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体育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作用和高校体育的组织形式;掌握高校体育的目标、高校体育的特点和终身体育的概念;认识到高校体育对于终身体育的重要性。
一、体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等学校体育是我国培养身心健康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既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又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需要;既是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建设校园精神文明的需要,又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的身体、强健的体魄对于大学生紧张的学习、丰富多彩的活动、感知与认识世界、形成良好的个性都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他们在将来的工作中有所作为的重要保证。
体育运动是大学生感受人生、体验人生最深刻、最直接、最生动的活动。它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拼搏精神、团队精神等方面,以及对学生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独特的、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完善大学生的身体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保持并增进健康。
第二,体育教育能使大学生获得体育和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及锻炼身体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运动能力。
第三,体育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对大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以及个人的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第四,高校体育可以为国家培养体育骨干和优秀人才。
二、高校体育的目标
(一)基本目标
基本目标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分为5个领域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3)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和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具有健康体魄。
(4)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运用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5)社会适应目标: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协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二)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是针对部分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确定的,也可作为大多数学生努力的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能独立制订适用于自身需要的健身运动处方;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
(2)运动技能目标:积极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发展自己的运动才能,在某个项目上达到或相当于国家等级运动员水平;能参加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和运动竞赛。
(3)身体健康目标:能选择良好的运动环境,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自身科学锻炼的能力,练就强健的体魄。
(4)心理健康目标: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环境中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5)社会适应目标: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关心、积极参加社区体育事务。
三、高校体育的组织形式
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规定,学校体育工作是指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课余体育竞赛。《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
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课余体育竞赛是实现我国高校体育目标的基本组织形式。
(一)体育课堂教学
体育课堂教学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目的与目标的重要组织形式,是保证全体学生学习并掌握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达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和提高体育素养目标的中心环节;体育课堂教学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个性培养、科学知识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一体的教育过程。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课程主要有普通体育课、专项体育课、保健体育课和体育选修课等。
(二)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课的延续和补充。《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普通高等学校除安排有体育课外,每天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传统特点,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对巩固和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增强大学生体质,提高学习效率,丰富校园生活,增强集体凝聚力,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课外体育活动主要有早操和课外体育锻炼。
(三)课余体育竞赛
课余体育竞赛是在课余时间进行的,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团体,依据一定的规则和比赛规程进行的互相竞赛的体育活动。课余体育竞赛是推动大学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丰富课余生活、提高课余运动训练水平的重要杠杆。大学的课余体育竞赛包括:校内体育竞赛,即校内各系科、各年级、各班级等之间进行的各种小型多样的、丰富多彩的,并有广泛群众性的竞赛活动;全校性的综合或单项竞赛活动。
(四)课余体育训练
课余运动训练是在课余时间对部分体育基础较好,有一定体育运动天赋的学生运动员进行系统的训练。大学的课余运动训练具有两重性:一是作为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培养竞技体育人才为提高我国的竞技体育运动水平做贡献;二是学校群众性体育的组成部分,培养群众性体育的骨干,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随着我国教育与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作为我国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主要途径的作用必将日益显著。
(五)其他体育活动
1. 野外活动
野外活动是指个人或集体靠智慧和能力,在环境复杂的大自然中,从事郊游、远足、野营、登山、涉水、攀岩等活动。这类活动带有浓厚的探险色彩,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科学探险精神,倡导人与人的协作精神以及弘扬团队精神。
2. 体育节
体育节以其具有的时代特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正在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般是结合有意义的节日或重大国际、国内的体育活动,利用“体育周”或“体育日”形式,开展专题性的体育主题活动,进行体育教育和锻炼等。
四、高职院校体育的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在高等职业院校里主要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专业技能教育这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在高职院校实施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既要看到当代大学生的共性特点,还要强调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特点,尤其应重视针对不同专业的特殊性职业要求,发展未来职业所必需的身体素质以及职业保健技能。例如,对地质、采矿等专业学生重视登山、攀爬技能的培养,对航海、水利等专业学生突出掌握游泳技能的要求等。因此,不同类别的高等职业院校,应当在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培养身心全面发展人才的前提下,结合各校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和特点,改革体育教学内容与方法,建立符合本专业实际的体育课程体系。
五、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
(一)终身体育的概念
20世纪60年代中期,法国著名教育家朗格朗提出了终身教育的观点,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终身教育的理论和原则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在终身教育的影响下,更主要的是由于人们追求健康长寿、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主体需求,终身体育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应运而生。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主动接受体育指导、教育、参加体育锻炼。终身体育思想是从人的生涯角度对体育问题的理性认识,它以人为出发点,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人、体育、社会三者的关系,旨在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实现体育运动对人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功能。
(二)终身体育正在成为高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
现代教育特别强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是指以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为主导的思想。这种思想认为,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最重要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中间环节,主张在学校阶段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观念和习惯,并使学生掌握终身体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我国推出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有多处体现高校体育改革要贯彻终身体育思想的表述。
(三)高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
学校体育是奠定终身体育基础的极好时机。通过体育活动,一方面,可以促进大学生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打好体质健康基础;另一方面,使大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和锻炼方法,培养他们对体育的爱好、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体育活动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这个阶段所产生的体育后效应将在学生毕业后的几十年生涯中表现出来。
终身体育是依靠在高校体育阶段形成的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在人生的各个不同阶段继续坚持体育学习和健身,不断修炼个性,充实人生,提高生活乃至生命质量,它是高校体育的长远目标。
知识窗
关于终身体育的含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体育运动国际宪章》中明确规定,体育是全面教育体制内一种必要的终身教育因素,它是终身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是指人的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教育与培养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