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分析
子曰 子:用于指人有四种含义:一是对大夫的尊称,对大夫一般称“子”以示尊敬。古代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爵,据爵位进行称呼,如齐桓公、魏文侯、宴子(宴婴)等。二是对老师的尊称,官学的老师一般由大夫退休之后担任,古代优秀学子毕业后大多都会成为士,士的直属上级是大夫。弟子们在老师的姓氏后面加“子”做称呼,以此表达对老师的尊崇。孔子既做过鲁国大夫,又是私学老师,故被尊称为孔子。三是对男子的尊称。四是指子女或继承人。曰:说,张口吐舌谓“曰”。子曰:即“老师说”。《论语》里的“子曰”均指孔子说的话,故后文均译为“孔子说”。
本章之言皆为孔子的体会,故本章逻辑主语默认为孔子本人。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先秦男子称氏不称姓。孔子是殷商王族后人,殷商灭亡后遗民被封于宋国,其祖上由王族变为诸侯世家;孔子第十世祖弗父何的时候发生了一场政变,由诸侯世家变为大夫之家;到了孔子第六世祖孔父嘉(字孔父,名嘉)的时候,由诸侯变为大夫之家已经五代人了,脱离了与宋国公室的近亲关系,于是另立宗族,以“孔”为氏;孔父嘉因其妻美,遭宋国太宰华父督所害,华父督又弑君杀了宋殇公,孔子第五世祖木金父,为避家族奇祸,逃奔鲁国,孔氏就此迁居于鲁,由宋国大夫之家变为鲁国士人,士爵无法世袭,孔子早年丧父,他基本可以算是平民出身。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学问、学说。孔子的学说概括来便是为人处世的学问。《论语》的内容主要就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时:每天。学有三时,一是人身中为时,指人活着的时候或人生的各个阶段(小学、大学等);二是年中为时,指春夏秋冬四时;三是日中为时,指每天。今取第三条含义。习:研讨,与人共学。《易经·兑卦》云:“君子以朋友讲习。”后文《述而篇》,孔子以“学之不讲”为忧。古人简策繁重,以口耳相传者多,以目相传者少。开篇首句奠定了全书的基调,《论语》九成以上的内容都是与人讲习的言论。说:通“悦”,愉悦。古文的“悦”为俗体,“说”是书面体。
有朋自远方来 朋:同门曰朋。古时把师从同一个流派的人称为“朋”。远方:做定语,特意强调“朋”的属性,对学问的见解容易被地域和文化习俗所局限,不同地方的人一起来探讨学问更有利于探明问题的本质。来:指“来干什么”,因为前一句已经交代了,所以省略了。本句与前一句内容相同,只是由于左近的同门可以时常研讨学问,而远处到来的却没有这个条件,所以分别表述。《史记·孔子世家》云:“季氏亦僣於公室,陪臣执国政,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僣离於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脩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不亦乐乎 乐:快乐。言学言教,皆是乐道。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做学问,总是很快乐的。《孟子·尽心》中有:“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认为称王天下都不算什么快乐,笔者认为孔子之乐就是孟子所言,君子的第三种快乐。
人不知而不愠 人:有人。知:知晓,理解。愠:怨怒。这里的“愠”与“说”“乐”对文。君子和而不同,既是研讨学问,必然会有分歧,但意见不同却并不会导致怨怒。
不亦君子乎 君子:指百姓心中理想的君位继承人。《孔子家语》中有:“君子者也,人之成名也。百姓与名,谓之君子,则是成其亲为君而为其子也。”君:古时的“君”主要用于称呼有封地的人;君的上部为“尹”,象征人手执权杖,本义是治理;下部为“口”,表发号施令。上下两部合而会意,表示古代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之通称。子:子女、继承者。起初,君子是有资格继承君位的人,由于早期的统治权实行禅让继承制,故德才兼备而声望又高之人是君位的合理继承者。实行世袭制之后,君子丧失了君位继承权,但仍用于称呼德行和声望较高的人。《唐虞之道》中有:“尧舜之行,爱亲尊贤。爱亲故孝,尊贤故禅。”
【译解】
孔子说:“每天研讨学问,不也很高兴吗?有同门从远方前来,不也很快乐吗?有人不理解也不生气,不也是有修养的人吗?”
【逻辑】
本章讲孔子教学之情。孔子一生,以万世师表作为总结最为恰当,其自评亦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本章奠定了全书论学的基调,统领全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