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体育资源合理配置与政府绩效评价问题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与评述

一、相关概念的研究

(一)社区

联合国针对社区及社区发展定义了以下的基本原则:①依靠当地人民的自我努力;②这种努力与行政当局的努力相结合;③发展的目标是改进社区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条件;④把地方社区的发展与国家的总体发展相结合。

1.社区的概念

社区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滕尼斯提出来的。滕尼斯认为,社区是指那些由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亲密、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团体。

Rothaermeil和SugIyama认为,社区是个人基于对于其他人的义务或共同目标而凝聚在一起的团体。从地理区域角度而言,社区是街道、小镇、地区或是某个特定的空间环境。从关系角度而言,社区是人际互动所形成的群体。他们在整理既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社区的概念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①社区如同地方;②社区如同符号;③社区如同虚拟。

20世纪30年代,我国社会学者在翻译社会学文献时,赋予社区在一定地域内共同生活的社会群体的含义,并延续使用下来,成为社会学的一个专用概念。1981年,美籍华裔社会学家杨庆坤对已有的各种社会学文献进行整理,发现至少有140多种关于社区的定义。关于社区的说法,目前比较有影响、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地域性观点,认为在社区形成过程中,地理空间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是最主要的因素;另一种是功能主义观点,认为社区是由具有共同利益、共同目标的人们组成的社会群体。因此,社区就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共同体,如一个村庄、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一个街区、一个聚住小区等。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社区类型。随着对社区研究的深入,学术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也有人强调“共同体”这一人群要素,认为社区通常指“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社区概念包含以下四层意义。①社区总要占有一定的地域,如村落、集镇等,其社区形态都存在于一定的地理空间中。然而,社区之“区”并不是纯粹的自然地理区。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个“区”乃指一个人文区位,是社会空间与地理空间的结合。在同一地理空间可以同时存在许多社区。②社区的存在总离不开一定的人群。人口的数量、集散疏密程度以及人口素质等,都是考察社区人群的重要方面。③社区中共同生活的人们由于某些共同的利益,面临共同的问题,具有共同的需要而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在过程中产生了某些共同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及社区意识,如共同的文化传统、民俗、归属感等。它们构成了社区人群的文化维系力。④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人们在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各项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产生互动,形成了各种关系,并由此聚居在一起,形成了不同形态的社区。社区与社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从社区定义的外延看,社区是社会的具体化,是一个特定的地域聚落。不过从社区概念的内涵看,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①社会中的各种关系尽管纷繁复杂,但都不强调“共同”,而社区则十分强调共同的亚文化和共同的社区意识等。②社会不注重地域的概念。所谓的社会空间,通常是指人们活动的内容范围。

2.社区的基本特征

社区有三大基本特征:①首先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一定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为纽带联结起来的,并达到一定数量规模进行着共同社会生活的群体集合;②具有一整套相对完备的生活服务设施及一套相互配合的,适应各种社区生活的制度和相关的管理机构;③其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方式、文化认同等具有一致性或属同一层次,社区所属的成员对社区有着情感和心理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社区,就是聚居在一定地域中人群的生活共同体。具体地说,社区是一定地域内发生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有特定的生活方式,并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

(二)城市社区

现代社会的生活可以说是围绕着城市社区展开的。所谓城市社区,是指由众多的从事工商业及其他非农业生产的人口在某一特定区域内所构成的生活共同体。2000年,民政部在《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对我国城市社区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该文件指出:“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做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尽管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在规模、形式等方面都不相同,但真正将它从本质上与农村社区划分开来的最重要因素却不是规模和形式等,而是它的居民维持生计的方式,或者说所从事的生产活动的性质。在城市社区中,人们不用自己去种植食物,尽管他们的生存一天也离不开各种食物,他们所从事的都是与农业生产劳动大不相同的生产、交换、管理及服务等活动。

城市社区的概念与城市的概念并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说,任何一个城市,都是一个城市社区,但是一个具体的城市社区,既可能是一个城市,也可能是包括若干个相邻的城市的一个城市带,或一个包括中心城市及其卫星城镇在内的大都会;而且,一个大的城市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小的城市社区。比如南京市本身是一个城市社区,而它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更小的社区,玄武区、鼓楼区、建鄄区、白下区、秦淮区、下关区、雨花台区、浦口区、栖霞区、江宁区、六合区、深水县、高淳区等都是较小的城市社区,而玄武区内又可以街道划分成更小的社区。城市社区在人类历史上出现的时期远远晚于农村社区。因此,城市社区的特征可以从地理、人口、经济和文化四个方面相比较于农村社区的特点去描述,任何一个城市社区都是这些特征的综合体。

(1)城市社区的地理特点。城市社区通常建立于交通要道、具有战略意义的地点或具有某种丰富自然资源的地方,它的地貌特征通常是具有比较平坦的土地,有比较充足且易取的水资源。由于城市的景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少,并由主要产业支配,所以,不同的城市社区往往呈现相近的景观。

(2)城市社区的人口特点。相对于农村人口而言,城市社区的人口特点是:人口密度高,人口异质性强,人口流动频繁、迅速。城市工业集中的必然产物是人口集中。这些人口来自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在城市从事不同的职业,从而导致人口异质性强。

(3)城市社区的经济特点。这可从其生产特点来体现:①从生产的场所来看,其与纯粹的自然界有距离,一般都不像农村那样直接与自然界打交道;②从生产的过程来看,分工比较精细,工序较多,需要不同生产阶段之间的相互配合;③从对生产的技术要求来说,其一般都比农村社区要高,机械化程度也比较高;④从生产的成果来说,其一般都是无生命的东西,不像农村社区那样大部分是有生命物质的生产。另外,城市社区生产成果比较多。总之,城市社区中商品经济的程度相对较高,城市经济结构与经济活动更具有复杂性。

(4)城市社区的文化特点。城市人口的异质性、产业的多元化和分工的专业化,决定了城市社区文化也是多元性的、现代性的,城市人口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对丰富。它不存在单一的生活习惯和价值取向,而是因人而异、因职业而异,更主要的是因时间而异。城市人的心理特质表现为开放性、敢于创新、追求时尚和不易满足。城市社区文化存在的这种异质性和不稳定性对城市社区出现的众多的社会问题有直接影响。

从以上城市社区的定义和城市社区的特点不难看出,我国城市社区有着鲜明的特色,它既有一般意义上的社区特点,也有其特殊性。作为我国城市的基层管理机构和组织,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在城市社区的日常管理和社区的建设与完善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就目前大多数城市的实际情况来看,重组后的居委会辖区占我国城市社区的绝大多数;这些社区在提供便民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维护社会稳定、进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社区文化、开展社区教育、组织社区互助和保护社区弱势群体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公共资源

