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完美怪物——圣路易
女摄政
腓力二世改变了卡佩家族的传统,没有在生前就为太子加冕为王,因为他不需要了。此时此刻,放眼整个法国,已经没有人敢跟卡佩家族叫板并争夺王位了,腓力二世驾崩,下一任法王自然是大王子路易,谁敢不服啊。
路易八世骁勇善战,腓力大帝能成为大帝,太子爷有汗马功劳,所以路易八世有个外号叫“狮子”。可惜路易八世过于短寿了,仅仅在位三年,全部的工作就是在法国南部对清洁派作战,最后还将自己的性命赔上了。
1226年,路易八世驾崩,他的儿子路易九世十二岁继位,也就是法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圣路易,是形象最好、受欧洲历史书评价最高的法王。
路易九世能修成圣路易,影响因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他有个很厉害的妈。
中世纪的法国,经常有些奇女子冒出来。前面说过的埃莉诺王后算一个,而她的外孙女,来自卡斯蒂利亚王国的公主布朗歇,肯定也算一个。
埃莉诺和亨利二世的女儿嫁给西班牙西北部的国家卡斯蒂利亚的国王阿方索八世,生了两个女儿。当时英国需要找个公主跟法兰西联姻,太后埃莉诺想到了西班牙这两个外孙女。埃莉诺以八十岁的高龄来到卡斯蒂利亚,看了两个女孩儿后,选择了年龄小的那个,十二岁的布朗歇被带到法国,嫁给了十三岁的太子路易八世。
布朗歇是在法国宫廷里长大成人的,三十五岁那年,成为法国王后。路易八世跟老婆一起长大,深知老婆智慧冷静,信仰虔诚,内心强大,所以临终前指定,布朗歇成为路易九世和王国的摄政。
布朗歇绝对是下得厨房出得厅堂。在成为太后前,她在后宫相夫教子,谁也没看出王后是个强势女人。一接下卡佩家的王朝,她马上就显示出不是一般的家庭妇女,杀伐决断,行事利落,比一个男性的君主一点不差。
法国有些个心怀不轨的叛臣,腓力大帝和狮子路易在世时他们还能安分守己,如今看到布朗歇和路易九世孤儿寡母,又都跳出来了,而在他们身后提供大力协助的,可想而知,是英王亨利三世。
路易八世刚刚驾崩时,法国的叛臣就密谋绑架在奥尔良还没登基的路易九世。布朗歇带着儿子返回巴黎途中,正碰上反叛的军队。布朗歇向巴黎的市民求助,巴黎人一听说国王和太后有难,从四面八方赶去奥尔良。在路上,这些普通市民有的拿着武器,有的拿着板砖,有的赤手空拳挡在国王驾前。从奥尔良到巴黎这一路上,全是这些热血的百姓保护着小法王,让叛臣不知所措,只好撤退,而布朗歇带着路易九世安全回到了巴黎,成功继位。
没有巴黎百姓就没有路易九世了,布朗歇母子一直感念这些普通市民给予的帮助。整个路易九世一朝,不论是王后还是国王,对下层民众都比较关照。而从这件事我们也看出,巴黎的市民随时敢拿着板砖上街干仗,不论跟谁。
布朗歇冷静睿智地处理了亨利三世支持的几次法国贵族叛乱。这些人见扳不倒太后,就开始制造舆论,说她坏话。说得最多的就是,法国这样一个国家,怎么能让一个女人管理;一个正常的女人怎么干得出这些事呢;这女人这么牛这么横,野心这么大,搞不好路易八世就是她害死的,而且是私通了奸夫害死的,就为了篡夺大位;等等。
好在没有网络,没有水军,否则太后早上起来一开电脑,会发现全是自己的负面新闻,什么程度的都有。在那个通信基本靠吼的年代,抹黑对头也有自己的办法,那就是,几乎每天巴黎的主要大街上都有人编太后的段子在传唱。当然,肯定不是歌功颂德。
一边镇压国内的叛乱,一边还要接下路易八世未竟的事业。1229年,“十字军”和王军终于迫使图卢兹伯爵投降,结束了长达20年的阿比尔“十字军”的战争。虽然法国南部繁华已不再,整个朗格多克地区却是归入了王领,让卡佩王室的统治范围正式到达地中海沿岸。
太后再厉害,国王总是要亲政的。而布朗歇太后比较辛苦,一辈子也没机会退休,一直工作到去世,她也是没办法,路易九世总喜欢往外跑,而且一跑就是无影无踪好几年。
