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对追求优越的引导
我们已经知道,每个孩子都会追求优越感,家长或教育者要做的就是把这种追求引向富有成效和有益的渠道,确保这种追求能给孩子带来精神健康和幸福,而不是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
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区分有益和无益的优越感追求的依据是什么?答案是,要看它是否符合社会利益。我们很难想象任何成就、任何有价值的事物能与社会无关。想想那些高尚、崇高而充满价值的伟大事迹吧,我们会发现,这些行为不仅对行为人本身,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极具价值。因此,教育孩子的时候,必须培养他们的社会情感,也就是说,要加强他们与社会紧密联系的意识。
那些不理解社会情感的孩子将会成为问题儿童,他们对优越感的追求没有被引向对社会有益的方向。
什么才是对社会有益的行为?人们的看法相差极大。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可以根据一棵树结出的果实来判断它是不是一棵好树。所有行为的结果都会显示它对社会是有益的还是无益的。这也意味着我们必须将时间和效果纳入考虑范围。最终,行为必须切合现实逻辑,这种切合的程度能表明行为与整个社会的需要和利益的关联程度。事物的普遍结构是对行为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准。行为的结果与这种标准是矛盾还是一致,迟早会水落石出。幸运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并不总是需要用复杂的判断技巧来评价某个行为的结果。至于社会运动、政治趋势等,我们无法清楚预见其影响,争议的余地也相当大。不过,无论是在民众生活还是在个体生活领域,这些影响最终都表明某些行为是否有用和真实。因为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很难将某种行为看作对所有人都有好处——除非它是绝对真理,是对人生问题的正确解决。而人生问题会受到地球、宇宙和人类相互关系的逻辑所制约。客观宇宙和人类宇宙的制约就像一道数学题,尽管我们未必能够解决它,但答案就隐藏在问题自身之中。我们只能根据问题本身来检验解决方案的正确性,遗憾的是,有时检验方案的机会来得太晚,以至于没有时间去改正错误。
不从逻辑和客观的角度看待生活结构的人,往往也看不到自己行为模式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一旦问题出现,他们只会惊慌失措,无法着手解决。他们会认为自己走错了路,所以才会遇到问题,才会犯下错误。对于儿童来说,还应记住,如果他们偏离了对社会有益的道路,就无法从失败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因为他们完全不理解问题的意义所在。因此,有必要教育儿童不要将自己的生活看作一系列不相关的事件,而应该视为一条连续的线索,贯穿始终。任何事件的发生都不可能脱离人的生命背景,理解每一件事都必须结合过往的所有事件进行思考。孩子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自己为什么会误入歧途。
进一步讨论追求优越感的正确和错误方向之间的区别前,最好先探讨一种似乎与我们的一般理论相矛盾的行为——懒惰。乍一看,懒惰似乎与“所有儿童天生都有追求优越的心理”的观点相矛盾。事实上,人们之所以责骂懒惰的孩子,就是因为他没有表现出追求优越和雄心壮志。但如果我们更仔细地审视懒惰儿童的处境,就会看到,普遍流行的看法是错误的,其实懒惰的孩子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他不为别人对自己的期望所累;即使做得很少,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被人原谅;他无须奋斗,总表现出无所谓、懒散的态度。然而,这种懒惰却往往使他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最起码他的父母得保持关注。想想看,有多少孩子为了引人注意而不惜代价?这样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这些孩子想通过懒惰来吸引别人的注意。
然而,这并不是对懒惰的心理解释的全部。许多孩子会用懒惰的态度来缓解自己的处境,因为可以将眼前的无能为力和缺乏成就归咎于懒惰。人们很少谴责这些孩子能力欠缺;相反,他们的家人通常会说:“他就是太懒了,不然的话什么都能干!”孩子们很喜欢这样的说法,相信只要自己不懒,就能够完成一切,对于缺乏自信的孩子来说,这是一种安慰剂。此外,不管是对孩子还是成年人,这种说法都是一种成就补偿。“如果他不懒惰,那么就能做到一切”——这种荒唐透顶的“如果……那么”句式能够安抚他们失败的感觉。一旦这些孩子真的取得了一些成就,再小的成功在他们眼中也会显得格外重要。由于他们过去一无所成,哪怕只是获得了些许成就,也会得到大力赞扬。而那些一直很努力的孩子,哪怕取得了更大的成就,也不会获得更多赞扬。
