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图什么:李少白风光摄影进阶课(精装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节
想做艺术家?先学会抽象地看

『传道篇』

纵览西方美术史,中世纪的油画一直以写实为基础,立足于画出跟现实贴近,或者跟画家理想中的造型贴近的风景人物。到了19世纪,这种写实风格已经达到极致,时人再怎么画,也不大可能超过“文艺复兴三杰”或者大卫、安格尔等新古典主义大师了。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兴起,整个社会和人文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画家们逐渐醒悟过来,将艺术作为自我表达的工具,不再局限于对现实事物的具象描绘。于是,艺术创作开始“放飞自我”。短短几十年间,印象派、野兽派、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如烟花般绽放,一个比一个抽象、难懂。今天的艺术标准早已不是画得像不像,而是看表达得够不够巧妙、是不是有个性等。

再如雕塑艺术,古希腊时期的雕塑刻画的是现实或理想中的完美人体。20世纪以来,人们不再追求对肌肉和动态的再现,甚至忽略人的脸部刻画,而是着力表现线条和轮廓,并且加以夸张,很多体育雕塑就是这种创作思路。

艺术的抽象化,表现的是作者心中的影像,而不是对实景的复制。摄影艺术也是如此。在风光摄影中,能不能学会抽象地看,决定了你的段位。

具象地看,是人的本能,看花是花,看山是山,把看到的东西准确地拍下来;抽象地看,需要摄影师摆脱对具体形象和属性的依赖,提炼具有普适性的美学形式,找到真正属于摄影的语言。抽象地看,让作品更主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风景有了更多的表现手法,读者有了更多的解读方式,创作才能驶向广阔的蓝海。

沙海/李少白

如果不是这张照片的标题提示了它的拍摄内容,观众还真不容易看清拍的是什么。但画面表现出的汹涌和动感扑面而来,这就达到了创作者的目的。

其实画面很直白,可以说是一张平淡无奇的场景。缺乏光影,景色单调,色彩也不生动,完全勾不起大多数人按快门的欲望。此时,只有出新、出奇,才能让画面获得新生。

李老师没有像通常摄影师那样立定站好,仔细对焦,而是顺势而为,索性不追求技术上的精确,用追随拍摄手法将起伏的沙丘幻化成一片“汪洋大海”。通过这种对现实的重构,获得了更大的创作空间,引发读者更多的想象力。

荷叶/李少白

对于这张照片展示的画面,乍一看像是乌云遮月,靠近看才发现,原来是一张荷叶被半包在阴影中。

无论是荷叶还是月亮,都是带有诗意的事物。只有摄影家心中有诗,他才可能敏锐地提炼出荷塘中这个概念的圆形,让人产生联想。这时候,镜头中的影像就成了一个符号,是美的载体。

『习作篇』

李少白:

平淡无奇的红柱,在作者的排列组合下,竟然有了竖琴琴弦般的效果。

辅导员:

当大家都去争抢拍摄那些“网红”画面时,作者将镜头对准游客再熟悉不过的红柱,提炼出抽象的节奏和韵律,竟然有了令人惊艳的美感。将具象的园林抽象化、平面化和艺术化,可见她理解了李老师的话——“以审美的眼光看世界”。

背景中淡淡的蓝色山影高低起伏,柔软了竖线的坚硬。虽然画面的疏密和留白有待商榷,但这种别出心裁的创作思路值得大家学习。

作者:

夕阳亭柱/叶安丽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冬天的颐和园,坐北朝南的廓如亭在夕阳下气势雄浑。一般说来,影友们此时会选择使用广角镜头来拍摄全貌,表现黄昏时的波光云影。

不过,我注意到亭子里排列的根根立柱在晚霞中颇具特色,如果选取合适的角度,可能会有别致的韵律感。我非常兴奋,用长焦镜头选取了其中五六根柱子,压暗曝光形成黑幕般的背景,落日余晖打在柱子左侧,道道金边映出柱子的挺拔,远处山峦的曲线横穿在柱间,明暗交错,散发着一丝神秘的气息。

