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时代已经抛弃了“社交狂人”
我天生就极度不爱交际,并一度为此苦恼不已。
比如我很不情愿参加朋友的婚礼,特别不想换西装。一想到换上领带和白衬衫就意味着要和人打交道,要跟会场上形形色色的人尬聊,我就根本不想脱掉身上的T恤和短裤。
但是,人家好意邀请,我又怎么好意思不去呢?于是我连衣服都没换就去了,然后默默地在大堂等着,等到婚礼结束,朋友从会场出来,我私下向他表达了我的祝福,之后就回家了。
我还顺便跟朋友的父母打了个招呼,以前见过几面的,但是我明显地看到他们一脸不高兴的样子。现在想起来,真是丢人丢到家了。
每次我提起这件事,别人都会问我:“你这么孤僻吗?”
其实在读大学的时候,我一个月也会参加三四次联谊活动。在别人眼里,我也算是交际型人格了。可是,我的热情仅限于交友而已,那些活动从来都不是我发自内心想去的。
我是典型的“喜欢一个人待着”的内向型人格。从学生时代起,我就喜欢待在房间里,也不出门,一个人安静地看书;即使外出,我也是一个人在街头漫无目的地转悠,独自思索。
由于这样的性格,再加上我想从事与文字相关的工作,所以大学毕业后,我选择进入朝日新闻社,成为一名记者。
然而,造化弄人的是:一名记者的工作内容完全仰仗于和人打交道。从获得诺贝尔奖的世界名人到杀人案件的小道消息,再到突然前来造访的普通市民,做采访,最关键的要素就是——人。
在长达十四年的报社记者生涯里,我曾和几千人共同度过了相当宝贵的时光,做了大量的采访。
即便如此,在社交的问题上,我依然做不到游刃有余。
2016年,我从朝日新闻社离职,入职一家叫“《赫芬顿邮报》日本版”的新闻媒体网站,担任主编。之所以从坐拥四千五百名员工的朝日新闻社来到这家规模不到三十人的公司,也是考虑到我不喜欢和人打交道的原因。
虽然在网站当主编和之前当记者一样,都需要维系人际关系,但让我没想到的是,在这里工作对社交能力的要求实则更高。
平常的人物专访和公司走访都离不开社交。比如一些职场属性极强的“人际关系拓展聚会”——就是各行各业的人聚集在一起,互相交换名片、引荐介绍,这些对于媒体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场合。
但是,无论和眼前的陌生人如何谈笑风生,我们谈话的内容总是如同蜻蜓点水,令人印象不深。虽然我已经反复提醒自己要下功夫维护人际关系,但我对此总是心不在焉,只想着早点回家泡澡,或者去便利店买瓶威士忌苏打水这样的事情。
然而,在媒体行业总有一些大神,我称之为“社交狂人”。我认识的一家媒体的主编,名片夹塞得鼓鼓的,他会同碰面的企业家和广告代理商聊个遍,聚会结束之后还要去别的店继续喝酒,进行私人聚会。半夜一点,他还在社交平台上面发布了一条状态——一群人醉倒在卡拉OK厅。
另外,我还听说,有一名记者前辈准备了一个牌子,上面用特别大的字写着自己的名字,然后挂着这个牌子频繁地和警察署交涉,目的就是把自己的名字推销出去,和他们搞好关系,以便日后得到源源不断的内部消息。其实不光是媒体行业,在任何商业场合,像这样的社交达人早就让人见怪不怪了,不是吗?
每天晚上都安排聚会的人,向面前的每一个人逐一分发名片的人,一个不落地对接着上司给过来的名册的人,还有单方面攀附名人的人,比比皆是。面对他们,我自愧不如,不由得发出“太厉害了吧”的感叹。
我为此焦躁不安,总是提醒自己:一定要想办法克服不善交际的弱点!一定要提高社交能力!
可惜,我自始至终都克服不了。
不过,我最近发现:“社交狂人”其实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潮流了。我观察到的两个变化可以证明这一观点。
第一,随着各种社交平台的发展,个人即使不依赖组织也能找到关键人物,构建自己的社交网络。
以前的“社交狂人”要和很多人吃饭、打高尔夫,花时间去获取对方的信任,然后经过他们的引荐,才有可能接触真正要见的人。
而且以前很难判断谁和谁是互相认识的,从外部来看,人脉是不透明的,经常是从对方不经意的一句话中获取关系网的线索。我认识的一个广告代理店的营业部长,他为了套取一句关键的话,甚至会陪喝到大半夜,直到最后只能坐末班车回家。
但是现在,只需通过各种社交平台的消息功能或私信功能,就可以直接联络到要见的人。在一些平台上面,每个人好友一栏的关系网一览无余,不必大费周折就可以接触到目标人物。
第二,随着互联网的盛行和高科技的发展,个体的力量被迅速放大。
比如说,在以往的商业活动当中,开发新产品不仅需要技术部门和市场部门,营业部门和广告部门也要共同参与,还要和各个层级的上司、客户疏通关系,反复协调——以前就是这样,要推进工作就不得不调用大量的人际关系。
尽管现在也依然遵循这样的逻辑,但是只要有社交平台的账号,不必动用媒体也能开展宣传活动,还可以采用众筹的方式募集资金。此外,随着副业的兴起,把自己擅长的两三个领域的资源、能力转换成职业的,也大有人在了。
也就是说,不必费力和一大堆人维持关系,仅仅是一个人,或者由少数几个人组成的团队,就能把工作做好。
时代的确正在发生着惊人的变化。
因此,与其把自己打造成“社交狂人”,不如用心去维护同少数几个重要人物的深度关系。如此一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会充满乐趣,社会的整体效能也会相应地提升。
这种只和必要的人往来的社交形式,我称之为“精准社交”。
我天生不爱与人打交道,这个毛病是无论如何都改不掉的了。
但是,即便是像我这样喜欢独处的“内向者”,也会有几个喜欢的人。而且正是因为独处的时间比较长,内向的人通常能从直觉上判断出自己喜欢的人,即使不擅长社交,也能和少数几个人保持友好往来。
“社交狂人”的时代终结了
放弃海量资源,连接精准个体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今时代,不光是外部的交往,家庭内部的交往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传统的报社和通讯社,女性记者一般占20%左右,但是我所在的《赫芬顿邮报》,女性占比达到了50%。而且,无论是女性职员还是男性职员,都在努力平衡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关系。
在媒体行业,超长时间地工作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为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以往的工作、生活以及人际交往方式,不仅是对于记者和编辑,对商务部门和技术部门来说也是如此。
我在家里的时候,会和家人沟通交流,也会一个人静静地待着,珍惜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
其实,不善于交际也不是件坏事。
虽然社交软件的普及使我能够联系到任何人,但我同时也有不联系任何人的自由。
对于社交,我的看法是:与其追逐虚伪的表面,不如探寻自己的内在。
只和有限的喜欢的人交往,这样的做法是完全可行的。对此,我深信不疑。
我三十来岁时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留学,在那里接触的待人接物方式和日本颇有差异,“精准社交”的思维方式对当时的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的第一章将首先对“为什么内向者可以运用精准社交法则大放异彩”进行详细说明。
在第二章,我将介绍从斯坦福学到的七条精准社交法则;第三章,我将讲解精准社交法则在商务场合的应用和三大优势;最后的第四章为实践篇,谈谈怎么深入了解你应该结交的“喜欢的人”,如何与之展开交流,如何运用精准社交打造一个团队。
兴趣相投的人、发自内心喜欢的人,和这样的人才能建立起深度关系。
最后,看完书的你如果有“对,我就是想和那个人结交”这样的想法,我将不胜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