1.公共资源的概念

针对公共资源的概念界定,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观点,公共资源的定义有多种。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elson)于1954年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一文中首次提出“公共物品”这一概念。随后,乔治·恩德勒(Georges Enderle)发展了该理论,提出了对“公共物品”的更广义的理解,即把它理解为社会和个人生活及追求经济活动的可能性的条件。巴泽尔则将其定义为:公共资源是指在产权界定过程中资源所有者被迫放弃,或者根本没有进行产权界定的资源部分。巴泽尔认为:“公共资源的范围与两个方面有关,一是资源价值属性的多样性,二是产权界定成本。”因为存在产权界定成本,故产权界定总是针对具有某个价值属性的部分资源,而总有部分资源被置于“公共领域”中,即公共资源。另外,产权界定成本与生产效率以及市场信息完备程度密切相关,并且公共资源的价值变化(潜在利润)又与资源的市场价格变化相关。因此,公共资源是指在产权界定过程中,资源所有者被迫放弃或者没有进行产权界定的资源部分。

我国学者李蔬君等(2015)认为:公共资源是指自然生成或自然存在的资源,它能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享受的自然物质与自然条件,这些资源的所有权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有,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共同所有的基础条件。一般而言,公共资源包括空气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湿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黄平(2015)认为,公共资源是指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一切资源。在自然资源方面,包括公共牧地、林地、海洋、矿产等;在资金和物资方面,包括财政资金、环保资金、水利建设维修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彩票资金、赈灾扶贫资金等;在无形资源方面,包括公共权力、公共信息以及其他特许的权力,如特许开发权、经营权等。于健慧(2016)认为:公共资源是指自然生成或自然存在的资源,它能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享受的自然物质与自然条件,这些资源的所有权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分享。王舒明(2014)将公共资源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自然资源,如土地、矿藏、水流、湖泊等;其次,财政收入,如各类税收、非税收入等;再次,由特定主体凭借权力所设定的某种权利或资格,如政府特许经营权等;最后,各类公共公用资源,如学校、公园、医院、图书馆等。楼惠新、王黎明的定义中公共资源是相对于私人资源而言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资源使用者共同享有的资源。曲福田的定义为:公共资源是指可供一定区域范围内具有一定能力且有兴趣的单位及个人共同使用和消费的,不需要或不能够让使用者或消费者按市场方式分担其费用或成本的资源。高鸿业认为:如果一种物品不具有排他性,但又具有竞用性的特点,就是所谓的“公共资源”。陈安宁的定义为:“我们将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自然资源简称为公共资源。”汪安佑等认为:“公共资源是指可供具有一定能力且有兴趣的单位及个人共同使用和消费的资源。”还有学者认为公共资源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既包括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自然资源——第一类公共资源和政府为提供公共物品而向纳税人征收的税金等公共资金——第二类公共资源,也包括公共信息以及其他特许的权利,例如特许的开发权、经营权等其他类公共资源。其中的公共资金被称为狭义的公共资源,既包括国家财政资金,也包括带有公共性质的社会公共资金,例如社会保障资金、捐赠资金和基金等。根据效用、消费和受益等经济特性,物品可以分为公共和私人两类。公共物品是指能满足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效用为整个社会成员所共享,而不能将它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独享)、消费的非竞争性(某些个人对它的享用并不能排斥其他人同时对它的享用,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其他人享用它的数量)与受益的非排他性(在技术上无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人排除在受益范围之外)三个条件中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物品。能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物品称为纯公共物品。同时不满足这三个条件的物品则称为私人物品。我们将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自然资源简称为“公共资源”。

关于公共资源的定义还有很多。由此可见,关于公共资源,目前尚无统一定义,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法对其进行了解释。本章所探讨的公共资源主要指产权界定不明晰,使用上具有非排他性、具有共享特征的自然资源。

公共资源,有时也被称为共享资源、共同财产资源或非独占性资源、开放式资源和非管理性资源等。由于历史、社会习俗及公共资源的特殊性质,它的社会使用不被限制或很少会受到限制。例如,江河中的水资源、乡村的大路、空气等人人都能够自由地使用;海洋、江河、湖泊中的水产品,山林中的野生生物等人人都可以自由地捕猎。公共资源同时也包括社会成员生产、生活的环境因素,如河流、湖泊水体的颜色、气味、可溶性杂质含量、非溶性悬浮杂物等,直接作用于人们的视觉、嗅觉,使人产生愉悦或厌恶;如其作为饮用水则会影响人们的健康状况,因而它决定着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大气层和地表空间除了向人类和各种生物提供清新的空气和生存空间以外,同时还是生物呼吸的气体和各种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的接纳空间。因此环境也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必不可少的要素。从这个意义上说,环境也是一种公共资源。它既是人们利用的对象,同时又是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形成的结果。因此,公共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2.公共资源的基本特征

公共资源的基本特征包括:①资源的共享性。任何具有一定能力且有意愿的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利用这种资源而不受限制。如国际公海中的渔业资源、南极大陆的自然资源以及宇宙空间资源,目前还没有严格的所有者,只要有能力和意愿,任何国家、组织、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开发利用。②供给的不可分性。有些公共资源因技术的原因不能分割给不同的单位和个人使用,例如,清洁的空气不能分割给个人使用;有些公共资源存在技术上分割的可能性,但过高的分割成本或分割后会极大降低公共资源的功能,从而使公共资源的分割在经济上不具有可行性,如优美的环境和风景如果分割给不同的单位和个人使用,则会降低其娱乐和观赏价值。有些公共资源具有不让一部分人利用的可能性,但这样做会违反帕累托最优原则(它要求穷尽一切使一个人变好而不使其他人变糟的机会),因而也是不应该的。③外部性问题及拥挤性。第一,公共资源具有外部性,可能产生破坏和污染,即一人使用影响另外的人。如一个人对水资源的使用排斥对他人的同时使用;人们滑雪影响你对雪景的欣赏;工厂排污影响水和大气。如果对公共资源的利用超过了资源的承受能力,资源使用者之间就会相互干扰和排斥,加重社会成员的其他代价,形成外部效果或外部性。第二,公共资源可能产生使用者过度使用的状况,造成拥挤。由于一定时期内公共资源所能提供的服务是有限的,特别是一些资源因其特殊的自然禀赋在总量上绝对有限,过多的人进入资源使用者的行列会不可避免地在公共资源利用中形成拥挤,并产生物质的和精神的损害。④管理的必要性。由于公共资源利用中使用者过度利用公共资源的外部性效果并不进入单位和个人的决策模型,因而公共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超出社会最优水平的倾向,因此,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适当的管理,公共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倾向就会成为现实,并最终导致资源的破坏。

(四)公共体育

公共体育一直是我国体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政府将体育与科、教、文、卫并称五大事业,实际上就是将体育(确切地说,是公共体育)视为国家公共事业的一种形式。而此处强调的公共体育,就是为满足公众体育需求而存在的体育形态。目前单独使用“公共体育”这一词语的地方很少,不过在我国语境中的“公共体育”,更多是指高等学校非体育专业开设的公共必修体育课,即公共体育课的简称,如高师院校开设的公共体育课。这种使用习惯很明显阉割了公共体育的“公共”的外延。

