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声源定位理论与技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3 全球水声环境主要参数分布

全球深海水声环境存在巨大的地域差异性,且随时间剧烈变化。为了形成对全球深海环境的总体认识,本节利用两种数据集,从水声环境的若干特征因素的分布出发,总结深海水声环境的特点。

2.3.1 数据集

ETOP01 数据集是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全国地球物理资料中心在2008年8月发布的精度为1'的全球地形模型,包含了陆地地形数据和海底地形数据。该数据集整合了多种全球和局部地形数据集,纬度覆盖范围为90°S至90°N,经度覆盖范围为180°W~180°E。本书使用该数据集分析全球海深的分布。

SODA海洋数据集由全球简单海洋资料同化(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分析系统产生,该系统用于同化分析的温度和盐度廓线数据多达700万个。其中,三分之二来自世界海洋数据库(World Ocean Database),其他来自美国国家海洋资料中心(NODC)的实测温度廓线数据、大西洋热带-海洋浮标组群(Tao/Triton)和全球海洋观测网(ARGO)的观测数据、综合海洋大气数据集(COADS)的混合层温度数据等。

数据集的水平覆盖范围为179.75°W~179.75°E,75.25°S~89.25°N,水平分辨力为0.5°×0.5°;垂直分辨力不等间距共40层(单位为m),每层间距为5~5374m,前23层数据的精度较高。海表面至200m海深处共有14个点。SODA数据为按月平均数据,覆盖时段为1958年1月—2007年12月。由于数据时间分辨力的限制,所以基于SODA数据的特征参量的时间分辨力为月。SODA 数据集主要包含了温度、盐度、纬向海流速度、经向海流速度、垂向海流速度、经向海表面风应力、纬向海表面风应力、海面热通量、海面淡水交换、海平面高度等。本书使用2007年的温度和盐度信息计算声速剖面,以获取有关的特征参量。

2.3.2 海底地形

图2-2给出了ETOP01数据集的全球海洋深度分布。统计得出,深度在1000m以内的海洋面积占海洋总面积的0.7%,1000~2000m的比例为1.9%,2000~3000m的比例为6%,3000~4000m 的比例为 21.6%,4000~5000m 的比例为 39.7%,5000~6000m 的比例为28.3%,6000m以上的比例为1.8%。全球海深在3000~6000m的比例约为90%,其余为大陆架和大陆坡海域。在陆地为平原的地方,大陆架一般很宽,可达到数百千米甚至上千米,如太平洋西部、大西洋北部两岸和北冰洋的边缘;紧邻的陆地若是高原或山脉,大陆架宽仅数十公里,甚至缺失。例如,南美大陆西岸大陆架非常狭窄。如图2-3所示,中国周边的海洋环境具有多样性:在东南部沿岸有着宽阔的大陆架区域,地形较为平坦;南海的平均深度是 1212m,但最深处有 5567m,并且存在大量地形起伏(海山、海沟、岛屿等);在第一岛链以东,海深迅速加深,平均深度约为5000m。

图2-2 全球海洋深度分布(3条虚线分别对应2.3.3节中的3个声速剖面断面)

图2-3 中国周边海域海洋深度分布

2.3.3 声速剖面分布

图2-4为太平洋150.75°W断面(图2-2左侧虚线所示)的声速剖面分布,图2-4(a)为当年1月份所测的声速剖面,图2-4(b)为7月份所测的声速剖面。1月份,赤道附近和北半球低纬度地区的表面声道明显,平均厚度约80m以上;7月份,赤道附近和南半球低纬度地区的表面声道明显,但表面声道厚度较小,平均约60m。

图2-4 太平洋150.75°W断面的声速剖面分布

在高纬度地区(南北纬度60°到南北极之间的区域),深海等温层几乎延伸到海面,深海声道轴也相应地变浅。7月份北极区域的声道轴较深,但也不超过200m。在这里,可以给出声速剖面有关的形态结构。全声道围绕声道轴形成,常把它限制在表面波导以下和海底之间。以声道轴为界,全声道的上下两部分各形成一个半声道。上半声道具有负的声速梯度(例如,某些深度在 1000m 以内的海域),下半声道具有正的声速梯度,高纬度地区的声速剖面基本属于这种半声道。

中纬度地区(30°~60°海域)为全声道和半声道的过渡海域,声速剖面形态结构最为复杂。在南半球,1月份的声速剖面虽然大部分为全声道,但温跃层的梯度非常弱,在7月份,声速剖面大部分变为半声道。在北半球1月份和7月份声速剖面差异不大,45°N以南的海域,温跃层声速梯度较大,45°N以北海域,声速剖面逐渐变为半声道。

图2-5为大西洋25.75°W断面(图2-2中虚线所示)的声速剖面分布,图2-5(a)为当年1月份所测的声速剖面,图2-5(b)为7月份所测的声速剖面。声速剖面的分布特性与上述太平洋声速剖面的分布特性基本相同,但其特征也非常显著。

图2-5 大西洋25.75°W断面的声速剖面分布

(1)1月份北半球中纬度区域的全声道特征明显,表面波导深度和深海声道均较深;