圣人的生涯
大家看了这么久的欧洲史,大约知道这帮人办事的规矩。一个王,八方征伐,开疆辟土,百战不殆,一般会被称为“奥古斯都”,咱们称他为大帝;而在名字前面加个“圣”字,见仁见智,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那绝对是信仰虔诚到了某种病态程度了。
布朗歇自己是个虔诚的教徒,她教育出来的儿子自然更诚。据说路易九世每天要做两次弥撒,半夜还要起来参加晨祷,每天至少念五十遍《圣母经》;长期斋戒,衣着简朴;他是圣方济各会(天主教的一个组织)的成员,而这个组织是奉行苦修的,苦修嘛,就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他还是个大慈善家,捐了很多钱给教会,创办盲人救济院;亲自探望麻风病人;给穷人洗脚,给病人送饭,扶老太太过马路,送流浪狗回家(后面两条是老杨自己加的,可以看作“野史”)。
虔诚到一定的程度,肯定是迷信的,求购并收藏“圣物”也是必需的。路易九世在巴黎的皇宫专门建了个小礼拜堂,就为存放耶稣钉十字架时戴的荆棘冠。而这个小礼拜堂至今还被当作巴黎那些美轮美奂的各色建筑中的明珠。(老杨在之前的几本书里都提到各种圣物,总之是耶稣受难时所有的行头都在其中,在中世纪买卖“圣物”真是门好生意啊。回忆一下,我们认识好几个不惜重金收购“圣物”的基督教国王或者皇帝吧?老杨常不厚道地想,以咱家的天赋,找几个熟手工匠穿越回当时当地,能发多大的财啊!)
路易九世对天主教徒有多亲切,对异教徒就有多残酷。阿比尔“十字军”后来在图卢兹,建立了恶名昭著的宗教裁判所,以各种酷刑对待异教徒。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还会提到这个组织。路易九世亲自设立了火刑场,专为将异教徒活活烧死。而作为西欧比较醒目的异教徒——犹太人,当然也是路易九世视为眼中钉的敌人,是受他迫害的主要对象之一。
要说路易九世办的这些事,在基督教世界最多能评个信教积极分子,要在名字前面加个“圣”字,估计还差一点。所以,路易九世启动了教界顶级的修炼——“十字军”东征。
要说圣路易的“十字军”生涯,岂是“悲惨”二字可以形容啊!
却说,自从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在耶路撒冷建立了基督教国家,这个圣地就在基督教和穆斯林之间几度易手,你来我往地争夺不休。在《德意志:铁与血的历史》中,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世界奇迹腓特烈二世,被教皇开除出教后,单枪匹马跑到耶路撒冷,不费一兵一卒,凭着自己独特魅力,居然让当时的阿尤布王朝苏丹将耶路撒冷及朝圣的陆上通道拱手相让,创下了世界公关史上的一个神话。
可惜穆斯林世界,心态开放的苏丹并不多,阿尤布王朝的继任苏丹对这个事耿耿于怀。1244年,他们又把圣地抢回来了。
教廷收到消息,自然又是一番哭天抢地,如丧考妣。传说当时路易九世正好大病初愈,病中他就立誓,如果病好,他就组织“十字军”。
1248年疟疾初愈的法王组织一千八百艘船只浩浩荡荡出发了。虽然此时路易九世已经成婚,亲政。但既然有东征这么大的业务,布朗歇太后只好再次上岗摄政。
阿尤布王朝的统治中心在埃及的开罗。所以,从第五次“十字军”东征开始,先打埃及成为教廷的主要作战思路。
路易九世的军队在埃及登陆,非常顺利地占领了重要港口城市杜姆亚特。就像俄国那万恶的冬天一样,埃及也有个上帝赐予的天然防线,就是尼罗河。尼罗河的特点就是喜欢发洪水,动不动就泛滥成灾。“十字军”攻陷杜姆亚特后休整。这一休整不要紧,尼罗河非常配合地发大水了。