1.公共体育设施

体育设施是发展体育事业,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确定的我国体育工作方针的重要物质基础。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更是实行全民健身计划,进一步改善国民体质与健康状况,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必不可少的保障条件。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中指出:“各地要认真落实国家对体育场地建设的要求和城市规划关于运动场地面积的定额指标。”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也明确提出:“体育场地设施要纳入城乡建设规划,落实国家关于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规定。”公共体育设施是城市综合功能的重要载体,也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闪光点。大型公共体育设施也是现代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原城建部和国家体委联合发布的《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根据不同规模城市的人口密集程度,对各种体育场、体育馆、游泳池、训练房等设施的规划标准、观众规模、用地面积、人均面积等指标做出了具体规定,对国家要求设置的最基本的体育设施及其用地定额提出了具体的指标要求。

目前,公共体育设施数量和质量都远不能满足普通民众的需求。一方面是由于对公共体育设施的投入严重滞后,而另一方面公共体育设施的组织管理不善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公共体育设施之所以是公共的,就是因为普通的民众可以对这些体育设施加以免费利用。如果普通民众根本就接触不到这些设施,那有何“公共”可言?公共体育设施基本上是免费的,而一些城市免费开放的公共体育设施基本上是处于无人管理、无人维护的状态,且大多是残缺不全的;许多收费的公共体育设施,其收费超出了普通民众的承受范围,这类收费把很多民众拒之于门外。因此,我国应让公共体育设施逐渐地回归“公共”,而不是仅让一部分人享用。

民众不仅有健身的权力,还要有健身的机会,这就需要公共体育设施的支撑。

2.公共体育服务(也有学者使用“体育公共服务”一词)

公共体育服务是通过整合多种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运用多种手段,以提供体育服务产品,实现公共体育利益的活动。公共体育管理的最终成果是通过公共体育服务体现出来的。

研究公共体育服务的目的在于如何更好地发挥公共体育组织的作用,更加合理地划分公共体育服务范围及有效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水平,使公共体育服务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共体育需求。“服务”一词,《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为集体(或别人)的利益或为某种事业而工作”。对于体育服务,可以这样理解:体育组织或体育组织的服务人员,为体育活动参加者实现自己的确定目标而提供的体育产品和体育劳务的内容,就是体育服务。比如,人们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场地、器材是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根据不同的活动情况,体育活动还需要有其他人参与助兴,为了实现参加者确定的目标,还需要有指导活动的组织和组织者,为体育活动的参加者提供包括实物形态的体育用品和非实物形态的劳动,如训练指导或公共体育设施竞赛的组织工作。由此可见,公共体育服务是指公共体育组织和公共体育服务人员,为社会公众的体育活动所提供的体育产品和体育劳务。“实物形态”的体育产品和“非实物形态”的体育劳务,都是以“体育劳动成果”为服务内容的服务产品,两者结合构成体育服务,以此向参加体育活动的社会公众提供“以服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以满足其欣赏和健身需要。

3.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目前有关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研究有很多:李静、陈崎提出健全完善社区体育设施、加大公共投入、改革体育投融资体制,构建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估体系等发展对策;汪波、周学荣、李慧萌分析了贫困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优化社区体育志愿者队伍、加强宣传等对策;胡茵界定了我国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概念,明确了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新任务、新走向和新规律,提出要逐步形成满足全体社区成员需求的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周涛、邱宗忠、任保国深入探讨了城乡接合部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内涵的理论和时代意义,提出整合社区体育资源、实现功能重组、提供政策支持、使资金来源多渠道等措施;王自清、蔡皓、夏菊锋提出了促进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增长的方式主要有社会化和市场化,应构建和完善包括体育场地设施、资金、健身指导人员、政策法规等要素在内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综合保障体系。

所谓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本是诸多体育产品、项目及管理要素的总和。如果需要对它下一个定义的话,可以理解为它是政府和社会各类组织为满足民众体育需求而设置的各类产品和项目,包括设施与设备、组织与活动、制度与法规、价值与目标等物质和非物质要素的一个有机整体。它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及人们需要和认识的变化,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的动态过程。其整体配置和建设水平,从根本上制约着一个地区的人口从事体育活动的状况及体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一般是由服务技术支持体系、服务保障体系、服务管理支持体系、服务环境支持体系组成的。公共体育服务的技术支持体系主要包括:社区体质监测服务、社区体育活动服务、社区体育指导服务、社区体育信息服务。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保障体系包括:体育服务经费监督保障体制和体育服务法制保障体制。经费保障指以财政拨款为主,包括社会资助、服务经费收入等多渠道的经费来源,以保证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需要。体育服务法制保障指通过制度创新,健全体育法规,形成“依法治体”的局面,保障公共体育服务的稳定。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管理支持体系包括:体育组织活动运行机制、社区体育服务激励机制、体育服务评估监督反馈机制、社区体育服务市场机制。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环境支持体系包括:社区体育设施服务、社区体育参与动员。肖林鹏等人认为,公共体育服务是指公共组织为满足公共体育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混合物品。

(五)体育资源

一种体育项目需具备特定的条件和在专门的场所中才能开展,这些条件和场所构成体育的自然资源。同时体育是人类独有的行为,只有人类能创造体育、实践体育、学习体育和传播体育,这些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做到的,因而体育活动也离不开社会资源。体育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构成了人类进行体育活动的资源。

1.体育资源的概念

体育资源的概念界定同旅游资源、政治资源等一样,体育资源是资源体系中的一个部分。它是体育赖以运行的基础。关于体育资源概念的具体解释,体育界至今尚无定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研究中,个别研究正式提到“体育资源”这一词语,但仅提到并使用了这一概念,并未对概念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本书认为,体育资源就是人们从事体育生产或体育活动所利用或可资利用的各类条件及要素。从内容上看,体育资源不仅包括有形的物质资源,也包括无形的非物质资源。从体育资源所涉及的范围考察,体育资源不仅是指体育产业涉及的资源,也包括国民经济其他产业涉及的资源。因此,体育资源既包括自然资源,也包括社会资源。

