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人类从远古时期便开始制作发酵食物,使其能够更长久地保存,并变得更有营养和有助于消化。热带地区的古人喜欢挖洞把木薯放进去,等它变甜变软;北极地区的人喜欢吃发酵后变得像冰激凌一样软绵绵的鱼肉。当时在世界各地,发酵食物都因其健康和美味而备受珍视。
可惜在当今的西方饮食里,发酵食物却乏善可陈。这对我们的健康和经济可不是好事。发酵食物对消化大有裨益,而且能预防某些疾病。再进一步讲,食物发酵从诞生起便是手工操作的,人们对发酵食物的忽略自然加剧了食品工业的集中化和产业化,对小型农村和地区经济很不利。
发酵食物的美味需要我们一步步去发掘和习惯。想来没有多少人能接受爬满虫子的酿豆腐,但这在日本颇受欢迎;还有非洲部分地区特别流行的气泡高粱啤酒,乍一闻你可能觉得它跟胃液没什么区别。不过话又说回来,非洲人大概也没法理解西方那些大块大块散发着腐臭的牛奶制品(我们叫它们“奶酪”)的美妙之处吧。对于吃着它们长大的人来说,这些发酵食物可谓无上的美味。而这其中有不少食物,西方人接受起来也不会太困难。
作为一个伟大的改革者和艺术家,桑德尔·卡茨竭尽全力地用这部杰作去满足人们对真正食材的渴求,以及对生命过程本身的探索欲。发酵食物的妙处不仅在于美味,其准备过程也令人心满意足。成功酿出第一桶气泡茶时的喜悦,尝到第一口自制酸菜时的兴奋,发酵食物的制作会让你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你会开始对所有造福人类的微小细节心存敬意,从肉眼不可见的生物酶,到牛赠予我们的肉和牛奶。
事实上,发酵的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文化的基础:没有培养(culturing),便无文化。那些文化悠久的民族仍然保持了食用发酵食物的传统,例如法国的葡萄酒和奶酪,日本的渍菜和味噌。文化始于农田,而不是歌剧院,文化将人类与自己所劳作的土地联结起来。很多评论家都认为美国是个缺少文化底蕴的民族—只吃罐头、经过巴氏杀菌和防腐处理的食品,我们哪有机会培养起自己的文化?讽刺的是,我们这个高科技下的无菌社会若想拥有伟大的文化,最重要的一步居然是接受细菌,然后像炼金术师一般利用它,抛弃机器,亲手制作出食物和饮料。
本书不仅试图唤回人们对这些古老发酵手法的记忆,更希望带领读者进入一个更好的世界,一个民众健康、经济公平、珍视个人创造力的世界。在今天,天马行空的创造和想象时常被打上“不合时宜”的标签,而这些恰恰是发酵文化里最重要的品质。
萨莉·法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