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调整中发展”转向“发展中调整”
拥有实力型产业的上海经济,在世纪之交面对变化了的环境和形势,将如何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上海市的决策层审时度势,作出了前瞻性的战略调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黄菊在近日召开的上海工业工作会议上,提出上海工业要从“调整中发展”转向“发展中调整”。
这远不是一个词序的调换,它实质反映了工作着重点从重“调整”到重“发展”的变化:前者是强调在调整中求得发展,重点放在调整上;后者是在发展中继续调整完善,重点放在发展上,强调通过推进上海工业新一轮的发展,加快构筑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支柱产业为支撑、都市型产业为补充的现代化工业新高地。
超前谋划源于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
在上海的经济发展中,工业始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九十年代以来,上海市委、市政府按照“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战略,一方面着力推进全市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另一方面要求各次产业内部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上海的工业从产品的适应性调整起始,逐步发展到行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结构的整体性、战略性调整,并且在调整中获得长足的发展,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长16.3%。对上海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的是,上海通过调整培育和发展了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工业的增长从过去主要依靠传统产业支撑,逐步转向主要依靠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支撑;工业企业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工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到107.6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8个百分点左右。九十年代成为此前上海历史上工业增长速度最快、结构调整最有成效的时期。
在“调整中发展”这一历史阶段所提供的坚实基础之上,面向新世纪的上海工业又该如何迈上新台阶,有新的作为?带着这一重大课题,岁尾年初,黄菊率领有关干部先后花了四个月时间进行专题调研,分析了上海工业发展的新环境、新基础、新条件,认为上海工业应该适时地从过去“调整中发展”转向“发展中调整”,把工作重点放在发展上,努力实现上海工业新一轮的发展目标。如果囿于眼前工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而不能认清这种变化了的环境和形势,就会坐失良机,有辱使命。
那么,上海工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黄菊认为主要表现在五大方面:
一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为工业新发展优化了环境。上海的国有企业改革在全国领先一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后,上海根据党中央的精神,立足于整体搞活国有经济,提出要在全国率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并在实践中逐步明确了改善企业外部环境和提高企业自身整体素质的阶段性目标,并始终围绕国有企业改革中的突出问题、难点问题和重点问题,积极推进相关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包括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实施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分流安置下岗待业人员的“再就业工程”,以及落实企业增资减债的各项措施,不断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使120万职工顺利地实现分流转岗,地方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从1994年的80%以上下降到现在的55%左右。因此,困扰全国国有企业的“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负担怎么减”三大历史性难题,上海解决得相对较早,效果也好,这就为上海工业的新一轮发展创造了比较有利的外部环境。
二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大规模推进为工业新发展创造了条件。九十年代以来,上海按照建设现代化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要求,高标准、强投入,大规模地推进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造,不仅使上海的城市面貌发生深刻变化,而且大大缓解和有效解决了制约上海工业发展的“交通难”、“能源难”、“通讯难”等“瓶颈”问题。目前,上海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从弥补历史欠账向为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提供完善配套转变,为上海工业的新一轮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三是生产力布局的整体性调整为工业新发展扩展了空间。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城市现代化建设大规模推进的过程中,上海本着增强经济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和实现城市高效运转的原则,使上海的工业发展布局从原来中心城区狭小的空间范围中摆脱出来。这些新兴的工业区正在成为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成为工业利用外资的重点和外商投资的热土,成为上海经济新的增长区域。
四是全国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布局的基本形成,为明确上海工业新发展的定位提供了依据。去年冬天,上海市委书记黄菊、市长徐匡迪带队,上海市主要干部进行了一场规模空前的赴外省市学习考察活动,对全国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的新格局有了更多的了解。在同各省市领导的交流、磋商中,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如何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要求,把工业调整和发展的视野扩大到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如何在更高的层次和更广阔的空间进行产业的准确定位,加快形成区域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布局结构,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规模,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提了出来。
五是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对上海工业新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震荡,给上海经济更加坚定地走实力型道路提供了新的动力和警示。从建设“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发展要求看,上海的工业必须加快从数量的扩张向质量的提高转变,正确处理好集聚、扩散和创新之间的关系,大力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改造充实提高现有的支柱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抢占工业发展的制高点,使上海的工业在全国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水平是最高的,效益也是好的,同时在国际上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这就要求上海工业在更高的层次上要有一个大的发展。
