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傅申
朱万章同道是我认识多年的忘年交。记得十多年前,我们便在研讨会上相识,尤其是澳门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一年一度的美术史学会议,我们几乎每年都会见一次。最近我应邀在北京大学做系列学术讲座,他受校方邀请来做我的学术点评人,并送给我一本新著《书画鉴真与辨伪》,并说最近有将近几年来撰写的美术史学方面的小文章结集出版的计划,希望我为新书“赐序”。在当今美术史学界,朱万章属于少壮派,成果丰硕,出版有《书画鉴考与美术史研究》《销夏与清玩:以书画鉴藏史为中心》等论著,在海内外学术界都有一定的影响。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十年。所以,看到年轻朋友能赓续学脉,美术史学界后继有人,我这个已到耄耋之年的老朋友,是很感欣慰的。当然也乐于为其新著写上几句,以志勖勉。
朱万章早前曾在广东的博物馆工作,所以其研究的主题大多侧重于区域美术,比如《明清广东画史研究》《居巢居廉研究》《岭南近代画史丛稿》便是如此。后来移居北京,供职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之后,其学术兴趣兼及明清以来主流美术,其学术兴奋点落于明清书画的鉴藏与个案探析。他在各个研讨会上发表的演讲论文,如赵之谦肖像画、“小四王”、宫廷画家顾见龙、陈容画龙等,大抵可反映出这一转型特点。在严肃的学术研究之外,朱万章还特别擅长写一些美术史方面的小品文。据他自己所说,在每做一个专题性研究之余,总会剩下一些富余的“边角材料”,弃之不舍,遂以此写成小文,集腋成裘,也就成了我们现在所见到的这本文集。
书中文章都是针对明清至20世纪美术家或作品展开的讨论。有对画风的诠释,也有对书画家生平的考订;有题材的探讨,也有文化背景的解析;有美术现象的解剖,也有书画风格的赏读;有辨伪与鉴真,也有史实与画论……见微知著,虽不能通览明清以降书画发展的历史,却能借此了解这段历史中所蕴含的翰墨因缘。尤为重要的是,朱万章先生一直浸淫于博物馆的馆藏库房中,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第一手书画资料;同时又和海内外博物馆、美术馆、大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饱游饫看,成为滋养其文章的源头活水。所以,他的文章,都是有的放矢,有感而发。其观察问题的角度,也往往从小处入手,有裨于学界多矣。比如谈到清代金石学家黄易的肖像,先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梳理其肖像的作者及不同版本,并由此探讨肖像画作者余集绘画的鉴定问题;再如谈金农的葫芦画,从传世画迹和文献中考证历代葫芦绘画的构图与内涵,继而得出葫芦题材的绘画从配饰到绘画主角的转变是由金农发轫的结论。这些问题虽小,却是美术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我很乐意看到年轻朋友们致力于美术史研究,也在不同场合鼓励年轻学子们结合书画本身和原始文献来研究美术史,从而让美术史成为政治史、文化史、学术史研究的延伸。朱万章的这本新著,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不同的启发。
2017年4月时客京华
(傅申,著名美术史学者,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故宫博物院客座研究员,台北故宫博物院指导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