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晚晴集讲记(有间文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序 用真经说话

1.

玄奘取经的故事是尽人皆知的,前辈们为了辨明佛经中的一字一句付出过无数的辛苦。无论是古代印度还是古代中国,辩经之风都很兴盛,原因很简单:理越辩越明。中土的译经也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简直达到了锱铢必较的程度,其原因也很简单:一字之差,真理就有可能走向谬误。

浩繁的佛经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宝藏,但是,前人的这些辛苦在今人眼里越来越不受重视了。有的人一味强调所谓实修,却很少去细读经典,就像行旅之人一味走路却不看地图;有的人一味拿禅宗末流的虚言以为真理,一句“不可言说”便否定了多少前辈大师在佛经上的孜孜努力——不错,地图上的目标并不等于真正的目标,但有几个人会以这个理由而否定地图的价值呢?

实修的方法也有很多,或如《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所谓,要么读经,要么禅定,可以二选一,或如古昆大师的《劝利钝各修偈》所谓,资质好的人应当读经以明义、弘法以劝世,这是最了不起的实修。而资质差的人可以不去读经,只要念佛,但这绝不是说念佛才是实修而读经不是。

再说,实修的方法也不是凭空而来的,一点一滴都是前人经验之总结、训诫之积累,就像本书讲到的道宣大师《净心诫观法》的十种坐禅要法,如果我们不去认真学习体会,这个禅究竟从何坐起?

末法时代,歧说遍地,信众之中也多是只认金装不认佛,怎样辨别歧说,只有从真经入手。读经本来就是重要的修行,把真经读透,自然有了眼力,有了悟性。真经俱在,自当用真经说话,而不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

读经与传经,功德无量。《金刚经》中,佛陀对须菩提说:“假如有善男信女每天三次用无数多的身体性命来布施,布施了百千亿劫的时间,假如有另外一人,听见这部《金刚经》后便完全信奉其中的义理,那么这个人的福德便超过前者,何况他还抄写、领受、修行、诵读、给他人讲解经文呢?……须菩提,这部经书有着无可限量的功德,是我是专为修习大乘佛法的人所说之经,如果有人领受、修习、诵读这部经书,并且给人解说,我便能够了解他,我便知道他能够修成无量的功德。这样的人,即可修成无上智慧,成就佛道。”——这里举《金刚经》为例,只因为《金刚经》广为大家熟习,而事实上,这样的话乃是佛经中的习语,自然也是修行者的常识。

另如莲池大师,以净土宗师的身份虽然大力倡导念佛,却也同样提倡读经。他在《竹窗随笔·经教》当中详细阐释过读经的意义:“我一生崇尚念佛,然勤勤恳恳劝人读经。为什么这样呢?大家想想,念佛之说是从哪里来的?难道不是佛祖金口所说、佛经简册所载么?如果不是因着这些,我们今天又从何得知十万亿刹之外有阿弥陀呢?有些参禅的人,以‘教外别传’为借口而拒绝读经,却不知离开经义而参禅是很容易走入邪道的,离开经义而悟道也很容易堕入邪解”正因此故,莲池大师着重提出“学佛者必以三藏十二部为模楷”。

本书为弘一大师集结佛经之精华,讲解也以佛经为本,对弘一大师的每句摘录,尽力求之于佛典原文,以上下文语境贯通作解,凡有旁证,也多自佛典而出,不敢以己意妄加附会而作凿空之论。至于斟酌损益、成败利钝,愿就教于大方之家。

2.

《晚晴集》是弘一大师李叔同从浩繁的佛经之中摘编的一部精华语录,直到法师圆寂之后才作为遗著出版。从风流才子的李叔同到青灯古佛的弘一大师,曲折跌宕的人生历练最后结成了这一部借他人之酒的字字珠玑。

一部《晚晴集》,虽格言小语,却尽凝三藏之精华;纵大吕黄钟,亦难谱一心之孤诣。百句既成,弹指如昨;一言成诵,终生受益。法师以之劝世,学人以之修身。浓浓如酒,久而弥醇;淡淡如菊,静而益香。

奈何!斯人去矣,纵留香可堪盈袖;新塔成时,虽欲语忽焉忘言。诸君前辈卓识,喜明珠盼莫嫌鱼目;好熊后学浅陋,作注讲以求结善缘。诚惶诚恐,是为小序。阿弥陀佛!

熊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