2.体育资源的特点

体育资源的特点包括:①体育资源具有较大的地域差异性。由于时代、国家、地域的不同,或者由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程度的差异,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也有着较大的差别,体育资源从而在不同的地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例如,同一项体育技术,在某些地区看来是宝贵的体育资源,而在不具有有关的传统体育项目的地区看来,就可能不是有用的体育资源。又如,某些特别的山峰、河流,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被认为是十分宝贵的体育资源,但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却没有这种认识。②体育资源具有无形性。体育产品主要是种无形的精神产品,生产这种无形产品要有物质投入,也有非物质的投入,并且非物质的投入是体育产品形成的主要方面。如体育比赛是为人们提供体育欣赏的,这种产品是无形的,而要提高产品的质量,体育技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体育技术作为一种体育资源,它本身是无形的。体育资源大部分是无形的,即使对它的开发和利用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形式来表现,但它所表现的不是物质形式本身,而是体现在其中的观念、理论、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③体育资源具有发展性。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可供发掘、开发的体育资源也变得十分丰富。如一些科学理论和技术可以成为体育理论及技术;人的某些权利,包括空间使用权、水面使用权、无线电波使用权等都会成为宝贵的体育资源。体育资源本身就表现出较快的更新和发展的趋势。原有的体育资源不断地得到充实,新的体育资源不断地产生。④体育资源具有有限性和无限性。体育资源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相对于人们的体育需求来说是有限的。如体育运动在空间的展开,对体育环境的要求是有限的,体育技术的发展也受限于体育展开的环境。体育空间的发展,就需要开发新的体育资源,发展新的体育技术。再如,竞技体育是向人类体能极限的挑战,体育成绩每一微小程度的提高,都意味着大量的社会资源的投入。体育资源就其开发和利用的潜力来说是无限的。未来随着人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资源也将不断地发展,并且人依靠社会生活的变化和智慧会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体育资源。

(六)公共体育资源

董新光(2017)认为公共体育资源是指政府体育行政部门拥有或掌控的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用于进行体育事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要素的总称。梁金辉(2016)认为公共体育资源是指一个社会用于提供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和要素的总和,一般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有形资源如体育管理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志愿者、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器材、体育经费等,还包括各种体育信息、科研、管理制度、政策法规等无形资源。姜玉红(2015)在其硕士论文中认为公共体育资源的上位概念是公共体育,尽管我国官方及学界很少单独使用“公共体育”这一概念,但“公共体育场馆”“公共体育设施”等概念却被广泛使用。其对公共体育资源的界定与梁金辉给予的界定相仿,在其界定的概念之中同样认为公共体育资源不仅包括有形资源还包括无形资源。

二、公共体育资源研究

公共体育资源就是人们从事公共体育生产或公共体育活动所利用或可资利用的各类条件及要素。公共体育资源既包括公共自然资源,也包括公共社会资源。姜玉红(2015)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提到,公共体育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用于提供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和要素的有机统一体,一般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有形资源,还包括各种体育信息、科研、管理制度、政策法规等无形资源。

(一)公共体育资源分类研究

有学者从社区体育资源存在的不同形态将其分为体育文化资源、体育人力资源和体育物质环境资源。有学者从资源性质的角度,将社区体育资源分为有形资源(人力、物力、信息、组织等)和无形资源(社区文化、社区认同感及归属感等)。

刘琼、齐雪洁(2015)等从体育公共资源的形成属性上划分,将体育公共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体育活动对自然资源有一定要求,如冲浪运动对海岸及浪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水上漂流对河流有比较强的选择性。体育的社会资源又可分为体育文化资源、体育人力资源、体育科技资源、体育物资资源和体育信息资源等。王松(2015)将体育公共资源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是公共体育设施,包括五大部分:公共场所;学校体育场所;城市公共体育资源;俱乐部资源;稀缺性体育资源,如高尔夫场地。无形资源是辅助体育活动开展的人员、组织,以及科技资源和信息资源。姜玉红(2015)将我国公共体育资源划分为公共体育人力资源、公共体育投资资源和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资源三种。公共体育人力资源是指为满足公众对公共体育需求而提供的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人员数量和质量的总和;公共体育投资资源指投入公共体育事业的总费用,即用货币形式衡量的、公共体育占用和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包括国家、地区(部门)、社会团体及个人等用于公共体育的支出总和;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资源指用于发展公共体育事业、满足人们体育需要的具有公益性的场地设施。

(二)公共体育资源管理与利用研究

公共体育资源管理是指对公共体育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通过计划、组织、控制等手段,以满足社会大众对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目前我国的各种体育场馆、设施,主要集中在高校以及部分条件较好的中学里,这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场馆向社会开放,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虽然有些学校有限度地开放一些场馆,但我国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总体程度还是比较低的。高校所拥有的体育人力资源、场地设施资源、信息资源和科学技术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且一些高校管理观念落后,重管理,轻经营,没能发挥资源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李明、赵秀峰(2010)就如何提高我国公共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率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第一,协调好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的关系,充分发挥公共体育场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二,加大体育场馆的增量和优化其存量,增强全民健身意识和消费观念是解决供需矛盾的关键;第三,加大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升经营管理者整体素质。张建龙(2016)就如何解决体育场馆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利用率的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首先,理顺关系,明确责任和权利,这是公共体育场馆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前提;其次,走民营化之路,这是公共体育场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必由之路;最后,加快公共体育场馆内部体制改革,这是公共体育场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保证。上述公共体育场馆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为促进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的持续发展和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推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三)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现状与对策研究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城市社区体育需求的公共体育资源的供给仍然是比较缺乏的,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城市公共体育资源满足不了民众的需求;俱乐部的高收费使很多普通老百姓接受不了,稀缺性的体育资源更是让民众望尘莫及;体育组织管理系统不健全,体育指导者匮乏;城市居民由于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差距,拥有的公共体育资源明显不均;等等。董新光在《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改革取向》一文中,运用实证方法,以《体育事业统计年鉴》中的数据,从政府公共体育资源的人、财、物、信息四个方面,分析了群众体育的政府公共体育资源的配置结构,讨论了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并构想了改变这种不平衡状况的改革取向。学者梁金辉(2016)从经济学角度对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加以界定,并建立起和谐社会与公共体育资源配置之间的必然联系,进而用构建和谐社会的标准来衡量我国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现状,着重找出了我国公共体育人力资源、投资资源、场地设施资源等有形资源配置中存在的效率缺乏和公平不足等问题,并对我国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政策选择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何元春(2016)就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体育资源存在的资源配置不到位、不均衡和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并探讨和研究其优化路径,提出:重塑科学政绩观,重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根据受益原则,推行农村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成本的分担与补偿机制;改变错误认知,重构农村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利益表达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完善监督机制,保证农村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使用效益;关注长远效益、社会收益,农村体育资源配置不能仅局限在体育的生物性功能上。黄继珍(2014)以资本为视角,就农村体育资源配置成本、效益及其优化路径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研究,对农村体育公共资源配置效益进行了详细的归因分析;面对农村公共体育资源优化配置路径的选择,他提出了“从融资到收益”的路径。王军(2016)在《公共体育资源的整合与流通策略》中提到,当前我国公共体育资源供给中,由于公共体育资源分布零散、闲置,供应不足,影响了广大群众对体育的需求,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公共体育资源整合规划,坚持以需求为导向进行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整合,确保公共体育资源市场的流通,打造体育文化资源品牌,加大体育资源市场化推进力度,提高公共体育资源的营销能力,加强对公共体育资源的市场推介、营销与市场流通,从而产生与资源整合的协同效应,提高公共体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升公共体育资源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三、社区体育资源的研究

有的学者指出社区体育资源就是能满足社区居民进行体育活动所需要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要素;社区体育资源就是社区中存在的、对于社区体育人群或组织来说所有可以利用的财富总和。

