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说什么4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六十三章:不轻慢每一件小事,才能成大事

01事来则应,事毕则忘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带着很强的企图心做事,结果很难如意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这句话读起来虽像绕口令一样,但这里面的道理很深。“为无为”的第一个“为”是动词,“无为”表示的是一种状态,“为无为”就是以无为的状态去做事。所以,第一个“为”是做,以什么状态去做?用“无为”的状态去做。“事无事”的意思是做事以“无事”的状态去做。“味无味”指用没有味道的状态去品味味道。

历朝历代,很多人对“为无为”的解释五花八门,最普遍的解释就是您要“无为”地去做事,什么事都不做,才是真正地做事。

我觉得这种解法是不对的,因为老子在后面讲了很多做事的方法。老子说“为大乎其细也”,一个人无论做多大的事都要从小处着眼。

老子整章讲的都是怎么做,并不是说您什么都不做就是“无为”了,如果老子真的是这个意思,您上班了什么都不用做,老板不辞退您才怪。

因此,“为无为”是要以“无为”的心态去做事。我们千万不要小瞧这种状态,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有这种状态的人在做事的时候,不会有特别强烈的企图心,因为他不是为了获得什么才做事,他就是放轻松,轻装前进。用这种状态做事,反而会做得更好。

比如,我在宣传中医的时候,发现大多数人的病都源于情绪不好。所以,现在我宣传中医养生的时候,讲药方的内容会少一些,养心的内容会多一些。但大家都不怎么愿意听养心的内容,更希望我直接给他们治感冒的秘方、治胃疼的秘方等。都想着一吃上药,身体就好了。所以,在我的公众号平台,每次只要发一个方子,转发量和阅读量都特别高。

而那些讲养心的文章,比如讲胃病跟您的情绪不好有关的文章,看的人却很少。我认为,绝大多数成人的病,除了外伤之外,一般都跟情绪密切相关。有的人说:“不对,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这些东西都是外界变化啊,和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关系?”

这些的确是外部变化,但您一定是内部先出现了问题,才容易受外界变化影响。如果从根源上仔细去找,您会发现,将近90%的内科疾病都跟不良情绪有关。

因此,养心是十分关键的。可是大家不明白这个道理,不愿意学习养心的内容。我的公众号平台发布的养心内容基本没有几个人听、没有几个人看,在宣传养心理论的道路上,我一直走得特别艰辛。

那时候我一直抱着强烈的企图心,就想着自己一定要改变这种情况,要让大家接受。所以,有一段时间我拼命地宣传养心的内容。结果我越天天写养心的文章,大家越不关心,甚至还有的人说:“罗老师,您现在都不讲正经的东西了,中医您都不讲了。”

那段时间说我不务正业的人有很多,大家都说我讲的养心内容没什么用,我听了以后也比较恼火,因为我带着强烈的企图心,行为难免就会矫枉过正——别人越这么说,我就越强调养心的作用。

您看,本来我是在讲养心的内容,结果搞到自己的火都上来了。这种心态是不对的,所以效果也不是很好,因为我的企图心太强烈了。

后来,我自己慢慢想通了,强扭的瓜不甜,我非要让人家怎么样,人家未必接受,而且还会有逆反心理。随缘去做,可能会做得更好,否则给自己搞得头发都白了,急得火冒三丈,还谈什么养心呢?

从那以后,我就放松了,踏踏实实地做好基础工作,然后我就开始用语音来讲《道德经》。

我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并没有说非要改变什么、影响什么,虽然我总的目标是想让大家养心,但是我也觉得要先把《道德经》讲好再说。所以,我就每天这么一点点地讲,一句句地讲,我也不着急了,我相信只要是好东西,大家慢慢就会接受的。

后来当我放平心态,反而学习这类养心内容的人越来越多,大家的改变也都非常大。

当我没有强求的心,一点点去做事的时候,大家逐渐发现这个内容有点儿意思,反而开始一点点跟着学,不断地去研究。

如果我的企图心特别强,一定要达到什么目标——我一定要把这些不听《道德经》的人给扭转过来,这种“为有为”的心态,结果反而不好。

“为无为”的意思就是,您没有那么多企图心,就是把事情认真做好,不是为了什么去做,但这种“为无为”的状态,会让大家轻装前进,让事情变得更纯粹。如果您心中想的是“有为”,用这种状态再去做事,我觉得未必能做得好。


一个良好的做事态度是尽力完成,放下结果

“事无事”讲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就是以“无事”的心态去做事,这样做事情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很多人在上班的时候,因为工作的原因都积累了大量的负面情绪,每天晚上回到家想的都是:这件事做不好,领导会怎么说我;那事做不好会怎么样?……您的脑子在不停地飞快旋转,如果您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会很累的。

很多人生病都是心理负担太重所致,您做的事是一分,结果您的思维活动搞出了十分,您说得多累?

