里揣梳子——舒(梳)心】
释义:“舒”与“梳”同音。舒心:心情舒畅。意思是孝敬父母就要让父母心情愉悦,不顶撞父母,不做让父母生气的事。
【儿子不养娘——白疼他一场】
释义:母亲将全身心的爱都给了孩子,反过来,孩子长大后不赡养母亲,伤透母亲的心。比喻孩子不孝顺。
【农村的老黄牛——苦了一辈子】
释义:农村的老黄牛,耕田种地,兢兢业业,辛苦了一辈子。这里用来形容父母抚养子女,操劳辛苦。
第二节 “礼”是相处的基础
或许你不经意的一个行为,如尊敬长辈、尊重他人、热情接待客人,便会得到他人的大力赞赏;又或许你不经意的一个举动,如随地吐痰、出言不逊、耀武扬威,便会使得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在当今文明社会中,要想做一个有素质、受欢迎的人,就要时刻注意保持礼节。
诗海徜徉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出处:《诗经·鄘风·相鼠》
释义:如果人连仪态都没有,活着能干什么呢?这句诗说明人应该注重礼仪。仪:威仪,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行为。何为:倒装,即“为何”。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出处:《诗经·小雅·鹿鸣》
释义:我的朋友们,(我要)吹奏乐器欢迎你们的到来。说明要热情接待宾朋。嘉宾:友好的宾客。鼓瑟吹笙:指以奏乐欢迎客人的方式。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出处:《诗经·大雅·抑》
释义:送给我一个桃子,我还回一个李子。比喻彼此之间的互相酬赠或礼尚往来。投:投掷,在这里是赠送的意思。报:回报,回赠。
【温温恭人,维德之基】
出处:《诗经·大雅·抑》
释义:温和谦恭,是高尚道德的基础。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出处:唐·杜甫《客至》
释义: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打开。说明客人来做客之前,出于礼貌应把家打扫干净。缘:由于,因为。蓬:草。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出处:唐·杜甫《客至》
释义:远离街市买东西不便,菜肴很简单,买不起高贵的酒,只好用家酿的陈酒,请随便享用吧!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很容易从中感觉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对待客人,心意比形式更重要。
【远处从人须谨慎,少年为事要舒徐】
出处:唐·元稹《贻蜀五·首张校书元夫》
释义:在远处居住与人相处要慎重,少年时做事应当从容谦让。从人:与人相处。舒徐:从容谦抑。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出处:清·郑燮《新竹》
释义:新竹竿高于旧竹竿,全靠老的枝干在底下支撑、扶持。比喻年轻人虽然超过老年人,但老年人的作用不可忽略,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尊敬老年人。
名句拾遗
【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
出处:《礼记·乐记》
释义:乐事做得好了则人心无怨,礼事做得好了则人无所争。【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出处:《礼记·曲礼》
释义:礼节重在相互往来:有往无来,不符合礼节;有来无往,也不符合礼节。尚:重在。
【礼之用,和为贵】
出处:《论语·学而》
释义:礼的作用,最主要的是使人与人和谐共处。【以约失之者,鲜矣】
出处:《论语·里仁》
释义:因为用(礼仪)约束自己,过错就少了。约:约束。鲜:少。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出处:《论语·泰伯》
释义:一味恭敬而不用礼节来指导就会疲劳,小心谨慎而不用礼节来指导就会畏惧,勇敢无畏而不用礼节来指导就会作乱,心直口快而不用礼节来指导就会尖刻。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出处:《论语·颜渊》
释义:不合乎礼节和道德的东西不看,不合乎礼节和道德的话不听,不合乎礼节和道德的话不谈,不合乎礼节和道德的事不做。
【狎甚则相简,庄甚则不亲】
出处:《孔子家语·三恕》
释义:过分亲昵就会态度怠慢,过分庄重就不会彼此亲近。说明人与人交往要保持一定距离,正所谓距离产生美。
【恭敬之心,礼也】
出处:《孟子·告子上》