(一)社区体育资源配置研究

苏祝捷等(2016)在《南宁市社区体育资源配置与使用现状调查研究》中对南宁市社区体育资源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后提出,南宁市社区体育资源存在着运动场地不足,活动项目单一,经费短缺,社区运动参与人员以中老年人为主,运动卫生意识不强,社区活动场所缺乏专业管理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等问题,这些问题是制约和困扰社区群众体育健康、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他们建议主管部门制定出更多、更好、更适合本市社区体育活动的政策,配套建设相应的体育资源,多渠道筹措资金,逐步实现社会各体育场馆资源的共享和综合利用,以吸引更多的人群参与活动,为提高市民身体素质提供有力保障。

符雪姣等(2011)在《我国西部中小城市社区体育的资源配置及优化》一文中以我国西部中小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为背景,阐述了我国西部中小城市社区体育资源配置的依据,并从社区体育资源投入、资源配置布局以及管理方式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调整区域体育资源布局,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加强区域体育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加强交流合作,建立高效有序的体育资源管理机制”“加强政府引导,健全社区体育资源相关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和社会资助,合理规划,推动社区体育资源产业化”等体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实施途径。

(二)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研究

社区体育资源共享可以解决社区体育需求增加与体育资源短缺、分散的矛盾。因此,如何整合资源,充分发挥既有资源的效益是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问题。谢孟瑶(2011)在《高校与社区体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一文中,对高校与社区体育资源、体育师资状况比较与分析后指出,居民追求健康、参与体育锻炼和休闲娱乐活动的意识不断增强,对社区体育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社区十分欠缺体育场地设施、人力资源等与高校拥有丰厚的体育师资和丰富的物力资源形成鲜明对比。因此,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应相互开放与融通,即学校的体育设施向社区的公众开放,而城市社区的体育设施让学校师生在体育课时使用。这种互相开放与融通的方式,不仅可充分地利用学校、社区的体育设施,而且可利用学校、社区的体育指导力量,使社区成为学校体育、家庭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桥梁,为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共同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郭雷祥(2016)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和实地调查,对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的主客观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是可行的。他提出了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的基本策略: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资源共享理念;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增强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的互通;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优势;积极推广“学区体育俱乐部”模式,实现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组织形式的衔接;建立资源共享的规范和制度。

李金才(2015)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高等院校具有的人才、场地和教育功能等方面的优势。他提出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场馆和人才优势,弥补社区体育锻炼场馆设施的不足,发展社区体育组织和指导员队伍,引导组织社区体育活动,做到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互相开放与融通,确保双方互利互惠、互助互赢,探索资源共享发展模式,形成新型有效的互动运行机制,以期推动我国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良性互动发展。

四、区域公共体育资源研究

区域体育资源研究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关于区域体育资源的系统理论,但仍然有大量文献讨论过与之相关的问题,而且这类文献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这些文献大体分为三类:一是有关区域分工与空间布局的理论,二是关于资源开发的理论,三是与体育资源有关的区位理论等。回顾和评价已有的文献,有助于我们了解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学科发展的前沿,了解各学派的基本理论,使本书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本书认为,区域体育资源在整体综合的基础上,存在一定的区域特色和优势,其中区域特色是区域体育发展的突破口和支柱。

何元春(2016)在《农村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收益分析与对策研究》中提出要重塑科学政绩观,重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根据受益原则,推行农村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成本的分担与补偿机制;等等。

黄继珍(2014)在《资本视角下的农村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研究》中对农村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归因,主要有:资源估计不足,对公共体育资源的认识存在偏差;地方政府主体利益动力不足;财政逐级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不到位;城镇化发展水平低,农村社会融资水平不高;农民自身体育认知出现偏差,健康投资水平不高。

王松在《从社会分层的角度分析城市居民公共体育资源占有的不平等现象》中对经济分层与体育资源占有的不平等现象、权力分层与体育资源占有的不平等现象、群众体育发展与大众需求的矛盾等进行了分析,认为稀缺体育资源往往通过权力和经济实现再分配,从而导致城市普通居民对此类体育资源占有率低。

综上所述,当前国内外关于公共体育资源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关于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概念、分类、现状的研究较多。然而通过对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当前相关研究成果还是偏少,研究成果中虽然有农村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相关研究,但尚缺乏对城市社区这一基层区域的公共体育资源合理配置的研究。即便是关于公共体育资源合理配置的研究也仅仅是对概念、分类以及现状、策略的研究,并没有形成一套关于社区公共体育资源合理配置的理论体系。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作为公共资源的特殊类别,既有一般公共资源的共性,也有自己的特殊性,然而已有的研究却几乎没有涉及特殊性。只有深入地、全面地、科学地研究,以形成系统化的认识,总结出城市社区内部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规律,才能更好地指导我国公共体育资源优化配置,进而促进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达到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社区居民健身的目的。当然也应该看到,正是由于当前对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的研究较为薄弱,才为本书的研究与撰写留下了较大的空间。

五、本书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系统科学理论

系统观念由来已久,古人的社会劳动实践中蕴含着丰富的系统观点,但科学的系统思想则形成于20世纪。近代以来,以还原论、机械论为代表的经典科学大幅度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20世纪初期,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逐步深入,经典科学的局限性日益凸显,面对要求从“宏观层次”上处理的大型复杂的社会实践问题时,其难以给出合理的解释。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强调“从整体上优化解决问题”的系统科学应运而生,彻底改变了科学的基础与面貌,进一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正如量子力学创始人普朗克(M. Planck)所言:“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实际上存在着由物理到化学、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学的连续的链条,这是一个任何一处都不能被打断的链条。”系统科学恰恰能够发挥这种“链条”作用。以1937年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uwig Von Bertalanffy)发表《关于一般系统论》为标志,此后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理论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随后相继出现了系统论、运筹学、信息论、控制论、自组织理论、非线性科学与复杂性科学等系统科学的基础性理论。与此同时,以系统思想为指导发展起来的系统工程、系统分析、管理科学等系统科学的应用性理论则在社会实践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总之,系统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使人类的思维与研究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

1.系统科学基本原理

系统科学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主要考察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系统运动、演化的共性规律。系统科学将研究对象视为一个系统,着重考察研究对象的整体性、关联性、结构性、动态性等特征,在分析系统层次、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系统结构优化、系统要素关系协调等问题,达到实现系统功能、促进系统发展之目的。

(1)系统。

何为“系统”是系统科学首先应回答的问题。英文中的系统(system)一词源于希腊文,词义指部分组成的整体。一般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将系统定义为“相互作用的多元素的复合体”,钱学森院士将“系统”界定为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由此可见,要构建一个系统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至少应包含两个不同元素;第二,元素之间应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系统就是由元素及其相互关系构成的整体;第三,系统整体具备一定的功能。此外,系统还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整体性。系统是由组分构成的整体,具有特定的状态、结构与特征,能够表现出区别于各组分的行为及功能。二是多元性。系统是由不同元素构建的整体,这里的“不同”一方面意指元素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则指元素的差异性。系统是多元性与差异性的统一,元素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不仅是系统存在的必要条件,而且是系统演进发展的重要动力之源。三是相关性。系统中的元素是以一定的作用方式结合在一起的,不存在孤立元素或与其他元素无关的组分。系统在特定作用方式下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决定着系统发展。

