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得令人心醉的100首花间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前言

花间词得名于《花间集》。《花间集》是我国第一部词选集,为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开国功臣赵廷隐之子赵崇祚在广政三年(941)所编集。词集得名于花间词人张泌的《蝴蝶儿》词“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

《花间集》收词人十八人,作品五百首,共十卷。词作的年代从唐开成元年(836)至花间派重要词人欧阳炯作序的广政三年(941),有一个多世纪。其中收录最多的是晚唐词人温庭筠的作品,共六十六首。

任何一种文学形式的兴起,都是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花间词的出现,也是如此。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国势日颓,社会动乱,面对衰败的时世,广大文人志士背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希望能找寻出灵魂寄托的最佳方式,借此获得摆脱一切禁锢之后的轻松。而普罗大众在没有安定感的社会现实面前,也急需心灵的慰藉,使自己能在焦躁、慌乱、不安的状态中求得一种平衡。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以及人们强烈的内心需求下,消遣性、柔弱性、日常琐细化的软性文学应运而生。

中唐以后,南方因为少经离乱,经济得以持续发展,市民阶层逐步壮大,追求世俗享乐的意识迅速膨胀,进而成为一股声势巨大的文化潮流,这更促进了软性文学的快速发展。正如哲学家李泽厚在其著作《美的历程》中所言:“盛唐以其对事功的向往而有广阔的眼界和博大的气势;中唐是退缩和萧瑟,晚唐则以其对日常生活的兴致,而向词过渡。这并非神秘的气运,而正是社会时代的变异发展所使然。”

花间词的特点大旨在香软靡艳间,花间词人在选材上,把视野完全转向裙裾脂粉,花柳风月;在内容上,言情不离伤春伤别,场景无非洞房密室、歌筵酒席、芳园曲径;在艺术上,则是文采繁华,轻柔艳丽。

花间词人的代表是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的晚唐词人温庭筠。温庭筠是第一位专力于“倚声填词”的文人,其词多写花间月下、闺情绮怨,形成了以绮艳香软为特征的词风,其构思精巧,语言含蓄,声律和谐,风格突出,更是为后世花间词人所效仿,因此被尊为“花间词派”鼻祖。

温词风格在前,花间词始终离不开旅愁闺怨、合欢离恨。它是绮筵公子、绣幌佳人的缱绻深情;是小桥流水、潋滟清明的秀丽风光;是眉黛青颦、口脂满香的浪漫格调;是潇湘蚀魂、人神相爱的传奇之恋。

花间词是一个精致易碎的青花瓷,优雅而感伤。这个青花瓷与众不同,而那些含着无限深意的词牌便是它独一无二的标志。《浣溪沙》,如西子浣纱般颤动心扉;《更漏子》,滴滴答答流逝的是时光,更是相思;《采莲子》,采撷的不仅仅是莲子,也是氤氲的情愫;《南乡子》,南国旖旎风光,入了眼,亦入了心;《女冠子》,女冠言笑晏晏,更是妩媚妖娆。

轻轻翻开花间词卷,食指与中指之间,便是千年之前窸窸窣窣的往事。或许,花间词中那些缱绻深情,正是你前世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