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孔子作《易传》完善太极理论
公元前551年,正是我国春秋末期,孔子出生在鲁国,即山东曲阜。孔子父亲叔梁纥,母亲颜徵在。孔母怀胎前,曾听闻尼山神颇为灵异,所以,与孔父至山神庙,拈香祷告,乞求早生贵子。
孔母尼山祝祷归家之后,她果然怀孕了。待得十月怀胎后,忽然梦见一位垂髫仙女,手牵着一只满身龙麟的独角兽,上坐着一小孩。仙女于是言:“此兽名叫麒麟,专为送子而来。”
颜氏就解下腰间绣纹,向麒麟角上缚住。麒麟霍地张口狂鸣,吓得颜氏从梦中惊醒过来。颜氏将梦境告诉孔父,孔父说:“相传文王出生时,他母亲也梦麒麟送子,谅来是吉祥之兆。”
不久后,孔子诞生了,孔父发现这个婴儿头盖骨与众不同,四周高中间低的样子,所以取名“丘”,字仲尼。
孔子出生时,混浊的黄河水,忽然清澈见底,这就是“圣人出而黄河清”的典故。
相传孔子出生时,天上传来奏乐声,同时有5个仙翁,从云彩中冉冉下降。其中一个说道:“天生圣人,天降音乐。”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传文比左氏《春秋》经文多出11年,实际记事多出26年,以《春秋》记事为纲叙事,与《春秋》有密切关系。《左传》既是古代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
孔子出身于武术世家,其父叔梁纥为鲁国有名的武士,《左传》记载鲁国举兵围逼阳,逼阳人升起悬门,欲待鲁国武士入门后突然放下,困他们于城中。叔梁纥双臂举起了上千斤重的悬门,救出了被困的武士,十分勇武。
孔子幼年时极为聪明好学,20岁的时候,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当时,孔子下了很大功夫研究古代留下来的经典,比如用牛皮带编串起来的一部竹简《易经》,经孔子反复翻阅后把牛皮带都磨断了好几次。这就是“韦编三绝”的典故。
《易经》是古代几位圣人黄帝、文王、周公等相继写成的,虽然难以理解,但孔子非常用心学习,一遍一遍地翻阅,他不但认真阅读,而且动手写了好多心得,他的弟子们据此辑成了《易传》,也称《十翼》。
孔子真正读懂了《易经》,所以他在《易传》中,用了一个十分准确的词,来解释伏羲八卦,这就是“太极”: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孔子最初理解太极之“太”,将其分为了两个字,一个叫作“大”,那一点就代表“小”。所以孔子用“太极”告诉人们,大极了,而且又小极了。“其大无外”,大到没有外面;“其小无内”,小到找不到里面。
《易经》是生生不息的一部经典,孔子对“太极”理论的发展是非常奥妙的,从而也使“太极”成为宇宙万物万象共同的基因。
另外孔子作为儒家创始人,最著名的是他的“中庸之道”,以孔子对太极的理论来解释,“中庸”是表面上看与常人一样,没什么功夫,一动起手来,天下无敌,这就是“中庸之道”。当然,孔子从来没说“天下无敌”,而是说天下大治,其实是一个意思。
孔子作为一个贫苦人家出身的人,没有上过学,全靠自学成材,而且孔子身处的春秋时代,“礼崩乐坏”,人人争强好勇,处处刀光剑影,而孔子却能在这一社会里自立门户,首创私学,独树一帜,教授六艺,凭的不仅是学识,也必须武艺超群才能生存。
身高力壮、武学世家的孔子也可称为武林中人,对此《墨子》、《列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史书均有记载。
《列子》道:“孔子劲能招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
《淮南子》说道:“孔子智过苌弘,勇服于孟贲,足蹑郊免,力招城关。”
《礼记·射义》道:“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
这些记载都表明孔子是一位勇力非凡、武艺出众的武士。孔子深知文武兼备的重要性,他指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以此为出发点,他提出了“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其中涉武的就有御、射。孔子精通六艺,有时也会驾起战车,冲锋陷阵,射杀敌人,得胜而归,以此战绩来教人。
孔子身佩一柄长剑,拔出剑来,也能舞得让人心服口服,因此孔子的名声传遍华夏各国。从而自绿林好汉到贵族子弟,都来拜师,向他学艺。
孔子十分敬佩老子,为了深刻理解太极真谛,他去问道于老子,老子没有回答他的话,只伸出舌头。孔子当即颖悟了,叩头称谢。
回来之后,孔子就从《周易》第二卦“坤至柔而动也刚”中演化出了以“以柔克刚”的精神。
坤表示柔,而“柔”达到了极致就变成了“刚”;另一种理解就是“柔”达到了极致也可以克制住“刚”,这就是“太极拳”用至柔来对付别人的至刚。
阅读链接
孔子为《易》作传,成为后世太极拳理的发明者。首先,“太极”一词就是孔子的用语;其次,“至柔而动刚”的太极拳理为孔子所发明;再者,孔子中庸之道,正是太极拳之道。
至宋代程朱以降,“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就成了孔子中庸之道的经典解释,而太极拳一字不差地把中庸之道演成了拳法。孔子之道,大中至正,天下无敌,这正是太极拳的神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