(2)系统结构。

关于系统结构,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系统结构是指系统各组分按照有序性原则构建的关系实体。有的学者认为系统结构主要是指系统要素之间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作用方式、组织秩序与时空关系的综合表征。《中国大百科全书: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中则认为,系统结构主要是指从系统的目的出发按照一定规律组织起来的、相互关联的系统元素的集合。虽然上述概念表述不一,但都蕴含着“系统元素及其相关关系”这一本质特征。因此,可以将系统结构定义为:系统组分及其之间的相关关联方式的总和。不难看出,系统结构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系统由哪些组分构成,二是系统组分之间特定的关联方式。

当系统组分较少且各组分之间差异不大时,系统组分之间的关联方式较为单一,系统结构相对简单。当系统组分较多且差异明显时,各组分之间的关联方式比较复杂,难以用单一的模式对其进行整合。因此,需要将系统组分按照其内在关联方式划分为各个部分即形成若干子系统,然后将子系统再整合为系统。需要注意的是,由若干组分构成的子系统是系统的一部分,受系统的约束,具有局限性。此外,各子系统是在一定的内在关联方式作用下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不是系统的任意部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因此,在对系统进行结构分析特别是划分子系统时,需要注意系统组分之间的关联方式,按照同一标准进行划分。

(3)系统环境。

系统之外的一切与之相关的事物构成系统环境,不存在脱离环境的系统。可以说,系统的形态、结构、功能、行为等都与环境有关。虽然系统与环境关系密切,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相对明显的界限,这一把系统与环境划分开来的“界限”,称为系统边界。系统边界是客观存在的,有些系统的边界较为明确,容易划分;有些系统的边界则较为模糊,难以轻易识别。甚至在有些情况下,不同系统之间或系统与环境之间在其相邻的地方相互渗透、相互重叠。

系统边界将系统与环境隔离开来,但环境如何对系统施加影响呢?系统如何在环境中汲取自身发展所需之养分呢?系统自身的“开放性”与“封闭性”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开放性是指系统与环境进行交换的属性,封闭性则是指系统阻止与环境交换的属性。这两种属性决定着系统同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关作用。

系统只有开放,才能在环境中获得发展所需的养分,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开放越充分,越利于自身的发展。开放程度不够,则自身发展受到影响甚至停滞、萎缩。封闭性是系统自身的保障机制,并非消极因素。对于环境中的有害成分,在系统封闭性的作用下,将难以进入系统,发挥重要的管控作用。若是缺乏必要的管理与控制,系统的发展将受到影响,难以正常演化发展。按照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是与环境进行交换的开放系统,二是与环境没有任何交换的封闭系统。系统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开放系统,基本上不涉及封闭系统。

(4)系统功能。

任何系统都有功能。那么,何为系统功能呢?系统功能是描述系统行为的重要概念,主要用于刻画系统行为对周边环境或事物产生的影响。系统功能与性能不同,性能主要是指系统在内部相干和外部联系中表现出来的特性与能力,是系统自身属性的体现。性能一般不是系统的功能,而功能是一种特殊的性能。性能是功能的存在基础,是系统功能得以发挥的客观依据,而功能则是系统性能的外化表征,体现在系统行为过程中。性能具有多样性,每种性能都可以表现出相应的功能,或多种性能综合起来可以表现出一定的功能。功能是系统整体性的体现,只有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组分有机结合才能涌现出新的功能,系统整体功能应具有构成整体的部分及其总和所不具备的功能。

(5)系统状态。

系统状态是指系统在演化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些可以被识别与辨识的态势与状况。例如,运动员的平常态与竞技态、运动队系统的稳定态与非稳定态。正确描述与识别系统的这些状态,是科学把握系统特性的前提。一般而言,对于系统状态的描述可以选取若干状态量进行刻画。例如,描述社区居民的体质状况,可以选择身高、体重、血压、心率、肺活量等量化指标进行评价。对于一般系统而言,特别是人体系统、经济系统以及社会系统等,均可选择恰当的状态量对系统发展状况进行刻画。根据状态变量是否随时间变化而改变这一原则,系统可以分为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两种。静态系统是指系统的状态变量不随时间的流逝而改变的系统,动态系统则指系统状态变量随时间而变的系统。实际上,一切系统都是动态系统,静态系统只是系统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因为在足够长的时间维度中,总能观察到系统状态的变化。一般而言,系统状态演变所需的时间远远大于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处于被分析的过程中所需的时间。在作为研究对象期间系统的状态未发生显著变化,我们将这样的系统视为静态系统进行分析,这样不仅可以简化对系统的描述,而且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动态系统相对静态系统而言,其状态演化呈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因此,在分析动态系统状态演变时,应充分考虑系统环境变化产生的影响,并重视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6)系统演化。

系统演化是指系统的状态、结构、行为、特性、功能等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系统演化的基本方向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系统由简单向复杂、由低级向高级演化;二是系统由复杂到简单、由高级到低级演化。系统演化的两种方向表明,事物既有进化的可能,也有退化的余地,两种演化方向互为补充。那么,系统靠什么发生演化或者说系统演化的动力是什么?系统科学认为,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系统内部要素之间会发生竞争、合作,引起系统内部要素关联方式、相互作用的变化,推动系统状态、规模、行为发生改变。

2.系统科学方法论

从哲学意义上讲,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人们用它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方法论与方法不同,方法主要是用于完成一个既定任务的具体技术和操作,而方法论则主要是指进行研究和探索的一般途径,是对方法如何使用的指导。从广义上讲,系统方法论是指用系统的观点分析和解决系统开发、运动及管理实践中的问题所应遵循的工程程序、逻辑步骤和基本方法。从狭义上讲,系统方法论是研究和探索系统问题的一般规律和途径。系统科学方法论的精髓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还原论与整体论的结合。我国系统科学创始人钱学森院士认为:“系统论是还原论与整体论的辩证统一。”还原论主要强调将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进行分析。整体论则强调从整体上把握研究对象。现代科学是以还原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并在社会实践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此,整体论逐渐被边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还原论在实践中遇到了难题,其片面性逐步显现。在这一背景下,系统科学应运而生,在承认还原论的前提下分析了其局限性,提出将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结合来处理系统问题。

整体描述与局部描述相结合。系统由不同部分组成,整体统领并约束部分,部分反过来支撑整体。缺乏部分的支撑,系统难以实现整体性功能。因此,进行系统分析需要把整体描述与局部描述结合起来,在系统整体观的指导下分析部分的特性与功能,整合对系统局部特性的描述,建立对系统整体的精确把握。