真正的高人做事,事来则应——事来了我就去处理,处理完了就将这些事清空,将做事带来的名誉、地位等全部忘记,不去在意。不管结果如何,我已经尽力了,无论好坏,我都不管了,拥有这样做事态度的人会活得非常轻松。不像有的人,把工作完成了,报告都交上去了,还要忐忑不安,满脑子想的都是“领导万一看了觉得不好可怎么办”,最后导致自己整夜焦虑。

如果您经常这样是会生病的,一个良好的做事态度应该是,把工作尽力完成就可以了,至于结果如何,不是由您决定的,要把这些放下。有这种状态的人会特别轻松,这就是老子说的“事无事”。

这些所谓的“有事”基本都是关乎自己的利益才有,而“无事”是把自己的利益放下,只要您能把自己所在意的事全都放下,这种状态就叫“无事”,如果您能以“无事”的状态去做事,您的境界就高了,这就是“为无为,事无事”。


没有太多调味料,您才能品享到食物的本味

“味无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字面的意思好像在说您在尝味道的时候,以这种“无味”的基点出发,去品味,您就会尝出更多味道。

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是,您把感官全部打开了,再去感受这个世界,就会感受到更多美好的东西。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追求特别“浓”的味道,那么您未必能真正体会到“味”的好。

比如,我们现在在外面吃的食物,里面放的调味料特别多,经常这么吃的话,会导致口味被调得越来越重。

实际上,口味越来越重未必是件好事,现在很多人吃饭时经常会茫然,不知道吃什么,上哪儿去吃。有时吃菜会感觉没味道,因为自己的味觉已经被调到一个很不正常的段位上了。这时候再让您吃水煮白菜,您就吃不下去。所以现在麻辣菜打遍天下,只有这些极端挑战味蕾的菜,我们吃了才觉得好吃……

我们只有把“味”觉放低,才能品享到食物本来的味道。比如,我曾经到寺庙里住过几天,那个时候每餐吃豆腐和白菜,那个香啊——没有太多调味料,您才能吃出菜味儿。这就叫“味无味”,这是味觉上的。

生活上也是这样,如果您把感官的刺激提到极致,您的生活就不会有太多幸福。比如您天天吃鲍鱼海参,没事就坐游艇出海,在海上晒晒太阳……如果您天天过这样的日子,时间长了就会觉得世界上没有什么好享受得了,还有什么可玩儿的呢?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人吸毒,因为他觉得实在没有什么能让他兴奋的了。

很多人都认为活在这种状态里的人最幸福,实际上这种人一直都在茫然四顾,不知道还有什么能刺激他,您说这样的人幸福吗?未必。

反而是那些很普通的人,没事儿跟朋友聊聊天,逛逛商场,或者一起坐公共汽车去哪儿参观一下,这样简单的日子,想想都觉得很开心。

以前在北京的日子,我现在回想起来真的觉得太幸福了。那时候我看到一个新的商场开业,都会觉得开心得不得了。其实跟我也没有太大关系,但我就是发自内心地开心。到商场里吃一顿饭,也会觉得特别香,我觉得那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

可能有人会觉得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您说得这么好听,现在让您回到那个时光,接着挤地铁您干不干?”

是这样的,老子讲这段话的意思不是让我们倒退着去活,而是让我们要保持初心。如果您的人生不断进步,不断做事,您还能一直保持初心,用最初那种质朴、本真的状态去为人处世,您的人生就能体味出更多幸福。

老子讲的“味无味”中的“无味”,可以解释成朴素和本真的心态,老子希望您能以这种朴素和本真的心态去体会人生。前面的“味”是动词,用这种心态去体味人生,一定会焕发出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