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
上海市已经确定工业新一轮发展的总体要求:在第十个五年计划时期,上海工业要形成一批支柱行业和优势企业,形成一批拳头产品,形成一个创新开发体系,形成一支优势企业家队伍,初步构建起以高新技术、深度加工和合成组装为特征的工业新体系。到2010年,力争使上海工业的行业结构、经济规模、总体实力、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与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相适应、相匹配。
上海市市长徐匡迪还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党组,宣布了近期内上海工业要实现的经济总量、经济结构、技术水平、体制机制、综合效益指标五个主要发展目标。上海工业有164个各类行业和数万种产品,要朝着既定的目标求得新发展,不可能也不应当什么都搞,而是必须从自身的条件和市场的需要出发,对现有的各个行业、企业和产品进行梳理、筛选和调整,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集中资金、技术和人才,实现重点突破。
在近日召开的“上海市工业工作会议”上,黄菊书记明确提出了工业发展“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五原则:
——从自身的优势和发展潜力来看,上海有规模经济优势,有开发能力特长的,应当“有所为”,而且集中优势打歼灭战,坚决“为”好。
——从城市功能定位来看,有三废污染不允许“为”的,或者生产成本较高缺乏市场竞争力的,要下决心限制发展,适时淘汰,坚决不“为”。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上海不适宜“为”但目前为了安排就业需要保留一段时期的,要加强政策引导,逐步分流安置人员,为今后彻底不“为”积极创造条件。
——从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来看,上海应该“有所为”但各地也都在“为”的,如果上海能率先一步形成规模经济,并能在全国市场占有较大份额的,要各方形成合力,取得先发性效应;如果“为”不好的,就要破除围墙,吸引比上海“为”得更好的全国各地的企业来“为”,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
——上海工业的发展方向定位,应当从全国和周边地区产业结构类同中“跳出来”,坚持起点高一点,特色多一点,形成自己发展的独特优势。上海工业的行业定位,应当充分反映出其他地区无法替代的科技领先优势和综合实力优势,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准和质量水平。上海工业的产品定位,应当充分体现产品的独特性、可靠性和先导性,具有全国名列前茅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知名度。
黄菊特别强调,上海在推进工业新一轮发展中,必须继续提高对内对外的开放度和开放水平,使市内外、国内外的各类企业都能共同运用上海的综合优势,共同参与上海工业新高地的建设。他宣布,上海将继续落实并完善对内对外开放的各项政策,凡是进入上海的企业,无论是中央企业、外地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都与本市的企业一视同仁,使这些企业的经营者们真正感到上海确实是国内“商业机会最多、交易成本最低、销售渠道最广、信息资讯最畅、综合服务最好”的地区。
“抓大、扶小、帮特困”分类指导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企业发展,是上海工业“面向新世纪,建设新高地”的战略任务。黄菊在专题调研中完整地提出了“抓大、扶小、帮特困”的方针,强调因企制宜,实施分类指导和分阶段指导。
大企业是支撑上海工业的骨干力量。“抓大”就是要充分发挥大企业经济规模大、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先进的优势,提升工业的能级和水平。坚持技术创新、选准产品方向、形成发展合力,是大企业发展的关键。黄菊每到一个大集团听取产品发展方向的汇报,都要求从长江三角洲、从全国的情况出发,进一步找准方向,抓好产品定位,不要分散,要避免新的重复,要以产品来组织联合。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要尽快选准方向,其中信息产业要形成“拳头”,生物医药要注重增强实力,新材料产业要进一步明确产品定位。徐匡迪要求大企业集团要有强烈的市场意识,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全力培育和发展一批市场大、效益好的重点产品,培育一批有较大市场潜力和技术能级高,代表我国和上海工业技术水平的主导产品,使这些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都达到20%以上。
在抓好大企业时,上海市还强调要大力发展多元投资主体,形成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国有资产要进一步集中到国民经济的命脉和关键部门,通过参股、控股,增强控制力,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要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探索多种所有制的发展。
小企业要扶持,这是工业发展的生力军。黄菊在专题调研中强调,对一个特大型城市来说,没有大企业是不行的,没有大企业的支撑,就难以保持一个城市的工业重心,但小企业面广量大,作用非同小可。目前上海中小企业户数占全市的97%,就业占70%,产值占50%左右,是上海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是上海建设工业新高地的重要基础,是发展都市型工业的主要力量,是为大工业提供协作配套的重要基地,是实施再就业工程的重要渠道。特别是一些高科技产品,总是从小开始发展起来的,这些科技型小企业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黄菊在调研中认真了解了小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听取了他们的要求和呼声,要求上海党政齐动手,分工合作,在“扶小”方面做一些扎扎实实的工作:一是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的管理体制;二是采取市场经济的办法,引导中小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和全市的产业发展规划来确定自己的产品定位;三是要加快形成中小企业的服务体系,包括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科技成果共享、信息获取、资金融通、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服务体系,为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采取一些特殊措施,帮助一些在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这个特定历史阶段中出现的困难企业摆脱困境,这是上海市在“面向新世纪,建设新高地”中确定的一项阶段性任务。完成了这项任务,上海国有大中型困难企业就实现了党中央提出的用三年时间基本走出困境的目标。黄菊强调,这里说的“帮特困”,不是一般地指帮那些“特别困难”的企业,因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总会出现一些困难或特别困难的企业,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法则。上海提出的“帮特困”是要帮助那些在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这一特定历史阶段出现了一些特殊困难,但都有产品,而且产品的市场发展前景也比较好的这样一种有特殊困难的企业,对这些企业采取特殊措施帮一下,就能帮助一个群体走出困境,走上新路,得到新的发展。
黄菊在专题调研中总结了一些企业扭亏解困的经验。他指出,企业解困大体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减人增效,要帮助这些企业减人,做好人员分流安置工作,卸掉包袱,配好班子,这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扭亏途径;第二阶段就要帮助企业转换机制,抓发展增效。黄菊强调,如果只停留在第一阶段,不抓产品开发、拓展市场,不从发展上来增效,单纯靠减人增效,那么第一次解困后还要第二次解困,甚至最终逃脱不了进入破产兼并。他要求所有解困企业经过第一阶段要马上进入第二阶段,积极探索健全自己的“造血”功能,尽快形成一个适应市场的、灵活的经营机制,着眼于发展,着力于发展。
1999年4月26日
合作者吴复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