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相结合。我们通过系统分析可以弄清系统元素或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可以明晰系统所处的环境,识别系统微观结构,精确地把握系统的组成。系统综合的主要任务是把握系统的整体涌现性,因此,将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相结合,我们可以更科学地对系统状态、行为与功能进行描述。

定性描述与定量描述相结合。定性描述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分析,是根据实物所具有的内在属性以及在运动中的矛盾变化,从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来分析事物的一种方法。定量描述主要是对研究对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的分析。在对系统进行正确的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辅以定量分析,使对系统性质的描述既深刻又精确,是系统方法论的主要内涵之一。

综上所述,将研究对象作为系统进行分析时,应在系统方法论的指导下用系统的观点审视研究对象,并有效地运用相关分析方法,对研究对象的状态、行为、结构、功能以及发展演变等进行科学分析。

3.系统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

系统科学为我们从整体的视角探索分析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提供了理论支撑。在系统科学理论指导下,将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视为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分析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系统的边界、状态、结构、行为、功能等,探讨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系统组分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探索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系统的发展演进奠定基础。

(二)自组织理论

对于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这一复杂巨系统而言,如何实现其有序演进需要诉诸相关演进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起的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理论(简称“自组织理论”)恰恰能为我们提供理论支撑。严格意义上讲,科学自诞生以来,一直关注事物的演进发展,并产生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例如,康德-拉普拉斯的天体演化论、赖尔的地质渐变说以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等。上述演进理论的产生均是基于各个具体的领域或学科,形成了各种具体的演化理论,其指导意义也仅局限于其自属地。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自组织理论,以现代理论物理学最新成果为基础,以现代数学为工具,对各种具体演进现象进行分析,概括出事物演化的共同条件、机制和规律,形成了具有普遍方法论意义的科学理论。自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非平衡、非线性的复杂系统,主要任务是分析系统中的要素(子系统)如何自组织地实现从混沌无序的平衡态向有序结构演进。自组织理论蕴含丰富的系统论、整体论和演化论思想,清晰地揭示了复杂系统秩序形成的机理与缘由。

1.自组织与他组织

随着非平衡、非线性的复杂系统演化研究理论的兴起,“自组织”这一全新概念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自非平衡系统演化理论产生之日,理清这一概念的含义及其内部关系,便成为这些理论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这也为我们利用这一理论解读分析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系统的非平衡演进问题奠定了基础。

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最先提出了“自组织”这一概念。随着哲学、系统科学、控制论的发展以及一系列非平衡演进理论的兴起,人们对于“自组织”这一概念的理解愈发深刻并愈发清晰。耗散结构论创始人普里戈金教授将其定义为“那些自发出现或形成有序结构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协同学创始人哈肯进一步明确了自组织概念的内涵,并获得了广泛认可。他认为:“如果一个体系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涉,我们便说该体系是自组织的。这里 ‘特定’一词是指那些结构或功能并非外界强加给体系的,而且外界是以非特定的方式作用于体系的。”要理清这些问题,首先应从何为“组织”谈起。作为名词的“组织”是指事物内部按照一定结构和功能关系构成的存在方式。在动词意义上讲,它是指事物朝向空间、时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结构的演化过程。与其对应的概念范畴是非组织。他组织是与自组织对应的概念,主要是指在外部力量作用下获得空间、时间或功能上有序结构的体系,这一有序结构的形成主要是外界力量驱动的结果。

作为系统演化的两种方式,自组织与他组织所体现的演化思想有所不同。自组织强调系统在非平衡条件下,通过系统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的相关作用,自发地向有序结构演变的过程,体现了开放、自主、动态演化的系统观。他组织主要强调系统外部力量的作用,将系统视为可任意操控、毫无生机的静态系统,忽视了系统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反映了相对静止的系统观。这种系统观在处理具有线性关系的简单系统时颇具成效,但面对处于非平衡条件下的复杂巨系统时则不能反映其非线性的本质。因此,相比较而言,建立在系统自身要素或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之上的自组织更为根本,更能体现系统演化的本质属性与演化规律。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自组织与他组织不同,但两者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从哲学意义上讲,自组织与他组织是一对矛盾,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在事物演化的过程中,自组织的演化方式与他组织的演化方式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一方面,自组织系统中含有他组织的成分,例如国家、城市、社区、家庭等人类社会系统的子系统的演进,都有可能受到来自系统之外的特殊力量的作用,即在他组织的作用下演进发展。另一方面,他组织系统也存在自组织成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自组织系统。例如我国著名的都江堰工程。都江堰是在公元前256年左右由时任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人所建的宏大水利工程,是一个典型的他组织系统。但都江堰历经几千年仍运行良好,并发挥着灌溉、防洪排沙、水运以及城市供水等巨大作用。主要是由于这一工程遵循了大自然的运行规律,蕴含了自组织演进的思想。多数人类社会系统都是自组织与他组织共存的复合体。处理这些复杂系统的演进问题,首先应辩证地看待自组织与他组织的关系,分析系统自组织规律及其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辅之以他组织这一外部作用,促进系统在非平衡条件下不断地实现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

2.非平衡是有序之源

比利时科学家伊利亚·普里戈金(Ilya Prigogine)教授通过长期对系统非平衡现象的研究发现,系统在开放的、远离平衡态的非平衡条件下,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系统可能自发地组织起来依靠自身要素(子系统)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达到具有一定有序结构的系统状态。只要维持外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流通,系统的这种有序结构将保持下去。普里戈金教授将系统在非平衡条件下自发形成并维持稳定的有序结构状态定义为“耗散结构”。在1965年国家理论生物学研讨会上普里戈金教授阐述了这一新成果,并将研究系统非平衡条件下有序演化的理论命名为“耗散结构理论”。耗散结构理论认为,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态时,在非线性的非平衡作用下,系统的演化方向具有不确定性,系统的平衡态可能失稳并发生突变,涌现出全新有序的结构状态。这种结构状态不是一种静止的、平衡的、“死”的结构,而是一种动态的、非平衡的、“活”的结构,即形成“耗散结构”。这种非平衡的耗散结构主要依靠系统外部条件的不断“扰动”才能维持,一旦“扰动”停止,这种结构也将消失。普里戈金教授将形成耗散结构的条件概括为四点:一是系统具有开放性。开放性是系统自组织有序演进的必要条件。系统开放能够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资源交换,并依靠这种交换产生负熵流,抵消系统内部熵流的增加,为耗散结构的形成奠定基础。二是系统应当处于远离平衡态的非平衡、非线性区域。远离平衡态是相对于系统平衡态与近平衡态而言的一种结构状态。在平衡态或近平衡态下,系统朝着无序、均匀、低级和复杂性降低的方向演化。只有在远离平衡态时,系统才有可能涌现出新的有序结构。三是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线性相互作用是指系统要素作用的总和等于各个要素的作用相加的代数和;而非线性相互作用则是指系统中不仅有线性作用项,而且还有比线性作用项更高阶的作用项,系统要素作用的总和不等于每一要素作用相加的代数和,可能产生远远大于各要素单一作用代数和的整体效果。四是系统必须存在涨落。涨落是系统实现从无序向有序演进的触发器。就系统存在状态而言,涨落是对系统平均状态的偏离。就系统演化过程而言,涨落是系统同一发展过程之中存在的差异。无论是对于系统平均状态的偏离还是同一演化过程中存在的差异,涨落所呈现出的作用都是对系统平衡或稳定的破坏。因此,涨落也可以看作系统非平衡性的体现。涨落可以破坏系统的稳定性,也可以使系统通过失稳获得高层次的稳定性。涨落可以是系统发展的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因素。通过涨落达到有序,已成为耗散结构形成的重要条件。

