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 也许你缺一台真正的相机
我乘坐的“大西洋号”起航的那天,船上有两千多乘客,大多是中老年人。他们充满活力,但是有可能也是日落西山前的最后辉煌,就像他们每天傍晚都会准时在甲板上聚集一样,将他们聚集在一起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一个最自然的现象——日落。
当然,对于多数喜欢摄影的人来说,拍摄日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这片平静的海域内,除了一望无际的蓝色波涛外,最具变化的就是海平面上的日出、日落了。船上的人们手里拿着沉重而专业的单反相机,他们像在挤公共汽车那样占据甲板靠近阳光一侧的栏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来这里的人越来越少。每天在日出日落重复循环之中,有些人感到厌倦了。
我听到两种声音,就像战场上即将溃败的前兆一样。有个人说,落日每天都一样,拍多了都烦人,有什么好拍的。另一种声音说,我拍得不行,老师说是因为相机不够好。当无法战胜对手时,人们需要一个好借口。
在不确定的旅途中携带什么相机?对于那些第一次购买相机并希望在这次行程中能上手使用的人来说,在选择购买相机方面已经需要专业意见了。
选择相机就像选择对象,别以为有钱就能娶到让你幸福的人。在这里,金钱能解决一些问题,但不能决定一切。和其他领域一样,在“小白”准备花钱的时候,骗子和强盗一定都已经准备好了。在这个市场上,没有知识武装的摄影爱好者就是行走的钱包。
相机和摄影的缘分
摄影大师亨利· 卡蒂尔-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曾经说过:你需要的全部就是一机一镜,如果对我都够用,对你也够了。
布列松的摄影一直都在实践简约主义,他作为记者收入局促,只好选择徕卡而不是当时更高级的康泰时机身,镜头仅仅用50mm定焦。当时这是他能买得起的选择,也是最信任的选择。布列松也使用过35mm和85mm镜头。在他摄影的中后期,无论从价格上还是焦段上,镜头都不再是限制,但他幸运地在自己的题材中找到了可以信任的镜头和相机。
我在摄影生涯中比多数摄影大师要幸运得多。在数字时代,大家不仅拥有丰富的相机选择,还有更加丰富的镜头选择,因此选择设备的自由度决定了我们创作的自由度。随着图像大众化,数字时代的相机产业变得比以往更加精确、专业和廉价,这是大众摄影一代崛起的最初条件。
我在中学时代利用父母辛苦积攒的钱买了一台长城牌的120单反相机,那是我的启蒙,但是我充满负罪感,以至于父母至今都不知道当年我的相机是哪里来的。
在我第一次购买相机的时候,店员告诉我最简单的选择方法就是将两台不同厂家、相同档次的相机放在一起,凭借自己的直觉在最短时间里能拍出一张我认为合格的照片的那台相机,就是和我有缘的相机。每个人都会有一台和自己有缘的相机,认真了解你手中相机的优点和缺点,理解它给你的摄影带来的变化。在未来你可以尝试不同相机和镜头带来的新功能,但是这些相机很少能够改变你的摄影。多数人仅仅是在设备上升级,而不是在摄影观念上更新。如果相机不能改变你的拍摄风格和内容,它仅仅是一台新相机而已。你需要提醒自己不要在设备上浪费太多的精力,不要忘记我们今天的摄影设备是以往那些摄影大师们梦寐以求的东西,但他们用自己手中的设备创造了传奇,你行吗?