释义:对别人恭敬、尊重,是礼的具体表现。
【以礼为翼者,所以行于世也】
出处:《庄子·大宗师》
释义:把礼仪当作羽翼的人,用礼仪的教诲在世上施行。行:通行。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
释义:有了谦让的心,正是重视礼仪的开始。
【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
出处:《孟子·离娄下》
释义:不仁的事不干,不合礼的事不做。
【轻则寡谋,骄则无礼】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国语》
释义:轻佻的人缺少谋略,骄横的人没有礼节。
【将求于人,则先下之,礼之善物也】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释义:将要对别人有所求,就首先要做到谦恭自抑,这在礼节上就是善于处理事物。求:请求。礼:礼物。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共雷】
出处:汉·王充《论衡·雷虚》
释义:相隔千里所刮的风不一样,百里内所响的雷声也不相同。比喻地方不同,风俗各异。我们不要讥笑异地的风俗,最好是做到入乡随俗。
【人用术,我以诚感之;人使气,我以理屈之】
出处:清·金缨《格言联璧》
释义:别人使用权术,我以诚实的态度感化他;别人动气了,我以道理使他折服。说明无论如何,都要用“礼”来说服对方。
谚语集锦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释义:你礼让别人一寸,别人就会礼让你一尺。
【见人施一礼,少走十里路】
释义:对人施一礼,可以少走十里路。比喻礼多不仅人不怪,反而可以为自己带来好处。
【待人以礼,事事顺利】
释义:对人以礼相待,做事就会一帆风顺。说明有“礼”无难事。
【怪人不知礼,知礼不怪人】
释义:责备他人不知道礼节,但知书达礼的人不会怪罪不懂礼数的人。说明对于不懂礼的人,不应该与其计较。
【长者赐,少者不敢辞】
释义:对于长辈的馈赠,晚辈不能推辞不接受。
【情越疏,礼越多】
释义:感情越疏远,需要讲究的礼节就越多。
【却之不恭,受之有愧】
释义:推却或拒绝别人的邀请或礼物是不恭敬的,接受下来又感到有些惭愧。
【人恶礼不恶】
释义:别人行事虽然恶劣,但还应以礼相待。
【在家不会迎宾客,出外方知少主人】
释义:在家的时候不会接待客人,外出的时候才知道要拜访的地方缺少主人的关心。
【客来主不顾,应恐是痴人】
释义:主人见客人来了不去主动打招呼,恐怕这是个愚人。
【士者国之宝,儒为席上珍】
释义:读书之人是国家的宝贝,儒生就像宴席上的美味珍肴。
【入乡随俗】
释义:进入一个地方,就要顺从当地习俗。
【入门问讳】
释义:旧时指去拜访他人,要先问清楚对方父祖的名讳,以便谈话时避讳。现泛指问清楚有什么忌讳。
【礼有经,亦有权】
释义:礼节有常规的,也要有变通。
【恭可平人怒,让可息人争】
释义:肃敬可以使人的怒气平缓,谦逊礼让可以使人的纷争停息。
歇后语荟萃
【见人先作揖——礼多人不怪】
释义:一个人礼节多了,别人也不会怪罪。意即人要有礼貌。
【得牛还马——礼尚往来】
释义: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船上打伞——没天没地】
释义:比喻说话没礼貌。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释义:比喻礼物虽轻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意深厚。
【凉木待客——冷淡】
释义:木头常被用来形容人呆板、冷漠。用凉木接待人,说明人态度冷淡、不热情,缺少礼貌。
【秀才打架——讲礼】
释义:秀才是读书人,即使与人理论,也不忘记用儒学经典《礼记》中的思想。《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一百里走了九十九——差一礼(里)】
释义:“里”与“礼”同音。形容做事万事俱备,只差礼节。
第三节 勤劳节约是老传统
追求富贵、赢得富贵并不难,难就难在能不能守住富贵。有些人一旦成为富贵之人就沾沾自喜,不知天南地北,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日子一久,“甜尽苦来”,只好再努力挣钱。富贵不能生根发芽,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获得,但是只知勤劳,不知节俭,富贵也不会长久。
诗海徜徉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出处:晋·陶渊明《移居二首》
释义:人的衣食需要自己经营,只要付出劳动,田地是不会欺骗我的。