(2)南半球40°S附近海域在近海面水层以下存在厚度几百米,声速几乎相同的水层,增加了声速剖面分层数量。

图2-6为印度洋60.25°E断面(图2-2右侧虚线所示)的声速剖面分布,图2-6(a)为当年1月份所测的声速剖面,图2-6(b)为7月份所测的声速剖面。印度洋赤道附近和北半球低纬度海区的深海声道轴可以达到2 000m,并且温跃层和深海声道轴之间存在厚度可达 1 000m 以上且负梯度非常弱的水层。在中纬度海域,存在双声道声速剖面,即两个声速局部极小值,并且季节性变化非常明显。在高纬度地区,声速剖面接近于半声道。

图2-6 印度洋60.25°E断面的声速剖面分布

2.3.4 深海声道轴深度

由于深海声道轴为声速最小值所在深度,根据斯涅尔定律,声速梯度使声线不断地向最小声速的深度处折射。因此,有一部分声能保持在声道轴附近,不存在海面或海底反射损失,可实现超远距离传播。图2-7为全球深海声道轴深度分布,图2-7(a)为当年1月所测的深海声道轴深度分布,图2-7(b)为7月份所测的深海声道轴深度分布。声道轴深度比较稳定,随季节变化不大。声道轴最深处出现在东北大西洋靠近西班牙的海域、印度洋赤道附近和北半球低纬度区域,深度可达 1 600m 以上。太平洋低纬度地区的平均声道轴深度为 1 100m 左右,高于大西洋低纬度地区的平均值(约 850m)。南半球太平洋和印度洋20°S~40°S海区的声道轴深度较深,平均约1 300m,高于大西洋在此纬度的平均值(约 1 050m)。但是,北半球大西洋 20°N~40°N 海区的声道轴深度明显深于太平洋在此海域的深度。高纬度地区的声道轴深度一般小于 200m。中国南海的平均声道轴深度在1 100m左右。深海声道轴深度影响汇聚区的位置,但由于其随时间的变异性不强,因而汇聚区的位置可以通过数据集的形式给出,本书不对其做深入研究。

图2-7 全球深海声道轴深度分布

2.3.5 表面波导厚度

表面波导厚度随时间变化规律按所研究时间尺度的不同,可以分为日变化、季节内变化、季节变化、年间变化规律等。表面波导厚度随空间的变化也非常剧烈,夏半球小于20m,冬半球在近极地地区可以大于500m。图2-8为全球海洋表面波导厚度分布,图2-8(a)为当年1月份所测的表面波导厚度分布,图2-8(b)为7月份所测的表面波导厚度分布。由2.3.3节对声速剖面的分析知,在中高纬度地区(45°N以北和45°S以南),声速剖面近似为半声道,声场在全深度海水中向上折射传播,讨论表面波导厚度的意义不大。我们仅关注中低纬度地区的表面波导厚度的分布。1月份的南半球为夏半球,除了太平洋赤道附近表面波导厚度在60m左右,其余海区厚度均非常小或者为0;而此时北半球,10°N以北海域的表面波导较厚,平均可达90m,10°N以南的海域中,大西洋和印度洋的表面波导较弱。7 月份的北半球为夏半球,但此时西太平洋低纬度海区和印度洋的表面波导依然较强,平均厚度约70m;而此时南半球的表面波导普遍较强,但厚度存在着强烈的时空变化,最厚处在西南太平洋,可达 165m。中国南海在 1 月份表面波导厚度平均约 60m,最厚的位置在东南沿海,厚度可达 120m;而 7 月份由于海面风力弱,中北部表面波导基本消失,仅在南部存在厚度约40m左右的表面波导。

图2-8 全球海洋表面波导厚度分布

2.3.6 临界深度分布

图2-9为全球海洋临界深度分布,图2-9(a)为1月份所测的海洋临界深度分度,图2-9(b)为7月所测的海洋临界深度分度。在中高纬度地区(45°N以北和45°S以南),声速剖面近似为半声道,讨论临界深度的意义不大。我们仅关注中低纬度地区的临界深度的分布。根据临界深度的定义,冬半球由于海表温度低,声速低,所以临界深度相对于夏半球时较浅。例如,1月份的太平洋和大西洋北半球的临界深度明显小于 7 月份的值。另外,由于海深的限制,夏半球存在临界深度的海域面积一般小于冬半球的该面积,例如大西洋北半球海岭(见图2-2)附近临界深度的海域面积在1月(冬半球)明显大于7月(夏半球)。又如,西南印度洋海域,临界深度的海域面积在7月(冬半球)明显大于1月(夏半球)。北印度洋由于深海声道轴向下延伸深度非常深,压缩了深海等温层的厚度,因而整个海域几乎没有临界深度。

图2-9 全球海洋临界深度分布

正如图2-2所示,在太平洋中东、中南、东南部由于网状海岭的存在,海深不深,因而不存在有临界深度的海域。相同的情况如大西洋的S形海岭和印度洋由西北向东南延伸的海岭附近的海域。在太平洋西南部则存在复杂的海底地貌,海深较浅,因此也不存在临界深度。中国南海由于海深较浅,基本不存在有临界深度的海域,而与南海通过巴士海峡相连的菲律宾海,由于海深约为5500m,有临界深度的海域较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