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扪心自问,你真的了解自己吗
“扪心自问”好像是一个情感色彩过于强烈的词。我要和大家解释一下,我本人完全不想过于咄咄逼人,但我觉得“你真的了解自己吗”这个问题应该开宗明义地指出来。因为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我们可能以为自己比较了解自己,但其实这种想法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因为我们对自己的了解是以一些外在的规则、一些流行的东西作为参照的。
给大家举一个我自身的例子。
我在少年时代刚刚知道星座[1]时,对照自己的生日一查,得知自己是巨蟹座,其实我按照阴历过生日,而星座是根据阳历生日推算的,所以查到的星座并不正确。但当时网络还没有普及,我对星座的了解也大多来自地摊书。在这样了解了一些巨蟹座的人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等后,我有些疑惑,我的性格好像和书上的巨蟹座有所不同,但第二个念头就是,肯定是我不对,我应该活得更像巨蟹座一些。然后在不知不觉间,我好像真的变得有些像巨蟹座了。
后来我读大学时,星座理论还很流行,这时我才知道自己其实是狮子座,那时觉得自己好像真的天生更像狮子座。了解得更深入后,我发现星座理论其实很复杂,要想成为完全符合某个星座性格的人是很困难的。
举这个例子是想引出自我认知的第一个误区——我们在了解自己时通常会不经意地套用某些外部框架,而且这些框架并不一定是科学的、适合自己的。在“民间心理学”中,星座、属相和血型构成了一个三维体系,每个人在这个体系中都有自己的定位,可以根据这个定位了解自己应该具备怎样的特质。
可对我们认识自我来说,即便是科学的人格测量也同样属于外部框架——当我们读到某篇文章用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描述某一类人时,会很自然地将这个概念套用在自己身上。如果相似的部分比较多,我们的行为甚至思维可能会不由自主地朝着符合那些描述的方向改变,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常模[2]。我们甚至希望自己最好活得比较像那类人中的典型,这样我们内心会产生一种安全感,感觉自己似乎真的在一个很稳固的框架内。
在实际的治疗中,我会遇到一些来访者,他们看了一些心理学专业的书就开始给自己贴标签:“张老师,我是边缘型人格障碍[3]。你看,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很多表现我身上都有。”
相较于原来对自己一无所知的状态,他的进步在于他试图开始了解自己了。不过,他在了解自己时借助了一个外在标准,他把教材或诊断系统里规定的形象当作真实的自己,产生了“我原来不认识自己,我原来对自己的认识是错误的,我现在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的想法,这种想法好像一下子治好了他因为对自己一无所知而产生的恐惧——“我获得了一个定位、一个诊断”。
于是,他顺理成章地把这个诊断当真,此后好像活出了不一样的人生。他甚至从一些做事不计后果的人身上获得勇气:“我好像还是有点瞻前顾后,这样是不对的。我已经找到了真实的自我,我应该活得比以前更真实。”
这种想法其实会给他平添很多麻烦。
原来的那个他可能生活在父母的某种标签、某种界定下,比如我的一些来访者从小被父亲说丑,或被母亲说笨,“你是我见过的最笨的孩子,某某(指别人家的孩子)比你聪明得多。”这其实也是一个“诊断”。多年来,他把父母给他的“诊断”奉为圭臬,从不质疑这些“诊断”的真伪。
不幸的是,当现在的那个他某一天终于从这个阴影中挣脱、抛开错误的“诊断”时,他却又会马上全身心地投入另外一个错误的“诊断”,好像一个无比真实的自己已经在那里等了他很久,然后把那个新的“诊断”当成真实的自己。但实际上,那很可能是另外一种麻烦的开始,他可能会打乱自己之前的生活节奏,抛弃之前拥有的真实,可能又活出了另一个不真实的自己。我希望各位读者能避开这种经历,不要像这种来访者一样,离开一个麻烦后又陷入另外一个麻烦。
自我认识的准备工作:初心
认识自己、做自己的知己是一件非常困难,并且需要付出很多时间、精力、心思和勇气的事情。我们的内心就像一枝花一样,除了美丽的花瓣,还有承托花瓣的花茎和花萼,孕育生命的花蕊和子房。不同的花,它们的大小、形状、颜色又各不相同,如果想准确地认识一枝花并了解它的构造,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用特殊的解剖镜和镊子,一点、一点地观察和剖析它。
我们认识自我的过程也是如此,需要付出足够的耐心才能完成。我们不要在对自己刚有一点认识时,就觉得自己已经得到了真理,而是要有一颗探索未知的初心。要有意识地问自己:我的初心还在不在?我是不是觉得我对自己的认识已经达到了准确无误的程度?我们先用这种方式埋下这颗初心的种子,并在接下来的阅读过程中,时时浇灌它。
另外,不要“抄作业”。如果你觉得有一个人好像活得比较本真,希望自己也能那样,于是就全面地模仿对方的生活方式、动作神态等,甚至不惜违背自己的意愿,刻意地改变自己的性格,那么暂且不论你在对方身上看到的那个“真我”是不是真的,完全将自己复刻成另外一个人真的好吗?世界上没有两朵一模一样的鲜花,第一朵花肯定是真的,其他和这朵真花一样的只能是塑料花,我们要避免活成“塑料花”。
或许你在读完这本书后,发现我讲的这个体系存在对理想人格的某种规范,认为大家在看完书后找到的有关自己的知识都属于同一个系统,圆满人生只有一种实现方法,生命之花只有一种绽放方式,结的果最后也是相同的。不要这么想,这是我最不想看到的,也是我尽力想避免的。
我希望你能把有关自身的疑问,以及伴随着疑问而看到的初心始终放在重要的位置,并时常问问自己:我真的了解自己了吗?
我自己也在做精神分析性的心理治疗,所以我可以接受对自身进行分析这件事。我已经做了超过10年的精神分析,这些分析都通过英语进行,在进行了很长时间的分析后,我突然发现,那个接受分析的人格,是一个讲英语的张沛超,而那个讲普通话或是讲家乡话的张沛超,他们可能在“垂帘听政”,只是偶尔插一下话。所以我们即使在进行一个专业而持久的分析、解析、剖析自身的活动,得到的也很有可能是一部分临时性的人格。但临时性的人格并不代表没有价值,相反,我相信它会指引我不断走向自己的内心深处。
某一年,我专门回老家拜访那些在我小时候照料过我的人、教导过我的老师和我童年的玩伴,我想从他们口中知道,当时他们对我的印象究竟是怎样的。这个调查的结果给我带来非常大的震动,甚至很大程度上松动了我通过多年专业而系统的探索才形成的自我印象。
做自己的知己,需要我们设定一个终身的目标。我无法承诺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会有多么轻松,多么美妙。我想说的是,当你在这个过程中陷入烦恼时,若这个烦恼有唯一的“解药”,那只能是不断地认识你自己。就算还有其他的途径,也只是这味解药的药引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