【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出处:唐·白居易《自到郡斋题二十四韵》
释义:安静最能摆脱烦恼,勤奋最能弥补拙笨。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出处:唐·白居易《草茫茫》
释义:奢侈使人行为不检、名声不好,勤俭便可使人长久安乐。奢则错,俭便吉,这是很快就显现出来的。狼藉:比喻行为不检,名声不好。
【不栽桃李树,何日得成阴】
出处:唐·张谓《寄李侍御》
释义:不栽种桃树李树,何时才能享受阴凉。比喻不劳动就不能享受。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出处:唐·李商隐《咏史》
释义: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出处:唐·李绅《悯农》
释义: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得来。说明我们要学会节俭,更要学会感谢辛勤劳作的农民。
【方知此艺不可有,人间万事凭双手】
出处:唐·牛殳(shū)《琵琶行》
释义:(经过种种历练)才知道这种奇特本领并不存在,世间万事都是凭借双手做出来的。
【家中勤检校,衣食莫令偏】
出处:唐·王梵志《全唐诗补逸》卷二
释义:应当勤俭持家,不要对衣食偏于讲究。
【克勤克俭,无怠无荒】
出处: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梁太庙乐舞辞》
释义:要勤劳节俭,不要懒惰荒疏。
【懒者常似静,静岂懒者徒】
出处:宋·苏轼《送岑著作》
释义:懒惰的人常常好像很安静,但真正做到静心修养的人,绝不是懒惰之徒。
名句拾遗
【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
出处:《管子·形势解》
释义:人懒惰又奢侈,生活就会贫困;勤劳而节俭,生活就会富足。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出处:《尚书·大禹谟》
释义:在国家事业上要不辞辛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释义: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俭开福源,奢起贫兆】
出处:北齐·魏收《魏书·李彪传》
释义:节俭为幸福开辟源泉,奢侈是贫困的预兆。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出处:汉·张衡《应闲》
释义:人生在世上就应该勤奋,不去追求进取哪来收获呢?
【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傅玄传》
释义:奢侈的耗费比天灾还严重。
【居丰行俭,在富能贫】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陆云疏》
释义:丰绰时坚持俭朴,富足时也不奢侈。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释义:由俭朴节约的生活转变成奢华富裕的生活容易,而过惯了奢华富裕的生活再想俭朴节约就会很难。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出处:明·朱柏庐《治家格言》
释义:一粥一饭,应当想到得来是不容易的;一丝一线,应常想到这些东西生产出来是很艰难的。意思是要告诉我们懂得节约,不能铺张浪费。
【观人家起卧之早晚,而知其兴衰】
出处:明·庞尚鹏《庞氏家训》
释义:看家庭成员起床的早晚,便知晓这个家庭的兴衰。说明每个家庭要想兴旺,就必须早起晚睡,辛勤劳动。
【凡不能俭于己者,必妄取于人】
出处:清·魏禧《日录里言》
释义:凡是自己不能勤俭节约的人,一定会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谚语集锦
【奢侈者,危亡之本】
释义:生活不知节俭,是败亡的根源。本:根源。
【创业不可不勤,居家不可不俭】
释义:创业不可不勤劳,居家过日子不可不节俭。
【金玉非宝,节俭是宝】
释义:黄金宝玉不是宝贝,养成节俭的美德比黄金美玉更宝贵。
【勤俭富贵之本,懒惰贫贱之苗】
释义:节俭是使人富贵的关键,懒惰是使人贫贱的根苗。
【坐吃山空,立吃地陷】
释义:不生产只消费,金山银山也会被吃空,大地也会被吃得陷下去。
【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
释义:即使家庭富有,也要过着粗茶淡饭的简朴生活。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
释义:在富裕时要想到贫困的时候,不要等到贫困时再沉迷于对富裕时生活的回忆。意思是在富贵时应懂得节约。
