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黛丽赫本:一辈子活在优雅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每一天都是劫后余生

我深信遇事要坚强,相信乐观的女孩最美。我也相信明天会更好,相信奇迹的存在。

这一天,十三岁的少女接到了一个任务。她必须立即赶往市郊山区,去寻找一名失联的英国伞兵。因为纳粹军队即将去那里进行军事演习,所以要赶在德军发现之前尽快找到他,再协助他联系上附近村落的盟友或找到安全的藏身之地。

“你会讲流利的英语,年纪也不会特别引人注意,确实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人选了。只是……这件事情还是太过危险。”向她委派任务的人有些担忧。而她绽开一个自信的微笑:“保证完成任务,长官。”

她很快进入山区森林,经过一番徒步搜寻后,很幸运,她找到了那名受伤的伞兵,并迅速与其交换信息。但就在她准备走进村子时,她察觉到身后有人尾随……是纳粹士兵吗?

她灵机一动,开始哼唱一首荷兰小调,不时弯腰采摘野花。此时她身后的德国士兵也来到了她的面前,警觉地询问她为何会出现在森林里。

她假装听不懂他的话,微笑不语,然后又铤而走险地把手中的野花送给了对方。幸运的是,那名德国士兵真的接受了那束野花,而且相信了她只是一位普通人家的少女。看着她清澈如水的眼睛,他竟忍不住拍了拍她的脑袋,温和地用手势示意她尽快离开。

少女朝士兵挥手再见,便悄悄潜入附近的村落。她小心翼翼地识别,终于用暗号找到了一名清道夫,最后成功解救了那名英国伞兵。

——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或许会问,这是哪一部电影中的情节吗?

然而不是。

这只是1942年荷兰阿纳姆郊区发生过的一件事情,也只是二战千千万万的时间切片之一。而这位十三岁的少女,正是化名“艾达”的奥黛丽。

多年过后,奥黛丽回忆起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却平淡地说:“这没有一点儿可歌可泣的成分,对于每一个荷兰儿童来说,为了拯救反抗人员的性命,就算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辞。”

在母亲的调教下,奥黛丽已经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小情报员。平日在学校上课时,她是艾达,是芭蕾名师薇加·马诺娃的得意门生;待到夜幕降临,她就成了“黑色舞台”的舞者,她和她的同学在没有灯光的黑屋子里表演节目,为抵抗联盟募捐。

艾拉为奥黛丽制作了舞鞋和舞衣,并一再嘱咐她需要注意的事项。战争年代,物资极度匮乏,一切装备只能从简,譬如用毛毡布的边角料来制作舞鞋,把大人的裙子改造成舞衣。

舞台设在一位邻居的家里。为了不引起德国巡逻队的注意,房间里熄掉了所有的灯。屋里一片漆黑,大家只能看到几个朦胧的身影在台上舞动着,舞姿流畅,又富有力量。舞台旁边是一架钢琴,轻轻地流淌出莫扎特的曲子。观众们静坐在角落里,沉默地聆听和欣赏。表演完毕后,奥黛丽鞠躬致谢,大家则默契地传递着一顶礼帽,开始往里面放钱,其中就包括军队与地下抵抗联盟之间的密文。

遗憾的是,这些她这一生中最初的观众,却不能给她掌声,也无法用言语表达欣赏之情。纵然如此,她也义无反顾。

长期严格的芭蕾舞训练,赋予了奥黛丽敏捷的身手、轻盈的体格—她没有想到,这也能成为危机之中的救命稻草。

有一次在街上,奥黛丽不幸被一小队纳粹士兵强行赶上军用卡车。车上还有很多女人,她们蹲在一起,被枪声吓得直打战。很多年过去后,奥黛丽还记得她们惊恐的表情和绝望的眼神。

奥黛丽也很害怕,但她很快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希望能想到自救的办法。

卡车沿着街道穿越城市,一直开向德军官兵俱乐部。车上的人都知道,被抓的女性一旦到了那里,就是有去无回。

就在奥黛丽以为难逃劫难的时候,机会来了。卡车突然停了下来,紧接着,车上的纳粹士兵都跳出了车外,开始欺辱路边的几名犹太人。纳粹士兵们用步枪枪托敲击犹太人的脸,并不断地辱骂他们—之所以知道他们是犹太人,是因为他们的身上都被迫佩戴着黄色的戴维之星—那是犹太教的象征。趁这个时机,奥黛丽敏捷地跳下了车,再迅速弯腰滚过车底,成功避开了司机的视线。逃离后,她像风一样地消失在人群中。

奥黛丽的两个哥哥没有她那么幸运。大哥亚历克斯在战争中被俘,逃脱后又失踪,杳无音信。二哥伊恩在一次激烈的抵抗中被抓捕,随即又被送到德国的一家军需工厂做奴工,同样生死未卜。

包括一些参与抵抗运动的荷兰儿童,也未能幸免。他们曾试图破坏德军的有线电通信和煤气供应中心,但很快被抓,有些入狱,有些当即被枪决。

不久后,纳粹军队又抓捕了几百名荷兰人和犹太人,将其以“触犯德军罪”和“帮助英军罪”杀害。

奥黛丽亲眼目睹了一次惨烈的暴行。当时在大街上,老人和小孩的哭声、惨叫声、施暴者的枪声,此起彼伏……如临地狱。那些无辜的手无寸铁的人,就那样被残暴地赶进装运牲畜的车辆,然后送往集中营遭受集体屠杀。而面对这些惨无人道的场景,奥黛丽必须按照母亲的交代,装作若无其事地离开。因为如果流泪或是表现出愤怒、悲伤,那么就会被安上莫须有的罪名,遭到逮捕和枪杀。

在战争中,每一天都是劫后余生。所以别无他法,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不仅是义务,更是责任。只有保全自身,才能为抵抗做更多的事,才能平安等待亲人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