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桥梁监测
2.6.1 桥梁监测系统和检测技术的建立与完善,对掌握桥梁关键部位的变化情况,预警桥梁病害,科学决策病害处置方案,提升桥梁养管科技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有条件的管养单位,可以逐步实施桥梁监测工作。
2.6.2 对下列城市桥梁应进行监控测试,并可采用自动化监测系统:
1.经现场重复荷载试验其结果属于D级或E级的桥梁;
2.施工质量不佳或存在疑问的桥梁;
3.对结构随时间因素变化进行研究的桥梁;
4. I类养护的城市桥梁。
2.6.3 监控测试的结构部位应根据需要,确定长期观测的结构部位,并制定详细的监控测试方案。宜按照现场荷载试验的要求布置测点。
2.6.4 监控测试应包括下列内容:
1.桥梁控制截面或有缺陷截面的变位(垂直和水平)和应变。
2.墩台、基础、支座和接头连接部分得位移和转角。
3.支座反力和缆索拉力。
4.预应力钢丝(钢筋)的松弛及其预应力损失。
5.记录运营条件下(运行车辆荷载、线冰和地震等作用下)结构的振动。
6.记录温度(气温和结构温度)、湿度、风载参数(风速、风向、风压等)、冰层厚度和水文数据等。
2.6.5 监控测试应对桥梁结构在下列时期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
1.昼夜温差最大和最小的时期。
2.大气湿度最大和最小的时期。
3.风载、流冰、洪水和预报地震时期。
4.行车密度最大的时期。
5.其他对结构不利的时期。
2.6.6 监控测试的实施宜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个观测日宜连续测量一昼夜,每隔1—2h记录一次。
2.每年作周期观测的日期和时间宜相同。
3.担任长期观测的工作人员宜固定。
2.6.7 监控测试的资料整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所有测点各项量测值随时间变化过程图。
2.各测点在每年重复的同一时间的量测值随重复周期次数的变化图。
3.根据同一时间量测的总变位或总应力(或应变)和记录的各种影响因素的资料,计算分析各种因素的分量测值。
4.根据结构观测的真实物理力学模型(边界条件、材料性能和外载等)进行结构的理论分析与计算。
5.比较量测值与理论计算值或标准值的偏差。
6.比较同一测量因素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7.比较结构动力特性的变化,检查结构的完好状况。
8.长期观测的记录资料及其中间分析成果,应按技术档案形势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