【一滴水,一滴油,不让一滴白白流】
释义:即使一滴水、一滴油,也不能白白浪费。
【勤俭好似燕衔泥,浪费好似水冲堤】
释义:勤俭节约就像燕子衔泥垒窝,要慢慢积累;而浪费就像洪水冲堤,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冲破大堤,这说明浪费是非常快的。
【光俭不勤无源水,光勤不俭水断流】
释义:光节俭不勤劳,就像没有源头的水;光勤劳不节俭,就像河水枯竭,水流不再继续。说明节俭与勤劳缺一不可。
【勤是财外财,用掉还会来】
释义:勤劳是财富的财富,财富没了还会再生成财富。说明勤劳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源。勤:勤劳。财外财:意为看不见、意识不到的财富。用掉:指花掉勤劳换来的钱。还会来:指财富又会产生。
【有了卧处,就想伸腿】
释义:有了可以躺下的地方,就想把腿伸开。形容人懒惰。
歇后语荟萃
【春天的蜜蜂——闲不住】
释义:春天的蜜蜂辛勤采蜜,一刻也不休息。比喻人勤劳,不愿意闲着。
【端着金碗讨饭——装穷叫苦】
释义:手捧黄金打造的饭碗讨饭,明明很富有却偏偏喊穷。讽刺人不能利用自身条件勤劳致富,只想依靠别人的施舍过日子。
【油瓶倒了不扶——懒到家了】
释义:油瓶倒了都懒得伸手扶起来,形容人极其懒惰。
【蚂蚁的腿——勤快】
释义:蚂蚁很勤劳,寻找、搬运食物时争先恐后。在这里比喻人非常勤快。
【哥俩分家——自食其力】
释义:兄弟俩自立门户,靠自己养活自己。说明人应该依靠自己的劳动来换取自己想要的生活。
【武大郎卖烧饼——晚出早归】
释义:很晚出去却很早回来,讽刺那些偷懒的人。
【哑巴讲话——靠手做】
释义:哑巴不能说话,凡事依靠双手来表达。说明手对人而言极为重要,既可以表达情感,也可以帮助人改善生活,达到致富的目的。
第四节 感恩涤荡一切尘埃
感恩并不一定是口头上感谢恩人的大恩大德,也不一定是重金馈赠。如果恩人处于困境之中,即使自己能力有限,也要全力以赴,以实际行动告诉他再困难也要与之共进退。如果恩人施恩不图回报,我们也要将这份情感时常挂念于心中,不能像写在沙尘中的文字一样,大风吹过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诗海徜徉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出处:《诗经·卫风·木瓜》
释义:别人送给我一个木瓜,我要以美玉来报答。
【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出处:《诗经·小雅》
释义:在你担惊受怕的时候,只有我帮助你;但你到了安逸享乐的时候,反而要将我抛弃。告诫人们要懂得报恩。
【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出处:《诗经·小雅》
释义:忘了我的大恩情,只把小怨记分明。形容为了一点小恩怨就忘记大的恩情。
【一顾重尺璧,千金轻一言】
出处:北周·庾信《拟咏怀》
释义:顾遇之恩重于尺璧,重视诺言而轻千金。顾:顾遇。尺璧:直径一尺的璧玉,言其珍贵。
【才微易向风尘老,身贱难酬知己恩】
出处:唐·郭震《寄刘校书》
释义:才能低微造成地位低,难以报答知己的恩情。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出处:宋·戴复古《大热》
释义:农民在夏天的时候仍然在耕作,我怎么敢安心地坐在这里吃饭呢?
【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其能奈我何】
出处:明·黄宗羲《山居杂咏》
释义:死尚且不能使我出卖良心,穷困又能把我怎么样呢?比喻无论何时,都不能逼迫自己出卖良心。
名句拾遗
【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怨,则民有所惩】
出处:《礼记·表记》
释义:用恩德报答恩德,这样做好事的人就会受到鼓励;以仇恨报答仇恨,这样做坏事的人就会受到惩戒。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出处:《论语·宪问》
释义:以公正报答仇恨,用恩德报答恩德。
【衔环结草,以恩报德】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
释义: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衔环:嘴里衔着玉环。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
【一饭之德必偿】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范雎传》
释义:受人一顿饭的恩惠也必须要报答。
【士为知己者死】