可以看到,懒惰背后往往隐藏着一种难以理解的手段和谋划。懒惰的孩子就像走钢丝的人,下面总是张着保护网,即便跌倒,受到的伤害也十分有限。人们对懒惰的孩子的批评总比对其他孩子温和得多,因此也不会强烈地挫伤他们的自尊。被批评懒惰,显然比被说无能带来的伤害要小一些。简而言之,懒惰是缺乏自信者的屏障,也阻碍了他们着手去解决眼前的问题。
考察一下如今的教育方法,会发现它们完全符合懒惰孩子的愿望。人们越是责骂懒惰的孩子,就越是满足了他的需求。有人总在为他操心,日复一日的责骂干涉,转移了人们对他的能力问题的注意力,而这正是他所希望的。惩罚也有同样的效果。老师经常认为惩罚可以改变懒惰的孩子,但却总是以失望告终。再严厉的惩罚也无法让懒惰的孩子变得勤快起来。
如果孩子真的发生了转变,那也只是由情况的变化带来的。例如,这个孩子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某个成功,或者,严格的老师换成了温和的老师,新来的老师能够理解他,认真地和他交谈,给了他新的勇气,而不是削弱他所剩无几的自信。在这种情况下,懒惰的孩子有可能突然变得勤快起来。有些孩子在入学的头几年表现落后,换了一所新学校后却表现得异常勤奋和努力,这就是因为环境的改变。
有些孩子没有采用懒惰的办法,而是通过装病来逃避学业功课;还有些孩子则在考试时表现得异常紧张,因为他们觉得过度紧张能得到某些照顾。同样的心理倾向也表现在爱哭的孩子身上:哭泣和紧张都是他们获取特权的途径。
还有一些由于某些缺陷而需要特别照顾的孩子也属于上述的心理类型,比如口吃。常与儿童打交道的人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孩子在开始说话时都会表现出轻微的口吃倾向。众所周知,语言的发展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儿童社会情感的发展程度。比起那些社会意识较弱、回避与人交往的孩子,社会意识较强、乐于接触他人的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得更快,也更容易。我们知道,在某些情况下,言语其实是种多余的活动。例如,一个受到过度保护和溺爱的孩子,往往根本不需要说出自己的愿望,家人就已经猜到并实现了他们的要求(就像对待聋哑儿童那样)。
如果一个四五岁的孩子还不会说话,家长一定会担心他患有聋哑病。不过,他们很快就会发现,孩子的听力完全没有问题,这当然排除了聋哑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人们注意到他们确实生活在不需要语言的环境中,如果我们把一切都“放在银盘上”送给孩子,他就根本没有说话的冲动,当然无法很快学会说话。言语是孩子争取优越感和发展方向的标志。他必须通过言语来表达自己对优越感的追求,不管这种表达是为了取悦家人,还是用来满足自己的日常需要。如果这两种方式都不可能出现,我们自然可以预料到这个孩子的语言发展会遇到困难。
还有其他类型的语言障碍,比如有些孩子无法正确发出r、k和s等辅音。这些语言障碍都是可以矫正的,因此,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成年人口吃、大舌头或口齿不清?
随着年龄增长,大部分孩子的口吃问题都会自然消失,只有一小部分儿童需要接受治疗。治疗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我们可以用一个13岁男孩的案例说明。这个男孩在6岁时开始接受治疗,治疗持续了一年,并不成功。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这个男孩没有接受专业治疗。下一年,他换了一个医生继续治疗,仍然没有效果。第四年,他没有接受治疗。第五年的前两个月,又换了一位医生进行治疗,这次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恶化了。一段时间后,他被送到一个专门研究语言缺陷的研究所。在这个机构治疗了两个月后,他的病情有所好转,但半年后又复发了。
接下来的八个月里,又一位语言专科医生接手了这个男孩,这次病情没有任何改善,反而逐渐恶化。后来又有一位医生试了一次,仍然没有效果。第二年夏天,他的情况有所好转,但假期结束后,病情再次复发了。
治疗的主要方法是让男孩大声朗读、慢慢说话、反复练习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形式的兴奋会让口吃暂时有所改善,但很快又会复发。这个男孩没有器官缺陷,尽管他小时候曾经从二楼摔下来,导致脑震荡。
教过这个男孩的老师形容他“有教养、勤奋,容易脸红,性格有点急躁”。这位老师说,男孩的法语和地理是最差的科目。考试时他特别紧张。男孩特别喜欢体操和体育运动,也喜欢手工活动。这个男孩完全没有领导者的特质,但和同学相处得很好,偶尔也会和弟弟吵架。他是个左撇子,12岁的时候,右脸曾发作面瘫。
