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中国·风情台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台北“故宫博物院” 历史的收容所

夜色没有让台北“故宫博物院”黯然失色,那通明的灯火映衬得它更加辉煌。

“中国之美,美在文化艺术,文化艺术之美,尽在‘故宫’”。

推荐指数:★★★★★

地理位置: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至善路

关键词:文物、艺术

特色:翠玉白菜、毛公鼎、肉形石

旅游资讯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量大,所以博物院经常维持5000件左右的书画、文物展出,并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种特展。展品也不是一成不变,每3个月就可以换一次,以满足参观者的兴趣。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开放时间是9:00~17:00,可以搭乘101、213、255、304正副,小型18、小型19、中兴—重庆公车到达。

参观完台北“故宫博物院”,可以在复制品中心选购纪念品:邮票、翠玉白菜摆件、书法拓片等。

在抗日战争前夕,为了避免日军的侵入所造成的毁灭性破坏,当时的国民政府决定把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珍贵文物南迁。新中国成立前,国民政府又从北京故宫博物院里挑选一批珍贵文物用军舰运到台湾。这些珍贵的文物经过多次辗转,终于尘埃落定,被珍藏在今天的台北“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院”建于1963年,于1965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辰纪念日落成。建筑仿照故宫样式,吸收传统宫殿建筑形制,米黄色的墙壁上面覆盖的是淡蓝色的琉璃瓦屋顶,白石栏杆环绕在青石基台之上,洁白无瑕。米黄、淡蓝、洁白三色构成了台北“故宫博物院”清新明丽、典雅庄严的风格。

台北“故宫博物院”位于阳明山脚下的士林区,主体建筑高大宏伟,分为四层,各层功能不同。第一层是办公室、图书馆和演讲厅等聚会组织空间;第二层以展览书画、金石以及墓中出土文物为主;第三层陈列玉器、法器、碑帖、文献以及织绣等作品;第四层专门举办各种专题特展。

蓝天下,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建筑更显清丽、典雅。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藏品包括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和热河行宫等处收藏的精华,以及各界人士捐赠的文物精品,共有70多万件,包括书法、古画、碑帖、文房四宝、铜器、玉器、陶瓷、雕刻等。这里珍藏着2万多片甲骨文档案,在世界甲骨收藏机构中位居第二,是了解、破译夏商文化的重要依据,1万多件铜器中,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就有4300余件。其中著名的十大藏品有:西周晚期铜器散氏盘、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达赖喇嘛五世于1652年送给顺治帝的镀边镶珊瑚松石坛城、宋徽宗时期的汝窑天青无纹椭圆水仙盆、北宋著名画家范宽的《松山旅行图》、北宋著名宫廷画师郭熙的《早春图》、北宋画家李唐的《万壑松风图》、南宋国子监刊印的《尔雅》、张居正为小万历皇帝所编的教科书《帝鉴图说》,以及藏文《大藏经》。至于善本古迹,博物院中有近2万册,囊括了仅存的《四库全书》中比较完整的一部。对于明清的历史研究者而言,博物院的档案弥足珍贵:清朝历代皇帝的奏折、军机处的档案、史馆的实录等都非常详尽丰富。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物中穿行,触目有感,缅怀兴衰。最让人难以释怀的,恐怕要数上个世纪的历史了。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和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文物是一母同胞,两个博物院合在一起,才算是一个完整的故宫。

台北“故宫博物院”仿故宫的样式而建,庄严、宏伟。

必赏文物

1、翠玉白菜

翠玉白菜是以一块半白半绿的翠玉为原材,运用玉料自然的色泽分布,琢碾出一棵鲜活欲滴、叶片上还停留了一只螽斯与一只蝗虫的白菜。翠玉白菜长18.7厘米,宽9.1厘米,厚5.07厘米,原是永和宫的陈设器,它寓有清白、多子多福之意。

2、毛公鼎

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铜器物,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由作器人毛公得名。毛公鼎鼎身只有30.75厘米高,却铭刻了497个篆书文字,共32行,详细地记录了毛公辅佐周宣王,后来获得天子赏赐而做此鼎的史实。

3、肉形石

肉形石又叫东坡肉形石,它像是一块令人垂涎三尺、肥瘦相间的东坡肉的石头。肉形石出自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其色泽纹理全是天然形成,属玛瑙质玉髓,是人间极品,价值连城。

4、莲花式温碗

莲花式温碗是汝窑瓷器,汝窑为冠绝古今的中国瓷器名窑。该瓷器以莲花或莲瓣作为器物之纹饰或造型,取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廉洁寓意。本器形状像未盛开的莲花,线条温柔婉约,整器高雅清丽,以其温柔不透明的釉色,在传世不多的汝窑瓷器中更显珍贵。

台北“故宫博物院”被群山簇拥,在不经意间透露着高贵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