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火还火
19世纪初那阵,很适合给英国佬添乱。为了防御拿破仑,英国军队的精锐都必须留在欧洲。独立战争后,部分英国军队在西部死赖不走,在美国人的第一目标加拿大,英国正规军有4500人。
英国兵不算多,美国兵也不富裕。这次宣战,叫得最凶的是前总统杰斐逊,可就在这伙计任内,他大规模削减了陆军和海军。他一直认为,中央政府不需要太强大太强势,国家军队也不需要养太多人。
此时的美国正规军不过12000人,宣战后国会批准征兵扩军,政府不能强拉壮丁,只能征召志愿兵。志愿兵相当有觉悟,犯我家园者,必不轻饶,但要出国到别人家打架,就不太愿意配合。战争第一年,陆上战争,美国以多打少全部失败,还丢失了底特律。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美国海军神奇地强大,居然面对世界上最强的海上军队,打出了威风。美国人海战的几场胜利,让不列颠不敢小觑,从欧洲急调增援,竟然也没有完全取得制海权。
1812年,英国炮击巴尔的摩的港口城市麦克亨利堡,当地一位律师斯科特·基在清早的晨曦中,看到炮火与黑烟中飘扬的美国国旗时,一时激动,写下一首诗歌《星条旗之歌》,后来这首诗歌被美国作曲家史密斯谱曲,1931年,成为美国的国歌。
五大湖区的战斗是最帅的。因为安大略湖舰队的支援,美军终于冲进了加拿大,并攻占其首府约克镇,也就是现在的多伦多。美国佬农民秉性不改,攻进首都,居然放火烧掉了人家的国会大厦,连带烧毁不少无辜民房。不仅放火,还抢劫,让平民遭殃。
1813年,一支小型舰队在伊利湖迫使英国舰队投降,控制了伊利湖。舰队司令向国会发了一份急件报告战况,标准的美国人腔调:我们遭遇了敌军,现在,他们是我们的了!
占领伊利湖,英军进攻的补给线被切断,不得不退守加拿大。美国人得意了,以为可以乘胜追击。可在进攻蒙特利尔时,遭遇了沉重打击,不得不掉头回家。
留给美国人的时间并不多。1812年,北美的战事根本不算热门景点。真正的大戏是欧洲的俄国卫国战争,拿破仑进攻莫斯科,损兵折将撤退,反法同盟几位大佬开进巴黎。英国人终于可以空出手来收拾北美的局势了!
英国人依然殖民的加拿大地区,是分成两部分的,一部分是被称为下加拿大的东部,居民主要讲法语;西北部人少,居住着讲英语的居民,被称为上加拿大。美国佬自我感觉良好,他们认为,杀进加拿大,那是帮着加人独立,带他们回家,上加拿大人对英王有感情,不愿造反,下加拿大这些法国人,肯定被统治得很憋屈,他们一定会打开大门迎接,一头扎进美国怀。
实际上,英国人对加拿大地区一向是怀柔的,对宗教信仰也宽容。下加拿大人,都是些虔诚天主教徒,怀念波旁王朝,视拿破仑为罪大恶极的篡位者,他们坚定地支持英国人对法国作战,更不会在此时跟英国的敌人联手添乱。
美国人自作多情地“革命”,让加拿大地区空前团结,上下加拿大和印第安人都愿意配合抵抗美军,英国军队里,数量最大的是当地的民兵。所以虽然美国人在多伦多大闹了一场,可“收复”加拿大的终极目的,显然是遥不可及。应该说,没有这场莫名的战争,也就没有后来的加拿大。而加拿大这个国家整个历史上就打了这么一场正式的战争,还是打退了美国佬,也让加拿大人学历史的时候很得意。
英军来真的了,1814年拿破仑退位,5000多英军登陆切萨皮克湾。英军登陆前绝对没想到,这趟是公费旅游,还是狂欢节性质的。
听说英国人登陆了,华盛顿的政府官员们以树倒猢狲散的画面卷逃,前面希拉里说的往事很能代表当时的情形,第一夫人打破了画框,抢走了华盛顿的画像,拯救了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物。
8月24日,英国人进入华盛顿。华盛顿并不是不设防的城市,有8000陆军在此驻守,他们的问题在于,还没看到英军,就第一时间逃跑了,让英国人觉得很没劲。
英军进入华盛顿,看这首都也不太像样,有一所灰蒙蒙的大屋子,据说是总统府。有人提醒老杨,错了,人家那是白宫,它怎么会是灰蒙蒙的呢?
杰斐逊等一伙弗吉尼亚派大佬,处心积虑将首都挪到了华盛顿,这是件相当坑爹的事,因为第一任总统选的这个地方,根本就是一片沼泽地,建设了好几年都不像个样子。倒是总统府,集中了英美建筑的特点,灰色的沙石建筑,有点儿庄严。亚当斯是第一位入住的美国总统,在没完全装修好的简陋和潮湿中,屁股还没坐热就下课了。
英军看到总统府就想到了多伦多大火,二话不说,举枪对着窗户一阵乱扫,随后也开始放火。总统府、财政部大楼、海军造船厂都淹没在熊熊火光中,多亏半夜一场雷阵雨,要不然还真剩不下什么了。
总统府被烧得只剩下骨架,后来维修时,为了掩盖火烧的痕迹,当时的总统门罗就下令整个刷上白漆,如此,白宫就出现了。
在这个美国总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的羞辱时刻,还是多亏美国海军,以少胜多,在尚普兰湖区战胜英军,迫使英军也转入加拿大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