出处:《战国策·赵策一》
释义: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知己者:了解自己,信任自己的人。
【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书·秦宓传》
释义:记住别人的善行,忘掉别人的过失。
【问祖宗之德泽,吾身所享者是,当念其积累之难】
出处:明·洪应明《菜根谭》
释义:如果要问祖先是否为我们留下恩泽,只要看我们所享的幸福的厚薄就可以知道,因此应当时刻感念祖先遗留恩泽的不易。
【小人专望人恩,恩过辄忘】
出处:清·金缨《格言联璧》
释义:小人专门期望他人的恩惠,但受恩后就忘记。
【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必报】
出处:清·金缨《格言联璧》
释义:君子不轻易受人恩惠,若受恩于人,则必定想法图报。
谚语集锦
【饮水思源,缘木思本】
释义:比喻不能忘记原来的境况和幸福的根源。缘:攀缘。木:树。本:根部。
【屋怕不稳,人怕忘本】
释义:屋子怕根基不稳,不稳就要倒;人怕忘本,忘本就会变得忘恩负义。指明人不可忘记本性。
【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
释义:受了别人的一滴水这样小的恩惠,就应当以涌泉一样的恩情报答人家。
【食人一口,还人一斗】
释义:吃别人一口饭,还别人一斗米。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释义:施与别人恩惠不要念念不忘,但受人恩惠不要忘记。
【小人记仇不记恩,君子记恩不记仇】
释义:小人只记得别人对自己不好,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君子只记得别人对自己的好,忘记别人对自己的不好。
【吃饭不忘种谷人,饮水不忘掘井人】
释义:吃饭时不要忘记播种稻谷的人,喝水时不能忘记先前挖井的人。指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时,不要忘记创造这种成果的人。也泛指不要忘记对自己有恩的人。
歇后语荟萃
【进学堂不带书——忘本】
释义:书是获取知识的根本。上学不带书,犹如没上学。忘本,在这里既指忘记根本,也指境遇变好后忘掉自己原本的情况和能够变好的原因。
【唐僧学经文——念念不忘】
释义:念念:时刻思念着。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
【吃了木炭——黑了心】
释义:比喻人没有良心,变坏了。黑:词义双关,既指颜色黑,又指心眼坏。
【病好打太医——恩将仇报】
释义:拿仇恨回报曾给予自己恩惠的人。指忘恩负义。报:报答。
【曹操杀华佗——以怨报德】
释义:以怨恨来回报别人给予的恩惠。
故事漫谈
曹操为建造宫殿,亲自挥剑砍伐跃龙祠前的梨树,得罪了梨树之神。当晚做了一个噩梦,惊醒之后便得了头痛顽症,遍求良医,均不见效。
后来,华歆向曹操举荐了华佗,曹操立马差人连夜将华佗请来为他看病。华佗认为曹操头痛是中风引起的,病根在脑袋中,不是服点汤药就能治好的,需要先饮“麻肺汤”(按: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麻沸散”,是华佗发明的一种麻醉剂),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才可能去掉病根。
多疑的曹操以为华佗是要借机杀他,为关羽报仇,于是命令左右将华佗收监拷问,致使一代神医屈死在狱中,而华佗所著的《青囊书》也因此失传。
【狼吃东郭先生——忘恩负义】
释义:东郭先生救了狼,狼反而将他吃掉。比喻忘却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做事有损于过去的恩义。
【张飞撤退长坂坡——过河拆桥】
释义: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第五节 关爱温暖世人心
谁说自己从没有帮助过别人?仔细想想,给同学讲解难题,帮陌生人指路,为贫困地区捐款捐物……生活中,处处留有我们助人的身影。帮助别人,不难,只要我们怀有一颗善心,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全力帮助身处困境中的人,就足够了。
诗海徜徉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出处:《汉乐府·长歌行》
释义:世上万物在春天受到阳光雨露的恩惠,焕发出无比的光彩。德泽:恩泽,这里指春天的阳光雨露。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出处:唐·白居易《新制布裘》
释义:男子汉贵在使大家都过上好生活,怎么能只顾自己好,不顾别人呢?
