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在建筑方面,我是个门外汉,但是,西方的教堂基本上是哥特式建筑,屋顶都高而尖耸,据说屋顶的顶端直插云天才算作雅观。与此相比,我们日本的寺庙就不是这样的,它首先在屋顶上铺上一片片的瓦,下面环绕着整个建筑物的是深广、幽暗的世界。不仅仅是寺庙,其他的宫殿和平民住宅也是这样的,外形上,最吸引人眼珠的是被无数瓦片和茅草覆盖的高大的屋顶,以及屋檐下散发的浓密的幽暗色调。有时候,即使是白天,檐下也环绕着洞穴一样的暗影,几乎看不见门口、门扉、墙壁以及柱子。在这点上,无论知恩院,还是本愿寺那样宏伟的建筑,以及草木葱绿的乡村农家,都是一样的。过去,大多数的建筑的檐下和檐上屋顶部分相比较,用肉眼看上去,屋顶的厚重和堆砌,感觉面积非常大。所以,我们在建造房屋时,最重要的是先张开像大伞一样的屋顶,在地下投下一片日影,然后在那幽暗的阴凉之处盖起房子来。当然西方的房屋,也不是没有屋顶,但是,那是为了遮蔽雨露,不是为了遮挡日光,想方设法地不制造阴影面积,最大程度保证光线射到内部,这点在外形上就可以令人首肯。总而言之,如果说日本的屋顶建筑像一把大伞,那么西方的屋顶建筑只能像一顶帽子。一顶帽檐小小的帽子,把阳光遮挡在檐端的那种。不过,日本房屋在建筑时,屋檐越深长,就越与气候、风土、建筑材料以及其他种种因素有关联。比方说,我们不使用砖、玻璃以及水泥这些东西,而是选用深长的屋檐来遮挡狂风暴雨,日本人普遍认为明亮的房屋比阴暗的房屋便捷,但还是选择了阴暗的房屋。生活当中,所谓的美,往往是由生活实践发展起来的,我们的祖先被迫住在幽暗的屋子里,却在阴翳里发现了美,最后,为了达到更美而把阴翳利用起来。事实上,日本的房屋完全依赖于阴翳的浓淡而变得美好,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因素。西方人看到日本的房屋建筑,为它的简单而惊讶,因为日本人的建筑只有灰色的墙壁,再没有其他装饰。对于西方人来说,这是自然而然的反应,因为他们不懂得阴翳的妙处。在居室的外侧,阳光难以进入,还有廊檐也远离日光,院子里反射过来的光线透过拉门,毫无顾忌地潜入房间里。我们日本的居室之美,恰恰就体现在这种间接反射的微光中。我们想把这种微弱、寂静、虚幻缥缈的光线融入居室的墙壁,于是,特意把墙壁涂抹上阴暗浊色的砂泥,以增加效果。库房、厨房、走廊等地方使用一些发光的色调,但是,房间的墙壁都是砂壁,不让它反光,避免会影响那种微弱光线散发出的阴翳之美消失。我们都想让朦胧的室外光线和昏暗的墙壁相映照,也让那些随处可见的残余的微光艰难地维持着。然后,我们就以此为乐趣。对我们来说,墙壁上的一切幽暗胜过任何的装饰物,始终有一种看不够的感觉。所以,为了不打乱那种墙壁上的微光,必须把它涂抹成统一色调。每个屋子幽暗程度都有所不同,但是,那差异是微乎其微的!那种称为色调的差异,实际上就是浓和淡的差异,也可以说是旁观者的心情不同而已。而且,每个屋子里墙壁色调的微小差异,可以给屋子里的阴翳带来各自不同的色调。不过,我们居室里的壁龛,悬挂着装饰轴画和插花,这些东西一方面起到装饰作用,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阴翳的深度,所以,我们即使是悬挂一个装饰轴,也必须将它和壁龛的壁面协调一致。即把衬托效果放在首位。我们在重视轴画内容巧拙的同时,还要重视装裱。也就是说,如果衬托的效果不好,多么有名的装饰画,也会失去它应有的艺术欣赏价值。相反地,一幅普通的装饰轴画,即使不是名家手笔,一旦挂在屋子里的壁龛墙上,色调又和房间非常和谐,那么二者便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整体效果一下子就出来了,立刻就抓住了人的眼球。这取决于纸张和墨色,还有装裱等所酝酿出的古香古色。所有这些,皆因整体的协调一致,达到了平衡。我们总去参拜京都与奈良的名刹,那些被称为镇庙之宝的挂轴,都悬挂在寺院深处的壁龛里,因为壁龛白天都处在光线昏暗中,所以根本看不清画的是什么。大家只好一边听向导的解说,一边睁大眼睛找寻逐渐消退的墨色痕迹,猜测着那些作品一定是精美绝伦的。那朦朦胧胧的画作和幽暗的壁龛非常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图案不明朗不是什么问题,反倒让人感觉这种不明朗恰到好处。也就是说,在这种场合下,那些画作原来就是接受幽暗光线的一个风雅的“面”而已,也就是纯粹起着与砂壁相同的作用,所以,我们选择装饰轴画时,非常看重时代感和“清寂”,其理由就是这样的。因此,一幅崭新的画作,不管是水墨画,还是淡彩画,如果不稍加留心,也会破坏整个壁龛的阴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