这趟旅行经过多个国家、多种气候条件,从冬天到夏天,从高纬度到低纬度,有多种可能的题材——风景、人文、水下、动物等。对不了解自己到底能拍好什么的初学者来说,这就像是一场丛林探险,充满变数,而手中的武器可能完全不对路。但是对于了解自己能拍什么并为之配备了相应设备的摄影师来说,他们的设备是为拍摄内容而选择的,他们在出发前就知道自己能拍好什么。
船上游客拿的品牌机占多数,佳能、尼康代表传统单反,索尼微单代表新一代相机,它有很多令人羡慕的功能。对于和专业摄影没有太多交集的人,手机成为他们主要的拍摄工具,他们以随意记录并自拍为主。手机为人们设置了丰富强大的美化功能,让皮肤不好的人在朋友圈充满魅力。我喜欢看到他们在手机前如痴如醉的样子。选择相机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预算、品牌口碑、价格、外形、参数、专家推荐、厂家样片等因素综合起来,最终会让你在一些类似的竞争者中举棋不定。有些人干脆放弃了选择权,让别人来替自己选择。尽管选择相机不是赌博,但是会有一些运气和一见钟情的成分。
对于初学者来说,选择的相机会影响其拍摄的方向。相机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你的拍摄内容。实际上,相机是人类视力的延伸,因此你的兴趣领域会和相应的相机功能对接。很多人在最初选择相机的时候已经犯了错误,这些错误最终影响了拍摄的内容,不过这种选择的错误最初是可以避免的。
在相机购买选择上,画幅是一个显著的分水岭,画幅越大,价格越贵。画幅和画质息息相关,也关系到相机的记录和处理能力,并为未来的后期处理提供更多的信息,因此追求画质和记录能力的摄影师一般都会期望画幅的优势。但是对于那些预算有限和非专业用途的摄影,在画幅上的让步就是在价格上的优势。另外,画幅越大,整体设备的体积、重量、耗电都会提升,而摄影的内容本身和这些并没有直接关系。用低端便携式相机作为入门和低预算的首选,等摄影者拍摄题材方向出现以后再进行升级,是较为理性的做法。所谓一步到位的一次性投入往往是盲目的。
数码相机和所有电子产品一样,按照摩尔定律进行更新和淘汰。如果你在初期投入昂贵的设备,因为无法驾驭造成的时间浪费和设备折旧很可能不如低预算的持续升级划算。数字相机不是家具和古董,也不是胶片时代的相机,其自身的命运和计算机、电视一样。你看看当初家里的旧电器的命运,就应该知道未来你的相机或手机的命运了。
今天无论你怎样挑剔或是怎样专业,配备手机都是必需的选择。如何选择一款合适的手机是另一个话题。你可以对期望的相机在几个维度上的需求进行分析,平衡这些需求,再去寻找满足需求的那台相机。
在下页表中,笔者对不同类型的摄影设备在不同需求上的表现做了大致分析,它们既反映了市场的需要,也反映了可供选择的产品。在这些需求之间分布着丰富的产品,总有一款会接近你的需求。
数码相机最基本的功能很简单,就是拍清楚。这包括两个维度上的概念:一个是亮度控制在肉眼可见细节的范围内;另一个是焦点控制,使焦点落在希望看到的区域或是物体上。由此相机开发了两个核心功能:测光系统和对焦系统。这两个核心功能在使用中逐渐进化成拍摄模式的选择。
下表不是题材和设备的严格对照,因为拍摄风格和方式不同,即便是一样的题材,不同设备也可能拍摄到不同结果。例如,拍摄体育选题,即使使用手机也可以,但是在低照度环境下,非专业相机和专业相机的快门速度的优势差别非常明显。同样题材,大光圈造成的背景虚化主题突出和没有虚化的结果也是专业和非专业器材差别的一部分。这里仅是一般相机性能和对应题材的关系。
手机
手机是这些年发展最为快速的一种便携相机。作为手机的附属部件,摄像头成为和图像打交道以及记录图像功能的必备部件。很多手机在电话功能上无可竞争时转向在摄影功能上的竞争,加上摄影App的推波助澜,手机已经有替代低端卡片机的显著趋势,同时逼迫低端卡片机向着更高功能升级,步入中级相机的阵营。
在这艘豪华游轮上,举起手机拍摄的多数是女士,她们的学习局限于操作便利。手机解决了这一切,而手机的磨皮软件很能满足她们的需求,发朋友圈是最方便的。手机最大的优势就是携带便利,集社区分享功能和App的后期加工于一体,特别是社交功能,是其他类型相机不具备的,也是大众最需要的基本功能。这些功能的进化使本来在艺术高阁之上的创作工具突然变成大众传播工具。今天大家所热衷的所谓摄影,在内容和形态上与以大众分享的需要并不完全一致。但是,有个非常热络的市场,和传统摄影并存,但不是也不需要成为艺术摄影。例如这艘船上的女士们分享的每日美食和不厌其烦地在船体不同位置自拍的照片,对于曝光构图等技术和美学的追求已经简化为拍清楚的基本需要,用艺术摄影的标准衡量这些拍摄行为是不公平也是无意义的。