耗散结构理论的提出使我们对复杂系统在非平衡条件下的演进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非平衡不再是人们眼中“转瞬即逝”的现象,而是系统有序演进过程中更为基本的状态表征。任何一个系统,如果处在平衡态附近,缺乏系统外部的物质、能量与信息的扰动,其演进过程将受制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组织结构将逐步被瓦解,趋向于混沌无序的平衡态。但是,当系统处于远离平衡态的非平衡条件下,并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演进过程可以发生突变,涌现出新的有序结构。因此,普里戈金教授提出了“非平衡是有序之源”的著名学术观点。他明确地告诉人们,非平衡是系统有序演进的前提和条件。

3.竞争与协同是动力之本

虽然人们意识到非平衡是系统有序演化的前提与条件,但在非平衡条件下,系统究竟是如何自组织地演进为有序结构状态的?或者说是什么力量推动系统走向有序的呢?德国科学家海尔曼·哈肯(Herman Haken)创立的协同学明确地回答了这一问题。哈肯认为,在非平衡条件下,复杂系统自组织地形成空间、时间或功能上的有序结构,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系统内部要素(子系统)之间存在竞争与协同的相互作用。哈肯通过对激光现象的分析发现,激光的产生就是系统在远离平衡时出现的相变,即非平衡相变。在此过程中,其内部的要素(子系统)均表现出竞争与协同的特性。哈肯用激光理论中的概念与方法对电子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存在的现象进行分析,得到了相似的结论:在非平衡条件下,系统要素(子系统)均存在两种运动趋向。一种是系统要素(子系统)无规无序的自发的独立运动,另一种则是系统要素(子系统)间相关联系、协调合作的集体运动。第一种运动形式是系统走向无序甚至瓦解的原因,而第二种运动是系统自发地形成有序结构的基本动力。两种运动同时存在,相互影响,共同主宰着系统的演进发展。系统走向无序还是有序,主要取决于系统内部要素(子系统)的两种运动形式哪一种能够占据主导地位。系统能够自组织地形成有序结构实际上就是在非平衡条件下系统内部要素(子系统)之间相互竞争、合作从而产生协同效应的结果。因此,哈肯将他的关于非平衡系统演化的成果命名为协同学,用于重点强调有序结构的自组织涌现是系统内部要素(子系统)之间协同作用的产物。

哈肯认为,竞争是系统演化的最活跃的动力,为系统要素或子系统产生协同效应创造前提条件。竞争体现了系统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的一种基本关系,反映出相互联系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具有个体性并力图保持个体性。为了能够保持个体性,系统要素(子系统)之间势必要相互竞争、相互排斥。竞争的结果不仅造成了系统要素或子系统之间差异的增大,而且强调了系统要素或子系统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排斥的关系。从系统演化的角度看,这种系统要素或子系统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排斥的竞争进一步造就了系统的非平衡性,为子系统间协同效应的产生创造了前提条件。

协同主要是指系统要素或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的或同步的联合作用,反映了系统的整体性、合作性与集体性。系统是相关要素或子系统的统一体。缺乏合作,各要素或子系统都是绝对的个体,系统将失去统一性。在非平衡条件下,系统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效应使要素或子系统中的某些运动趋势走向一致,并逐步将各要素或子系统的运动同化到这一运动趋势之中,这种运动趋势在协同效应的作用下以指数形式加以放大,终将系统内部要素或子系统全部纳入其中,使系统在宏观上呈现出有序的结构状态。

总之,系统要素或子系统间的竞争使系统趋于非平衡,为系统自组织演化创造条件。协同则在非平衡条件下使系统要素或子系统的某些运动趋势联合起来并加以放大,使系统呈现出有序结构。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动力则来源于内部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的两种相互作用:竞争与协同。

4.序参量及役使作用

协同学理论指出,系统在非平衡演化过程中,如果某个参量从无到有地变化,并能够刻画新结构的涌现,反映新结构的有序程度,这个变量就是序参量。序参量这一概念,最早是物理学家郎道用于描述相变过程中新结构的类型和有序程度的概念工具。哈肯将它作为判断系统非平衡演化有序程度的定量化概念,并赋予了其更为丰富的含义。对于序参量的产生,哈肯曾这样形象地描述:“我们将遇到一种为所有自组织现象共有的对自然规律的非常惊人的一致性。我们将认识到,单个组元好像由一只无形之手促成的那样自行安排起来,但相反正是这些单个组元通过它的协作才转而创造出这只无形之手。我们称这只使一切事物有条不紊地组织起来的无形之手为序参量。”

首先,序参量是系统内部要素或子系统集体运动的产物,是描述在协同效应作用下系统整体行为表征的宏观参量。序参量的形成并不是外界作用于系统的结果,而是系统内部要素或子系统竞争与协同的产物。一个系统处于无序的旧结构时,众多子系统独立运动、各行其是。但外界条件使系统远离平衡时,系统内部要素或子系统的独立运动开始自组织地关联起来,产生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这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逐步影响到系统各要素或子系统,协同效应开始在系统要素或子系统的交流合作中涌现,系统自发地呈现出有序结构,导致序参量的出现。

其次,序参量具有役使、支配系统要素或子系统的能力,主宰着系统演进的过程。序参量一旦形成,便具有支配系统要素或子系统的能力,它们都要听从序参量的指挥,并将遵照序参量的“命令”行动。哈肯形象地说:“序参量好似一个木偶戏的牵线人,他让木偶舞起来。”

总之,一方面序参量产生于系统要素或子系统的竞争与协同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序参量又反过来役使或支配系统要素或子系统的运动。由此可见,整个系统运动过程就是系统要素或子系统相互竞争、协同,产生序参量,序参量反过来役使或支配系统要素或子系统的过程。

5.自组织理论的指导意义

自组织理论为我们探索分析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系统如何实现非平衡演进提供了理论支撑。以自组织理论为指导,我们将对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系统的平衡态与非平衡态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探讨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系统非平衡演进的内涵、方向、实质、特征与功能,进一步分析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系统非平衡演进的内源式驱动机制,冀望促进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系统自组织地走向非平衡的有序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