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是带着伤长大:与内心的父母和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怨妇无人疼

最近与友人小酌,席间一位朋友说起我们都认识的一个人。因我与那个人接触的机会较多,朋友便不无好奇地问我:“她说她在你们那里备受嫉妒,只是我不明白那怎么可能。因为我看到的是她很不受欢迎。”听朋友这样讲,我先是感觉诧异,继而有些酸楚。因为我们都看出了她人格中的失衡状态,而这些状态的背后,是诸多的创伤性内容。不过最终在我的心里,还是有些许好笑浮了上来。

我感觉到的好笑,实际上是在表达对那个人的攻击。在我看来,她还远没有修行出被嫉妒的资本,可是她一次次地以某大师密友自居的姿态让我时时感觉想离她远远的。因为每当她出现这种状态的时候,都会暗中传递着对周围人的贬低,这会让周围人感觉到她的不友善,于是远远躲开她。当大家都不喜欢与她走近的时候,她自然会感觉非常不舒服。但是她将这个不舒服感受为别人不好,是周围人在嫉妒她。因为这样总比感觉自己不受欢迎舒服些,也可以让她感觉自己是好的,别人是有问题的。

以与某个有名望的人关系非常紧密而自居非凡,其实她的潜台词并不是“我与某个人关系好”,而是“我是个了不起的人。因为我这么了不起,所以我拥有某种特权”。恰恰是对这种特权的需要,往往会给她带来诸多的麻烦,也往往会把她和他人的关系搞得很不舒服,甚至会导致别人对她的不断攻击,最终把自己搞得一团糟。这是典型的怨妇模式。

她的确是个苦孩子,从小有过很多创伤性经历,这使她在潜意识中不断制造类似的伤害性情景,试图在重复中改变曾经的经历。可是,她并没有学会新的、健康的人际模式,所以她只是在不断重复旧的关系模式,这使她在重复的过程中不断吸引周围人攻击她、抛弃她、讨厌她。在表层,她对世界、对周围的人充满了抱怨,她觉得自己像那位专家一样优秀,周围的人都应该臣服于她;当她得不到时,她便抱怨别人不够重视她。但更深的层面上,那些创伤性的经历使她对自己的解读是“我是个坏孩子,所以才被不好地对待”;对自己是坏孩子的解读使她不断在潜意识动力推动下制造困境,以此来证明自己是个坏孩子(强迫性重复),这其实是一个孩子对自己的忠诚;只是,这是一个破坏性的循环。

她应对这些糟糕体验的方式就是不断地抱怨。当她最初抱怨这个世界对她的不公时,大家还能耐下心来听她讲。后来她不断抱怨周围的人对她不够好,不能完全满足她的期待,不够包容她,不够理解她,等等;当她的创伤成为她讨伐周围人群的资本时,她周围的人就会对她越来越不耐烦起来,有哪个人愿意总跟一个“债主”待在一起呢?所以,最终的结果是周围的人开始讨厌她,这也最终证实了她的内在图像——周围的人都对她不够好。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世界其实是由自己创造的:我们播种爱,收获的也是爱;我们播种怨,收获的往往也是怨。精神分析理论中有个名词叫作投射性认同,说的就是这回事。

我身边另一个人的情况与她的就不一样。几年前,这个人的状态与前面说的那个人类似,也是个让大家都很头疼的人。可是随着她人格的不断成长,我们发现她越来越让人舒服起来。当她能够真心地去欣赏别人的时候,当她满怀柔情地去照顾别人的时候,大家都从她的身上体验到了爱的温暖。这种温暖的感觉也吸引她周围的人不断靠近她,喜欢她的人越来越多,这也帮助她越来越喜欢自己。而当她喜爱自己多一点儿的时候,她与外界的竞争就少了一点儿,对周围人、事、物的包容和接纳就多了一点儿,她也就有更多的能力去喜欢周围的人,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喜欢她。所以,成为怨妇这件事,真的怨不得别人。如果能放下一些抱怨,多一些包容与接纳,也许每个人的生活状态都会有些改变。

当然,真的放下抱怨,也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人处于在家怨父母、出门怨社会、工作怨领导的状态?因为抱怨别人,永远比改善、发展自己更容易。可是,抱怨也是最有杀伤力的方式,它使人与人之间失去彼此支持与合作的动力。作为一个渺小的凡人,我们去改变他人、改变世界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抱怨能够带来的,更多是关系的破坏,而不是对方的改变。而我们有可能使对方发生改变的方式,恰恰是我们自己的改变。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感觉“父母皆祸害”时,我们并不会感觉生活变得更好,而只会更多地陷进愤怒、无力、被迫害等痛苦体验里去。

“父母皆祸害”,也许可以算作怨妇情节的源头。从现实层面讲,每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肯定都曾从父母那里感受到过伤害性体验。即便是这个孩子幸运到遇上了一对完美的父母(实际上完美的父母是不存在的),他出生的时候也一定经历过脐带的剪断。从脐带被剪断那一刻起,孩子失去了一个可以完全满足他的世界,这就足以让这个孩子感受到“被迫害”了,所以天下没有不曾受伤的孩子。何况,现实中父母可能并没有那么完善的能力去保护孩子远离伤害性体验,而且他们自己内心未处理的伤痕也一定会影响到儿女的成长过程。

那么,孩子是不是注定就要终身生活在伤害之中呢?不一定。孩子的成长,取决于几个方面的因素:孩子自身的成长功能、父母的养育方式、社会和环境以及文化的影响等。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孩子自身所具备的成长能力足够好,他还是可以在不完备的养育中获得好的成长的,而社会、环境、文化等也可以起到父母般的养育功能,可以帮助这个孩子修复创伤性体验。所以,我们在日常的心理工作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曾经历过极端创伤性体验的人成长得非常健康。他们有能力为自己的生活负责,努力创造自己现在的生活,并不抱怨曾经历过的伤害,所以他们的现实生活通常也会不错。

放弃抱怨,并不是否认曾经被伤害的经历,而是承认和接受那些伤害已经发生,并且不被它们缚住手脚:不会因为曾被父母打骂而继续重复性创造被伤害的机会,也不会因为曾被父母情感剥夺而推开所有善意的情感,更不会执持“我就是不能过好自己的生活,除非当年你们没有伤害过我”的想法。

放弃抱怨是这样一种状态:曾经,我的父母没有能力很好地照顾我,让我的成长中有过很多痛苦的体验,但是,我决定从现在开始,要好好照顾自己,我要为自己现在的生活负起责任;如果父母不曾带给我好的体验,我接受曾经的痛苦一直在我的身体里流淌,但我不会让自己继续伤害自己,陷入同样的痛苦。

只有当一个人真正有能力放弃对父母的抱怨时,他才有能力将自己感受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才能放弃“是别人在主宰我的命运”的信念,才能获得心灵的自由。只有当他不再抱怨的时候,他才能收回对外在世界的敌意,收获来自外界的爱的体验,改善自己的生活。否则,他的周围就会充满假想敌,这些“敌人”怎么可能赠予他爱的体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