既然手机具备了摄影功能,那么摄影的全部艺术性需求都可以在条件许可的时候用手机来实现。但是,手机显然有其固有的缺陷,就是镜头质量和媒介的像素质量。在画质上,手机始终处于低端状态,但是随着整体的数字摄影产业的发展,手机CCD(电荷耦合器件)的质量在未来会更接近真正的相机。在操作方式上,手机的摄影习惯和相机完全不同,因此,未来两者是相融合还是保持分化,是一个未知数。
借助App实现各种后期效果
各种具有延伸功能的配件
用手机依旧可以拍摄出不错的作品。在宽容度和细节表现上,手机近年来获得巨大的提升。多镜头手机进入市场,带来了以往专业镜头的使用感受
卡片机今天已经不是简单的相机简化版,而是精华版,从价格到性能都已经获得长足的飞跃。这是使用索尼的黑卡五代隔着车窗拍摄的街头作品,用了1/6 000s的拍摄速度,ISO 800,f/1.8的大光圈保证了通光量
卡片机及专业微型机
卡片机曾经是我的最爱,它的低调轻便是旅行者的最佳选择,从性价比和更新速度上都是手机时代以前的首选。但是随着手机的登场和主流相机的轻量化,卡片机的市场显著萎缩,时尚的外表和便宜的价格都无法挽救下滑的销量。卡片机无法更换镜头,因为体积小,一般像素较少,镜头多为不可更换变焦镜头;为适应不同市场,其焦段丰富,从广角微距到长焦都有覆盖,但整体画质偏弱。
不过新一代的卡片机性能优异,设计新颖,面向准专业,价格分布丰富,高档的价格昂贵,画质也不错,体积重量虽然比传统卡片机有所增加,但是在某些领域具有极好的声誉和销路。例如,索尼的RX100系列,极端低调隐蔽,画质优秀,是扫街神器,配备防水外壳后还可以在水下拍摄。同时它继承了卡片机的众多优点,保持了技术性能的快速更新,既可以作为入门机型,也可以作为辅机。有些卡片机面向特定群体,例如卡西欧的女性美颜相机,面向户外极限运动的三防相机和微型极限运动相机(如GoPro)等,在这个时代都有各自的发展。
卡片机不可换镜头,这也是一种优势——在恶劣环境中更换镜头容易污染镜头和CCD。卡片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镜头既可以是变焦的也可以是定焦的,各有优势。索尼的RX1系列的卡片机是全画幅的高档相机,虽然具有卡片机的原始形态,但是性能接近单反。
微单相机,无反相机
也许这个类型的新相机有不同的名字,这是相当于传统单反相机的一个进化机种,机身体积、重量都有所减轻,镜头有的可以更换,有的无法更换。因为没有取景器的光学系统,相机的体积重量有所减轻。因为机身较小,其按钮的布局与传统的相机不同,和单反相机相比操作性有所下降,因为大多数操作都在显示屏上完成,包括取景,因此耗电成为一个显著问题。但是由此带来的众多好处也显而易见。在画质上,微单或是单电的表现日益增强,这个类型目前以索尼为领军,即将成为未来的市场主力。微单相机有自己的镜头群,也有不错的转接市场,通过转接圈可以获得不同厂家的镜头资源。但镜头未经重量优化,和微单接在一起后,机身的轻量优势难以体现。如果你对相机的光学取景并没有格外痴迷,以前没有使用单反相机形成的习惯,仅仅是关心拍摄内容本身并希望其轻量、多功能,那么这是时下专业的选择之一。
微单相机有可更换镜头和不可更换镜头两种。更换镜头的优势在于可以将镜头的焦段和光圈进行细分,为不同题材和风格提供专业选择,例如广角风景、长焦动物、微距花卉、中焦人像等。不可更换镜头则有价格便宜、便于维护操作和覆盖面广的优势,所谓“一镜走天下”的镜头基本上可以覆盖常见题材。对于那些对各种题材都感兴趣的摄影师来说,或是携带大量镜头,或是使用“一镜走天下”镜头,或是有重点地进行组合。例如,笔者在外派的时候,为保持便携性,会携带一台非全幅的通用相机,小型轻量,再带上一个专业全幅相机对特定焦段进行覆盖。你越是对拍摄内容和兴趣有所选择,对需要的镜头就越是清楚,就像你越是了解你的敌人,就越知道携带什么武器上阵一样。
从整体上说,微单的性能在逐渐接近单反。索尼α9发布以后,这种趋势已经日益显著。
使用索尼的微单相机配合专业镜头所拍摄的多伦多城市的繁华夜景
单反相机
