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水稻智慧植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十二节 水稻雷电害

水稻雷电害是指水稻直接遭受雷击而引起局部稻株凋萎或枯死。由于这种情况下,水稻受害面积一般不大,也不经常发生,故往往易被农民误诊为传染性病害的发病中心而喷药防治,应注意区别。

一、症状识别

雷击正中点的稻株,最初全株呈现暗绿色,随后整株萎蔫枯死。其周围被波及的稻株叶片向中肋纵卷成筒状,大多数叶尖部纵卷,每株平均卷叶数为1.8~2.7叶。这些受害叶片直立不下披,叶色较健株稍浓绿。此种卷叶病态不能恢复,但数天后尚能抽生出正常展开的新叶,并能抽穗,不过穗颈往往变短,包颈现象较多。见图2-29。

二、病因和发病规律

雷电害一般发生在雷雨季节。闪电按发生的部位分为四种:闪电以云体为基点,在云内形成,称云中闪电;在两块云之间形成,称云际闪电;在云与地面之间形成,称云地闪电;极个别是在云与无云的空气间发生,称为云空闪电。这四种闪电中,对地面作物或人身安全有威胁的只是云地闪电,它占整个闪电总数的1/6~1/5。

图2-29 水稻雷电害

(1.雷击正中点;2.受害叶片;3.雷电害远景)

闪电总是蜿蜒曲折地沿着电阻最小的路径行进的。它在空中完全取决于电场和电荷分布,通常只在离地面十几米至上百米高度时,才受到地面状况的影响。一般来说,雷击地点的规律是山地比谷地、水田比旱田、湿土比干土易遭雷击,空旷地带和孤树遭受雷击的机会较多。

据观察,水稻遭受雷电害后,雷击点多呈圆形,3面积较小,一般直径仅为1~2m的范围,波及面也不大,为10~20m。但也有个别例外,如1980年8月19日浙江省临海县尤溪乡出现的一个雷击正中点酷似十字架形,横向1.5m,纵向2.5m,宽度均为0.5m,波及面也很广,直径达6m左右,邻近三四丘梯田均受影响。据实地观察和群众反映,此次雷电害可能与这一方梯田下面是岩石层有关。

三、补救措施

因事前无法测知雷击点,而且雷击受害面积都不大,只有根据田间现场诊断和联系最近的天气情况,才能确诊雷电害。此时须加强肥水管理,以利被3波及的稻株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