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崛起
其始也简:秦之开国史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这是《庄子》里的一句话。
任何伟大的事业,追溯起始,总是起于微小;任何伟大的帝国,亦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周孝王封给非子一块巴掌大的土地为附庸国时,秦只是非常不起眼的小国,毫无存在感可言。当时没人预想得到,几百年后,秦竟然一跃成为最强大的诸侯,打遍天下无敌手,非但成为周王室的掘墓人,还灭了所有对手,建立起史无前例的庞大帝国。
这一切梦幻般的改变,是如何发生的呢?何以弱不禁风的秦国,会发展成为猛虎啸谷、百兽震惶的超级强国呢?秦国人代代相承的铁血文化、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又是从何而来的?大秦帝国崛起之路,遇到过哪些沉浮、曲折、坎坷、艰辛呢?这本书,试着为您解开这些答案。
首先,我们先探究一下秦国先祖的家族谱系。
据说,秦之先祖可以上溯到远古时代的颛顼大帝。颛顼大帝是黄帝的孙子,赫赫有名的“三皇五帝”之一,是非常有作为的明君。不过,过于久远的传闻,总有不实之处,不可当作信史看。接下来的故事,就违背了我们的历史唯物史观,听起来仿佛神话故事。
从颛顼大帝往下传了几代后,出了个女子唤作女修。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女修吞了一枚玄鸟蛋,生下儿子大业。这怎么可能呢?这不科学啊!当然,这种不科学的故事,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不止一次。倘若以古代观念而言,族谱应该以男丁相传,大业的母亲固然是颛顼大帝的后人,但父亲是谁,还真弄不清楚。因此,大业才真正算是秦的先祖,同时也是赵的先祖。
大业在历史上不是很有名,但他的儿子就很有名了,其子名为大费,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叫伯益。读过《尚书》的人对伯益不会陌生,他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与大禹一同治水。大禹很谦虚,在序定治水功绩时说:“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大费的协助很关键。
帝舜让大费去管理山林鸟兽,大约算是林业局局长吧。担任林业局局长期间,大费管理有方,森林茂盛,枝叶成荫,故而被称为“柏翳”,后来读着读着就变成“伯益”了。由于政绩突出,帝舜就赐给他一个姓,这个姓大家非常熟悉,就是“嬴”姓。说到嬴姓,我们总是想到秦国,其实赵国也是嬴姓。
大禹去世后,把帝位传给了伯益(大费)。但是,大禹的儿子夏启最终夺得政权,建立了夏王朝。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孟子的说法,称夏启得到人民的拥护,人民最终选择他为君王;另一种是韩非子的说法,称“启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夏启及其党羽攻击伯益,从他手里夺得天下。后一种说法得到《竹书纪年》的印证,《竹书纪年》称“益干启位,启杀之”“益为启所诛”。
伯益的后代,在夏、商时期出过不少名人,这里单说晚商纣王时代的蜚廉。蜚廉又称为飞廉,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他力大无比,勇猛过人。蜚廉有两个儿子,一个名恶来,一个名季胜。秦国源于恶来一族,赵国则源于季胜一族。
恶来似乎得到父亲的遗传,《史记》称“恶来有力”,他与父亲一样,“力角犀兕,勇搏熊虎”,有赤手空拳与猛兽搏斗的本事。同样,他也效忠于商纣王,在史书中是以反派人物的面目出现的。《史记》说“恶来善毁谗,诸侯以此益疏”,显然是把他当作奸臣,认为他助纣为虐。后来商朝被周武王推翻后,恶来作为战犯被诛杀。不过,西周政治文明程度比较高,不像后世动辄采取“诛三族”或“诛九族”的手段,作为反动派的恶来,其子孙并没有受到株连。恶来死后,经女防、旁皋、太几、大骆四代,至五世孙非子,终于受封于秦,成为秦国的开国之君。
再说说蜚廉的另一个儿子季胜,季胜这一支衍生为后来的赵国王族。季胜的四世孙造父,是个了不起的人物。造父是当时天下最好的车手,早年曾拜著名车手泰豆氏为师,表现出罕见的御车天赋。造父的时代,正是西周最鼎盛的周穆王时代。周穆王喜欢出游,便以造父为御车夫。有一回,周穆王西游,行至半途,突然传来徐国叛乱的消息。徐国乘天子西行之机,纠集九夷,突袭周都镐京。关键时刻,造父以精湛的驾驭技术,仅用了一天的工夫便把周穆王送回镐京,及时挫败了徐国的阴谋。为了表彰造父的出色表现,周穆王把赵城赏赐给他。由是,造父这一族便以“赵”为氏。
秦的开国者非子,便是造父的族侄。
造父的成功,显然对非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西周时代,马匹对于战争的重要性,从周穆王平乱一事可以看出。周穆王能及时赶回首都,除了造父驾术高超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的两辆御马车配备了最好的八匹宝马。这八匹宝马都是有名称的,分别叫骅骝、、赤骥、白牺、渠黄、逾轮、盗骊、山子。
明白了马匹的重要性,非子便潜心养马。
当时已是周孝王时代,也是西周由盛而衰的开始。由于多次遭到戎人的进攻,战争频发,马匹作为特殊的战略资源,重要性可见一斑。周孝王想找个养马能手管理牧场,有人就推荐说,非子特别会养马。天子便派非子去管理汧河、渭河之间的牧场。非子不负所望,在他的悉心管理下,牧场的马匹大量繁殖。
鉴于非子为国家做出特别的贡献,周孝王封了一小块地给他,这块地就叫秦。秦开国的时间,说法不一,大约是在公元前905年至公元前870年之间。秦国的历史,由是拉开序幕。不过,此时的秦国并不是一个诸侯国,而是西周的附庸国。依照西周礼制,附庸国的面积,方圆不超过五十里。谁能想得到,就是这个巴掌大的小国,日后会演变成为令人胆战心惊的大秦帝国呢?
其始也简,将毕也巨。
这就是历史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