【丈夫须兼济,岂得乐一身】
出处:唐·薛据《古兴》
释义:男子汉应当为大多数人谋利益,怎么能够只追求自己一人的安乐呢?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出处:唐·陈子昂《感遇》
释义:圣人不谋取私利,他所关怀、帮助的是善良的老百姓。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出处:宋·李纲《病牛》
释义:只要使得人们都能吃饱饭,就绝不推辞辛苦的劳作,即使筋疲力尽病倒在残阳下,也心甘情愿。
【万钟一品不足论,时来出乎苏元元】
出处:宋·陆游《五更读书示子》
释义:高官厚禄并不足念,重要的是有机会要接济苍生,为人民造福。万钟:形容很高的俸禄。一品:古代官吏共分九品,各有正从,一品为最高等级。苏:使苏醒,救活。元元:百姓。
【愿为衣絮衣天下,不道边风朔雪寒】
出处:清·陈恭尹《木棉花歌》
释义:我愿意化作漫天飞扬的木棉花絮,给天下人做衣裳,让他们不再抱怨风雪的寒冷。
名句拾遗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出处:《论语·颜渊》
释义:君子只成全别人的好事,不成全别人的坏事。
【君子见人之厄则矜制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
出处:《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释义:君子见到有人陷入困境,就会心生怜悯;而小人看见有人陷入困境,则会幸灾乐祸。
【吉人为善,惟日不足】
出处:《尚书·泰誓中》
释义:善人做善事,唯恐时间不够用。
【施舍不倦,求善不厌】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三年》
释义:资助困难的人毫不厌倦,勉励人从善永不厌烦。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
释义:善良之心不能丢,作恶的念头不能滋生。
【人有急难,倾财救之】
出处:唐·李肇《唐国史补》
释义:别人有急难时,应拿出全部钱财去救助他人。
【一毫之善,与人方便;一毫之恶,劝君莫作】
出处:唐·吕岩《劝世》
释义:对人有一点好处的事都要去做;对人有一点坏处的事都不要去做。
【福在积善,祸在积恶】
出处:秦·黄石公《素书》
释义:不断地为善就是积福,不断地作恶就是积祸。
【为善者不云利,逐利者不见善】
出处:宋·林逋《省心录》
释义:做善事的人从来不谈利益,而追逐利益的人从来看不见他做善事。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释义:救人一条命,胜过建一座七层的佛塔。
【浪子回头金不换】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释义:不走正道的人改邪归正后极其可贵。
【心作良田,百姓耕之有余】
出处:清·金缨《格言联璧》
释义:善心作良田,后代子孙绵延耕种不完。比喻勤做善事,才能为后世积福。
【作德日休,为善最乐】
出处:清·金缨《格言联璧》
释义:日日修养德行,做好事最快乐。
【施不在丰,期于救乏】
出处:《孔丛子·连丛子下》
释义:施与不在丰厚,只望能帮助人解决困难。
谚语集锦
【马上不知马下苦,饱汉不知饿汉饥】
释义:骑马人不知道走路人的辛苦,吃饱饭的人不知道饥肠辘辘的人的饥饿。比喻自己舒服,不知别人的疾苦。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释义:对于自己和对方的情况都很了解,用自己的心情去体会别人的心情。
【君子周人之急】
释义:有德行的人应在别人困急时给予周济、帮助。周:周济,接济。
【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
释义:求人帮助要求正直无私的人,接济人要接济处于困境中的人。
【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
释义:在他人饥渴难耐时给予的一滴水,犹如甘露;在他人醉酒后再添酒,不如不添。意味在别人急需时给予帮助才有意义。
【帮人帮到底,救人救个活】
释义:帮助人要一帮到底,救助人要救到使人真正摆脱困境有了活路之后。也作“帮人帮到头,救人救到家”。
【善人流芳百世,恶人遗臭万年】
释义:行善者美名流传后世,作恶者臭名远扬。
【且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释义:把善良美好之心,留传给后代继承。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释义:自身要多做义举做好当下,而不要去牵挂往后的发展,即做好事不要期望报答。但:只是。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释义:多做好事,就有好的回报;坏事干得多,一定有坏的报应。
【急难时救人,一善可当百善】
释义:在人碰上危难的时候拉人一把,做一件这样的好事,可以抵得上平时做一百件。
【出钱有功德,勿用拜菩萨】
释义:出钱做公益事业就是功德,不用拜佛去求取没有实际意义的功德声名。出钱:资助公益。功德:本义为佛教所指的行善、诵经、超度亡灵,引申为功劳和恩德。
歇后语荟萃
【劳劳碌碌的蜜蜂——甜头给了别人】
释义:蜜蜂辛辛苦苦采蜜、酿蜜,最后将蜂蜜献给人类。形容具有奉献精神。
【六月里穿毛衣——热心】
释义:劝告每个人都要热心,要将心比心,因为你对他人态度直接影响他人对你的态度。
【啄木鸟吃害虫——与人为善】
释义:啄木鸟吃害虫,防止虫子啃咬树木,破坏森林。指善意帮助人。为:做。善:好事。
【化妆店里的买卖——成人之美】
释义:成全别人的好事。成:成就。
【雪中送炭——急人所急】
释义: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予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唐僧的肚皮——慈悲为怀】
释义:慈悲为怀,原为佛教语,指仁爱而给众生以安乐,怜悯众生而祛除苦难。后泛指仁慈而富有同情心,乐于施舍救助他人。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释义:本想搬起石头打别人,没想到砸了自己的脚。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自食其果。搬: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