如果有一位游人在亭中望山而立,是不是更能表现黄昏的忧郁?还是让大家评价吧。

李少白:

镜头变成了画笔,摄影便有了更多可能。

辅导员:

欧洲的街景人们已经看得太多,如何将其拍出新意?在这张照片中,被雨水淋湿的车窗过滤掉街道具体的质感和形状,只剩抽象的轮廓和色块,就像一幅笔触粗犷的油画。这是一幅欧洲的印象派画作,曝光的是作者心目中的影像,自然比那些普通的风光照高出一筹。

作者:

窗外/叶安丽

这张照片我个人非常喜欢,拍摄于意大利的一条街道。当时跟朋友一起自驾出行,下着大雨。我望着窗外不断变换的雨景,感觉老天爷一定会赐予我一张好作品。在一条街道前,我请求停车,掏出手机连拍几张。这时,恰好有一辆小黄车从右侧闯进来,画面顿时有了颜色,我感觉成功了!

李老师说,摄影要学会“戴着镣铐跳舞”,“少一些散文性,多一些诗意”,恶劣的环境反而帮我抓住了美的瞬间,呈现出诗与远方的意境。

李少白:

人间帝王住进了凌霄宫。

辅导员:

红墙碧水/宋莉

当我们走入故宫时,虽然那些巍峨的宫殿、重重朱门让人震撼,但看久了不免觉得单调,因为故宫不像江南园林,虚虚实实曲径通幽,具有移步易景的层次。不过,虽然建筑师没有给我们造景,但我们可以自己想办法,比如,利用光影、水池、雨后、雾霭等,可以营造虚实相生的效果。

在这张照片中,摄影师利用水面反光施展“腾挪大法”,使得原来结实、厚重的城楼消失了,抽象成一道虚幻的光影,变成色块、线条、笔触;烦琐的雕栏画栋不见了,变得轻灵、简洁、通透。那个凛然不可侵犯的建筑物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成为每个人都可以触摸的小品。

作者:

夜幕下的桥孔/周雯

这张照片拍摄于一个春天的下午,当时我在故宫护城河边拍照。如果对着实景按动快门,可能就是一张普通的纪念照。于是我借鉴李老师“追光逐影”的拍摄思路,干脆不再表现那些具象的城墙,而是把镜头对准脚下的河水。果然,碧波荡漾,光影生动。我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拍下宫殿倒影,让真实与虚幻结合,使影像内涵更为宽广,正所谓“前朝多少事,尽付烟雨中”。

如果对实景审美疲劳,那么还可以挖掘“虚”景,这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富矿”,供大家参考。

李少白:

在色彩斑斓的中东,能用如此简洁的手法表现伊斯兰建筑的美,说明作者是认真思考再进行创作的。

辅导员:

伊斯兰装饰除了繁复对称的各式纹样,还有弧度完美的穹顶和有韵律感的线面组合。作者深知有限的画面不可能承载太多内容,于是大胆取舍,将建筑物概括成简洁的明暗块面和弧线,抓住了被摄物最有表现力的一面,从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同时,作为点缀的人物“散落”在高耸的桥洞下,形成大小、动静的对比,打破了建筑的空旷,给画面增加了节奏。右侧老人跟年轻人的并置,引发一丝穿越时空的遐想。

作者:

这是伊朗第三大城市伊斯法罕的三十三孔桥,有300多年的历史,上下两层,是当地的标志性建筑。当我到达那里时,暮色降临,不少人在下面休闲聚会,熙熙攘攘,取景有一定困难。

李老师曾说:“没有不好的风光,只有不好的照片”。我四处寻找视角,并用长焦镜头进行压缩,舍去整体,提炼局部,降低曝光,抹去质感和层次,突出造型轮廓,并等待游人走到合适的位置,让画面增加动感。

在进行后期处理时,又舍去颜色,用“少即是多”的手法,获得更多想象空间,增加一份神秘和悠远。要说不足,就是画面元素的搭配和空间的裁切还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