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小儿疾病病因特点
儿科疾病的发病原因与成人并不完全相同,这是由小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决定的。小儿疾病发病原因大致有四类:
1.外感六淫邪气
小儿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容易受到外邪侵袭。外感病是儿科的常见病,可分风、寒、暑、湿、燥、火六淫。
(1)风邪:小儿腠理疏松,易受风邪侵袭,引发感冒、咳嗽、肺炎等肺系疾病。另外,风邪善行数变,病理改变迅速。外感风邪在初期属于表证,病位在卫分,如不能及时疏散风邪,则易于从外传内,化热化火。风邪与寒湿之邪夹杂可引起痹证;与食积夹杂可引起发热、恶风、鼻塞流涕等肺系病与腹胀、呕吐等脾胃病一同出现的情况。
(2)寒邪:小儿稚阴稚阳之体,外感阴寒之邪或饮食生冷易导致寒邪犯肺、痰饮内停引发恶寒发热、咳嗽、鼻塞、流清涕、喘咳等症;寒邪直中脾胃可导致脾阳受损,引发腹痛、泄泻、小便清长、大便稀薄、四肢凉等症。寒性凝滞,还可导致血流不畅,不能温煦皮肤,出现体温低、皮肤僵硬、发冷等表现。寒邪日久可引发肾阳虚衰,出现精神恍惚、面白无华、小便清长、肢冷等表象。
(3)暑邪:小儿形体娇嫩,暑邪可引发高热、神昏;热极生风可引动惊悸、抽搐等症。
(4)湿邪:暑多夹湿,小儿生理特性为脾常不足,湿邪易侵犯脾脏,导致脾阳不振,无以运化水湿,故暑季最易引起小儿腹泻。湿邪阻滞脾胃气机可导致食欲不振;湿热相合,流注经络,可引发痿证。
(5)燥邪:燥气应秋,与肺有关,肺为娇脏,易于受燥邪侵扰。燥邪多从口鼻侵入,容易损耗津液,使肺失润泽出现燥咳,临床上以干咳、口舌干燥、苔黄为表象。
(6)火邪:温热之邪可直接侵犯人体,而外感风、寒、暑、湿、燥邪日久也可化火。小儿感受火邪可生风动血,引发高热、神昏、抽搐、紫斑、出血等。
2.先天禀赋不足
怀孕期妇女营养不良或妊娠期服用药物、接触放射线均可导致胎儿体重轻、抵抗力差,甚至出现畸形、残疾等。
※深度解析:《格致余论·慈幼论》说:“儿之在胎,与母同体,得热则俱热,得寒则俱寒,病则俱病,安则俱安。”
胎儿分娩不当,也会导致特定的儿科疾病,如产钳等工具操作不当可导致头部血肿、新生儿斜颈;分娩时间过长可导致胎儿缺氧,出现惊厥、抽搐、夜啼等;胎儿早产可因禀赋不足导致发育过程中出现五迟、五软等表现;脐带结扎不当可引发脐风。另外,某些时行疾病(如水痘)和与遗传有关的疾病(如哮喘、癫痫等)可以直接遗传给胎儿。
3.后天喂养失宜
小儿不知饥饱、亦无法用语言表达感觉,喂养过程中不注意观察可能会导致过饥过饱,造成脾胃损伤。过度喂养可导致脾胃运化无力,产生腹胀、腹痛、食积、呕吐;婴儿过早断乳会导致营养不良,诱发疳证。
小儿挑食、偏食会导致食谱单一,营养不均衡,影响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转,使气血化源不足,出现形体消瘦、面色无光等脾胃虚弱的表现。小儿营养不良可影响小儿发育。
4.时毒疫疬
小儿抵抗力低,容易感染时行疾病如麻疹、水痘、痄腮等,且具有很强的传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