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3 失业率
图2.7展示了1890—2010年(官方)失业率的变化路径。它生动地展现出历史上历次出现的大萧条对经济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可以获取的数据涵盖了19世纪70年代的大萧条末期、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及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时期。我们可以看到,尽管萧条可能是无法避免的,但是也有办法让它们看起来温和一些。从历史标准来看,20世纪70—80年代的失业率是之前两次大萧条以来持续存在的最高失业率水平。然而,失业率的峰值相较前两次大萧条低得多,其平均水平也仅仅达到了此前两次大萧条的2/3。这提醒我们,经济政策和社会结构可能会在改善失业方面发挥巨大的积极作用。问题在于,这需要付出多少成本或者会带来怎样意料之外的结果。我们将在第16章探讨大萧条时期发达国家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时继续讨论这个话题。我将论证,抑制萧条的一个结果是延长了萧条的持续时间:抑制萧条也可能抑制经济复苏,日本在20世纪后30多年的经历便证明了这一点。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严重的萧条比长期的经济停滞好。在这两种情况下,劳动者和资本家付出的代价是不同的,社会制度在决定这种代价如何在二者之间进行分摊时起到重要作用。
图2.7 美国的失业率(1890—2010年)
和实际工资类似,失业率也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从工人的角度来看,失业率衡量了对工人生产率的相对需求。因此,失业率在一国的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失业率也是调节生产率增长和实际工资增长之间联系强度的重要因素:失业率越高,劳动者相对于资本家的力量越弱,生产率增长与实际工资增长之间存在联系的可能性就越小。这不仅仅是因为持续的高失业削弱了劳动者的相对议价能力,也因为它同时侵蚀了支持劳动者的社会制度(见第1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