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说什么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十五章:行动加强,欲望降低,才是领导者的真品行

01有些东西缺一点儿,才能福运久长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把做事和做事带来的名誉、利益、地位分开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什么意思?在这句话里,“弊”当弊病、弊害讲,意思就是有问题;“成”当成就、完成讲。老子在这里说,真正大的成就,看起来像有缺陷,用起来却一点儿问题没有,越用越好。

这句话有很多种解释,但我觉得河上公的解释特别好。河上公是一个高人,也叫河上丈人,是历史上真正的隐士,他把《道德经》逐句进行了注释,对后代的影响非常大。然后他就隐身而去了,深藏功与名,您根本找不到他。后人传说,说他成道、成仙了,他的徒弟就是著名的仙人——安期生。

另外,文景之治怎么来的?据说跟河上公的指点有关。当时,汉文帝对《道德经》推崇备至,但是却不怎么懂,读不透。于是他就派人四处求访,看哪儿有高人能讲《道德经》。后来有人说,河上有一个老头,叫河上公、河上丈人,他能讲。文帝就派使者去了,结果河上公对文帝的使者说:“《道德经》讲的是大道,如此尊贵的经典,他怎么能够派人来学,而不亲自来学呢?”文帝一听,这看来是高人,于是亲自到河边开始跟河上公学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说的是什么?河上公解释为:有道的君主,通常都有很大成就,他们能将国家治理得非常好,但他们却对名誉、地位、金钱等一点儿都不重视,这种领导者看上去好像缺了点儿心眼,但是他们取得的丰功伟业却不会有任何损坏、穷尽的时候。这叫“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河上公的解释一上来就直指要害,我认为他非常清楚地把一个领导者做事和做事带来的名誉、利益、地位分开了,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做法。

有人认为“大成若缺,其用不弊”的意思是:事情快做好了,就停下来不做,留一个缺陷。这就好比盖一栋楼,快封顶了,然后您就不盖了,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这样的楼能用吗?又比如医生给患者开方子,方子一共五味药,写到第四味药的时候,医生说:“最后一味药不写了,老子说了‘大成若缺’。”这就是胡解《道德经》,我甚至觉得这是在侮辱老子。

如果这样解“大成若缺,其用不弊”这句话,就曲解了老子的本意。老子说的是做事要好好做,但是不要在意做事带来的种种结果。在外人看来,好像您是缺了一块,但是您自己知道,有些东西就如同浮云一样,放下它们,您做事会更加坦然,这是老子讲的道理。

让名誉、地位、利益缺一点儿,可能是福

我认识一些企业家,公司规模很大,很多人都认为他们的孩子肯定生活得很富裕,要什么有什么,长大后可能孩子想创业了,家里就给他拿一笔钱,爱怎么做就怎么做。

我曾经见过一些很有钱的商人,他们的孩子白天开着跑车招摇过市,晚上去夜店蹦迪、喝酒,每天变着花样地花钱,甚至有些孩子最后走上了吸毒的道路……

很多事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好像这些有钱人家的孩子什么都有,生活也应该是圆满的,实际上并非如此。

再举一个李嘉诚的例子。李嘉诚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商人,他在商业领域的成绩可圈可点。李嘉诚在教育孩子方面也颇有心得,当年他的孩子去美国留学,他让孩子每天自己骑自行车去打工赚钱,只是定期会给孩子一定的生活费。

李嘉诚当时可是华人首富,他没有给孩子买豪车,就让他骑自行车,让他勤工俭学。看起来他的儿子好像是“缺”的——这么有钱的家庭,却让孩子骑自行车代步,过得连很多普通人都不如。但恰恰是这样,才培养了孩子的品性。

李嘉诚不仅对孩子这样,对自己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之前有新闻报道说他戴的手表是一块价值三千港币的日本牌子的表,一般有钱人戴的都是几万块钱的表。而且他还特别节俭,据说他的鞋带断了都不会轻易扔掉,他的椅子也是用了几十年都没有换过。

您看,这么大的老板,这么有钱的人,生活却如此简朴。这就是老子说的“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这种“若缺”的样子,不是装出来的,而是我们真正意识到了,这些形式上的东西没有大用,我们微笑着看一看就可 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