“十字军”是远征,跨海作战,本来补给就不充裕,一帮人天天在埃及看海,一看就看了九个月。“十字军”这九个月歇下来,什么士气都歇没了,开罗那边可没休息呢。
此时的阿尤布王朝,有一支很彪悍的雇佣军,全部是来自高加索地区和黑海北部的游牧部落,基本都是突厥的后代,他们被捉到埃及,卖身为奴,组成了被称为马穆留克的奴隶军队。路易九世在杜姆亚特看大水这段时间,这帮马穆留克换了个猛人头目,拜伯尔斯。
大水退后,路易九世重鼓士气,预备一举攻陷开罗。可机会永远失去了,马穆留克切断了“十字军”的补给线。在曼苏拉城,“十字军”大败,路易九世直接被俘虏了。
这时,我们要隆重介绍本时段另外一位杰出的法国女人,路易九世的老婆,来自普罗旺斯的玛格丽特王后。路易九世跑这么远打仗,把国事交给了老妈,可是对法王来说,还有一个重要工作就是为卡佩王朝生出继承人来。这个事谁也不好帮他代劳,他只好把老婆带在身边。
在杜姆亚特那些无聊的日子里,法王这件重要工作颇有成效。路易九世被俘,王后一边替他镇守杜姆亚特城,一边生下了王子约翰。王后产子后,躺在床上,就把城中守将招来,再三嘱咐,死守城池,不能投降,如果失去这个最后的筹码,恐怕路易九世就回不来了。
对马穆留克来说,击败“十字军”、抓住法王不算最牛的功绩,他们随后就干掉了开罗的苏丹,取得了埃及的政权。这些突厥奴隶建立的马穆留克王朝随后统治埃及三百多年。
开罗的新主人好说话,路易九世死了一文不值,活着倒是奇货可居。经过贸易磋商,路易九世价值五十万镑图尔币(路易九世时一种货币单位),允许分两次付款,先款后货。路易九世回到巴黎的时候,已经是1254年了。
路易九世不回家也不行了,布朗歇太后在六十五岁去世,巴黎不可一日无君啊。回家的路易九世不甘心啊,虽然他圣战被俘,在基督教的世界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让他混成了欧洲不少人的偶像。可是,这个事无论如何都想不通啊,现在埃及那些人都知道路易九世刀子嘴豆腐心了,虽然一直叫嚣要杀光异教徒,可其实是给突厥奴隶兵送钱扶贫改善生活的。这口气不出,路易九世都活不下去了。于是,不管大臣贵族怎么劝阻,路易九世铁了心,又组织了一次“十字军”。
1270年,路易九世率领雇佣军在突尼斯登陆,他预备袭击当时统治突尼斯的穆斯林王朝。不幸的是,这一次报仇计划比上一次远征埃及更惨,登陆后不久,大军就染上了瘟疫,路易九世自己也没有幸免,客死异乡。太子爷腓力赶紧下令撤军,将路易九世带回法国安葬。
两次东征,第一次去送钱,第二次去送死,一点不妨碍路易九世成为盖世的英雄。法王为天主教神圣而伟大的事业而死,死得比阿尔卑斯山还重,整个基督教世界的信徒要以他为榜样,更加虔诚偏执认死理地完成教廷想出来的这些古怪任务。
1297年,当时的教皇追认路易九世为圣徒,成为“圣路易”。而在教廷甚至是广大信众眼中,路易九世是一个基督教世界的君主典范,都叫他“完美怪物”。这个名字也不知道是褒是贬。
路易九世死后,英国的爱德华王子,也就是后来的长腿爱德华,组织了一次救援,最后也是失败撤军,勉强叫第九次“十字军”吧。不管路易九世是不是学习榜样,后来的基督教界国王也都不爱学他了。路易九世之死应该算是“十字军”的凄美绝唱,他用生命告诉大家,“十字军”东征这个事,一点都不好玩,又危险又无聊,以后大家就把这个事忘了吧。而比打不赢异教徒更糟糕的是,整个天主教廷的威信一天不如一天。再想挑唆诸如此类的事情,也没人愿意理他了。
给教皇一个面子吧,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也没有一无是处的事。非要给这绵延两百年,前后九次的大折腾总结出一点建设性的益处,有两条:第一,总算是让钩心斗角的西欧诸王偶尔团结了一下,避免了部分可能发生的互殴,降低了西欧的暴力水平;第二,东西大融合,为后来的文艺复兴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