谈到这个男孩的家庭环境,他的父亲是个商人,脾气暴躁,经常在儿子口吃时严厉地责骂他。尽管如此,这个男孩还是更害怕他的母亲。他家里请了个家庭教师,因此很少有自由时间,男孩为此相当苦闷。此外,他还认为母亲偏心,更喜欢自己的弟弟。
基于这些事实,可以给出以下解释:男孩容易脸红,说明他一旦必须与人交往,紧张感就会增加。脸红和他的口吃习惯密切相关。即使是他喜欢的老师也不能成功地治好他的口吃,因为这种习惯已经机械化地进入他的神经系统,表达了他对他人普遍性的排斥。
正如我们所知,口吃的根源不在于外部环境,而在于个体感知环境的方式。男孩的急躁易怒在心理学上意义重大。口吃并不说明他消极被动。他对被人认可和优越感的追求就表现在急躁易怒之中,就像其他有缺陷的人一样。另一个证明他失去信心的证据是他只会和弟弟吵架。他在考试前的兴奋显示了内心紧张的增加,因为他害怕自己无法成功,也担心自己不如别人能干。他有一种强烈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把他对优越感的追求引向了毫无益处的方向。
这个男孩倒是愿意上学,因为家里的状况还不如学校。在家里,他的弟弟占据了舞台的中心。他口吃的原因不可能来自身体上的创伤或惊吓,但这些问题对他的勇气丧失确实可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的弟弟对他的影响更大,因为弟弟的出生将他推到了家庭的边缘。
同样重要的是,这名男孩在8岁之前一直患有遗尿症(尿床),这种问题通常出现在那些最初备受宠爱和娇惯、后来又因弟弟、妹妹出生而被“废黜”的孩子身上。尿床无疑表明,即使在晚上睡着的状态,他也在试图争取母亲的关注。这是一个信号,表明男孩不能接受被冷落的境遇。
这个男孩的口吃是可以治愈的,只要我们鼓励、教育他学会独立。可以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从中树立自信。这个男孩承认,弟弟的出生令他很不开心。但我们必须让他明白,嫉妒心导致他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关于伴随口吃的症状,还有很多有待说明。我们想知道,口吃者激动的时候会怎么样?很多口吃的人在生气骂人的时候能说得很流利。此外,年长一些的口吃者在背诵或恋爱时,通常也不会结巴。这些事实表明,口吃的决定性因素在于口吃者与他人的关系。也就是说,当口吃的孩子必须与他人接触、建立关系,或必须借助语言表达时,决定性的时刻就来了,他的紧张感会大大增加。
如果一个孩子在学说话的过程中没遇到任何困难,那就不会有人对他的进步加以特别关注;但是当一个孩子表现出问题时,家人就会密切关注它,口吃者就此占据了注意力的中心。全家人都会特别操心这个孩子,结果当然也会引起他太过关注自己的说话问题。他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表达,正常说话的孩子不会这样去做。我们知道,有意识地控制应该自动运行的功能,反而可能引起这一功能的紊乱。梅林克(Meyrink)在童话《癞蛤蟆的飞翔》中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癞蛤蟆遇到一只有1000条腿的动物,非常羡慕对方,于是问道:“你能告诉我吗?你走路的时候先迈哪一条腿,然后再按什么顺序挪动剩下的999条呢?”千足动物开始认真思考,仔细观察自己的腿的运动方式,在它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时,反而被弄糊涂了,乃至根本无法动弹。
尽管有意识地控制我们的生活过程非常重要,不过,如果试图控制自己的每个动作,就会产生危害。只有放任身体自然挥洒,我们才能创造出艺术。
尽管口吃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有着灾难性的影响,尽管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口吃带来了明显的不利因素(家人对他的同情和过度关注),仍有许多人宁愿遮掩、逃避,寻找借口,也不愿意努力寻求改善。父母和孩子都有这种情况,因为他们对未来都毫无信心。尤其是口吃的孩子,往往特别满足于依赖别人,并通过表面上的劣势来保持自己的优势。
巴尔扎克的一个故事说明了明显的劣势时常能转化为优势。故事里的两个商人要做一笔交易,都想尽量占对方的便宜。在讨价还价的时候,其中一个商人开始口吃,说话结结巴巴。另一个商人惊奇地发现,对方通过口吃赢得了足够的时间来思考,深思熟虑之后才提出意见。他马上找到了对策,他假装自己突然什么也听不见了。这样一来,口吃者又处于不利位置了,因为他必须努力让对方听到。这样一来,平等得以重新确立。
我们不应该像对待罪犯那样去对待口吃者,即使他们有时会利用这种习惯来争取时间,或故意让别人等他们把话说完。我们还是应该鼓励口吃的孩子,温和、友好地对待他们。只有通过友善的启发,增强他们的勇气,口吃才可能被彻底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