在这艘游轮上,每天傍晚甲板上就像是一个单反相机的博览会,不同年代的单反相机在这里都能看到。这曾经是不错的显示专业地位的道具,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其个头和重量有可能成为被嘲笑的对象。对于专业摄影师来说,这种相机曾经是主流选择——其实也没有什么可以选择的。相机发展到单反时代才开始规模化普及,多数人认为专业相机的性能在这时基本都得到了体现,特别是数字全幅单反的出现为摄影师提供了商业级别的画质。单反一度成为摄影师的标准配置,其外形威猛,用料充足,功能强大,配备各种镜头,为摄影师提供了非常丰富的选择。很多初学者认为,优秀的作品自然出自昂贵的摄影器材。商业摄影在拍摄项目的时候,有意识地对摄影器材有所要求,甚至对型号和品牌有所指定,这是一种可笑且外行的做法。但是对于外行的客户来说,使用昂贵巨大的器材,拥有人数众多的团队,似乎在预算表上会有比较好看的体现。专业设备用来震慑非专业的客户,是最划算的手段。
在画质上,单反相机和微单相机都使用类似的CCD,因此比较接近。在某些特定题材上,基于反应的过程,单反相机采用光学取景,拍摄后预览;微单相机采用拍摄中直接对预览内容进行记录。微单相机对景物光电转换后的图像造成的延迟,一直被体育和动物题材摄影师诟病。但是微单的高速数字快门和高频录像截取带来的好处也是令人羡慕的。在专业观点上,传统单反在某些领域的优势短时间还不会被完整取代,但是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单反的优势会逐渐被微单相机复制赶超。
单反相机在操控上有自己的习惯,按键布局和数值显示都已经形成习惯,这种习惯对于摄影师来说就是一种经验积累的财富。对笔者来说,长期使用某个牌子的相机,甚至可以做到在黑暗中仅凭借触摸就能找到操控部件进行操作,这具有方便的一面,特别是在拍摄中取景和参数调整可以不依赖电力完全在机械环节完成。在频繁测光过程中的电力消耗也十分有限,这一点单反相机继承了胶片相机系统的凝练和操作习惯,微单显然也在试图延续这种传统,但是习惯有时候会成为进步的累赘。对于摄影师来说,使用新一代微单开启摄影,没有习惯的负担,是一件好事。
中画幅、大画幅相机
胶片时代的传统画幅都不是小画幅,特别是摄影的“原始社会”时期,因为感光材料和相机精度的制约,画幅一直都很大。随着摄影的进步,画幅逐渐减小,更小的画幅带来了更加紧凑的机身和便携优势,同时成本降低,为大众摄影带来生长的机会。胶片时代的画幅和画质相关,数字时代依旧是这样。不过大画幅和大像素一样,如果不是从内容出发,而仅仅是将拍摄的内容扩大为更大的记录媒体,则是没有意义的浪费。画幅和画质的优势都无法挽救一件失败的作品。
中大画幅相机因为记录画幅大,像素一般都在5 000万以上,在成像方式上依旧采用传统光学方式,并继承了传统相机的优点,画面细腻,细节层次丰富,对于局部裁切后可利用率依旧很高,在某种程度上补充了镜头量的不足,但是数字中画幅记录速度和处理能力普遍偏低,这是其像素量巨大造成的必然结果和代价。这一点随着相机的技术突破将会获得改善,但是随之而来的一定是更高密度的像素和细节。在如此巨大的处理内容上,局部细节的识别难度将会成为摄影师的工作难度之一,在拍摄中一个无法观察到的失败很可能影响整体作品的价值。人眼对于细节的分辨识别能力十分有限,这也决定了中大画幅拍摄内容要求更加完美。在商业摄影的摆拍中,这些问题借助后期可以获得修复,但是作为记录,细节会带来出乎意料的内容。传统摄影的唯美倾向和记录摄影对细节的要求在这里都会被放大,并随着像素的进一步提升而给摄影师带来困惑和惊喜。如果仅仅是传统观念上的摄影在中大画幅上复制,则会带来更多的烦恼。
中画幅数字相机目前依旧是高端产品,价格昂贵,重量和体积都不适合携带,但是其在特定领域具有价值,如在风景、人像、广告、建筑等特定题材中依旧拥有市场,但是这个市场随着技术的革命也在逐渐改变。随着中画幅CCD的成本逐渐降低,势必有一天会做到小型轻量,并对全幅的微单和单反市场造成冲击。
画幅和细节的再现能力对比,手机拍摄的内容放大后的细节丧失程度
飞思相机中画幅拍摄的午门局部放大后细节依旧清晰
作业
1.你对自己的相机真的了解吗?试试带着你的相机出门,一天不要离身,体会它的重量、体积和便携性。
2.你觉得下面的图是手机还是相机拍摄的?
3.你喜欢拍摄的最小和最大的东西是什么?你的相机能拍到它们吗?为了拍到某种内容换相机,还是仅仅拍摄你的相机所能拍摄的内容?
4.向你认识的相机销售商了解一下,你的相机在二手市场的价格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