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孔子的学习思想与孔门弟子的学风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有影响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作为思想家,他提出了一系列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作为教育家,他具有一整套教育和学习的思想。这些思想,既影响了他的学生们的学习、学风,也影响了他们的做人;既影响了当时的人,也影响了后代的人。关于他的教育思想,前人已经做了许多的探讨,这里主要介绍一下他的学习思想以及他的学生们的学风。
作为老师,孔子是很受学生们尊敬的。首先,孔子的知识非常渊博,在当时是个学贯古今的人,对“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这被后人所称的“六经”都有精深的研究,对古代的历史文化尤其是西周的历史文化非常娴熟,于是,学高为人师。其次,孔子具有很高的操守,循之以“礼”,以身作则,“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身正为人范。学生们尊敬孔子,就是因为他道德学问两相高。其弟子颜渊就这样说过:“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在师生关系上,孔子和学生也是比较平等的。这种平等的关系,体现在教学上,往往是互问互答。一部《论语》,在文学上是“语录体”散文,作为教学实录,就不妨看作是“问答体”的实录。
由《论语》而知学风,在孔子的言传身教下,孔门弟子的学风归纳起来大体就是崇德,励志,勤学,多问,多知,勤思考,贵实践。
崇德。一部《论语》,首先是教导学生做人的,为此,孔子始终把“立德”放在第一位。他说:“德不孤,必有邻。”教育学生勤于修德。《论语》说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从古代文献到社会实践,从对人忠心到为人信实,几乎都牵涉到道德教育的问题。他对学生的要求,归纳起来就是“仁义礼智信”,而核心则是“仁德”,即“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则天下归仁焉”。他说是“恭,宽,信,敏,惠”,“能行(这)五者于天下”就可以称为“仁”了。他提出“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称赞颜渊“其心三月不违仁”,要求“当仁,不让于师”,并对“志士仁人”设定了“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和“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仁道标杆”,等等,都是强调尊德崇仁的。即使是面对山水景致,孔子也不忘用来教育学生求仁提智,他的名言就是:“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励志。为人为学,贵在立志。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在他看来,“志”是大丈夫男子汉立于天地之间的根本。他的学生曾子也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弘毅”,换言之,就是要志向远大,胸怀宽广。《论语·先进篇》中有一章题为《冉有曾晳公西华侍座》,记载的就是一次师生讨论立志的课堂实录,其中说到子路的志向是花三年时间把夹杂在大国之间而又有战争、饥饿的“千乘之国”治理得人人知道勇敢和懂道理,冉有的志向是把小国的百姓治理到丰衣足食,公西华的志向是愿意担任国家举行祭祀以及与外国会盟时的司仪。至于受到孔子大加称赏的曾晳,他的志向是把国家治理得和平、安逸,能恢复古道,社会和谐,为此,曾晳所描绘的一幅社会蓝图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其实也是孔子所要的理想社会。孔子就是这样通过课堂与平时的交谈来鼓励学生们读书励志的。
勤学。孔子主张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希望读书要不厌弃、不厌倦。《论语》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了,还要经常去温习,这是很快乐的事。学习要温故知新,这就得花时间以勤为径,故曾子提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天都要复习老师布置的功课或经传,进而巩固所学的内容。认为只要有时间、有精力就要学习,“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勤学又总与抓紧时间联系在一起,而孔子本身就是一个惜时如金的人,所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感叹的是光阴流逝,岁月沧桑。勤学,是一种坚持和坚守,面对客观困难和自身的惰性,只能奋斗不止。所以,孔子曾以“堆土成山”做比喻,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他还以颜回为例,希望学生“语之而不惰”;希望“先之劳之(按:带头做事,勤劳干事)”,“无倦”于事,勤谨而不懈怠,而不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在孔子看来,“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如果留恋安逸,就不配做读书人了。
多问。“子入太庙,每事问”,老师不耻下问,也鼓励学生“疑思问”,学生在问中求学。孔子的学生,有的是为理解某个问题而问,比如,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提出关于“孝”的问题,子贡关于“君子”的问题,林放问“礼之本”,樊迟“问知”“问仁”,就属于这一类。有的是为实现某个目标而“问”,比如,子张关于如何“干禄”的问题,季康子关于如何才能“使民敬、忠以劝”以及关于能否让“仲由从政”的问题,都属于这一方面。
多知。学习与求知紧密相连。博学方能多知。以学《诗》为例。《诗》,后来被人们称为《诗经》,是当时孔门弟子的必修课。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朱熹对“兴于诗”的解释是:“兴,起也。《诗》本性情,有邪有正。其为言既易知,而吟咏之间,抑扬反复,其感人又易入。故学者之初,所以兴起其好善恶恶之心而不能自已者,必于此而得之。”学诗既是外交应对的需要,也是平时说话的文化涵养的体现。孔子跟他儿子孔鲤就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并进而要求孔鲤“学礼”,所谓:“不学礼,无以立。”他跟学生谈诗时更是把诗提到了聚人、从政、审美、言情、认知的高度,他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至少,孔子要求学生学《诗》,是为了让学生“多知”的。从《论语》所知,他的学生提问是很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天文、地理、品德、家庭、交友等,几乎无所不问,无所不学。即使孔子本人是鄙薄农业生产的,学生也还是向他提出了“学稼”“学圃”的问题。
勤思考。孔子是主张“学思结合”的,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能成为聪明人,则所谓“知者不惑(意思是有知识的聪明人不糊涂)”。其学生子夏在理解“仁”的含义时也讲到“思考”的重要,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则把“思”用于连类而联想,以事“思德”,说:“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孔子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多思,才能举一反三,否则,学习就不会有效果。他还提出了著名的“君子九思”之说,“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所有这些,都是说明“思想”或者“思考”或者“思虑”在学习中的重要与必要。
贵实践。孔子是非常看重实践的,他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讲了许许多多的道理,说到底是要学生像他自己一样“身体力行”,主张“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要求学生“讷于言而敏于行”,这话很类似今天的“少说多做”。孔子甚至把实践也上升到为人之品德乃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种高度,比如,他把“力行”与“仁”并列,说是:“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认为“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意思是说古人所以慎言,是担心说了做不到)”。所以,还提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在其学生中,子路好问好学,他的长处也是学了就做,《论语》说“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担心自己前面学习的东西还没有实践就要学新的东西了。孔子担忧的是“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也就是说担忧不去实践。这种重视实践的学风一直延续至今,而且已经大大地被后人发扬光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