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夜探悬空寺
三人共驾一辆马车,一路上不停地走,也可以一路上观风景。随着他们距离江南温润之地越来越远,路边的小桥流水渐渐变少,气候也越来越干燥,而古藤老树却是逐渐增多。
也难怪,江南烟雨之地,常常是整日阴雨连绵不绝,而云州边塞之地,整日西风扑面而来,风沙多的塞人口鼻,而雨水却少的可怜,天气干燥的很。
走了数日之后,这一天三人来到了一座雄伟的大山之前,问过当地人才知道,这座山正是五岳之一的恒山。远远看去,那山崖壁陡峭,怪石嶙峋,古树虬根盘结,苍松不惧严寒,顶着寒风给他们展现着最美的古朴景致。
而贺若兰山为这西北苍凉壮阔的风景所吸引,感觉心情大好,于是他选择在最美的最老的一株大松树上题诗一首,就权当是给它的回礼致谢了,其诗曰:
「酒肠虽满少欢情,身在云州望帝城。
巡次合当谁改令,先须为我打还京。」
身边的刘管家听少爷题完了诗后,还吟诵了一遍,但他却是听的的一知半解的,毕竟一个管家也不需要那么高的文采嘛,所以他只听见了“身在云州望帝城”的那半句,就望文生义,再加上自己的揣测,以为是他家少爷想家了,而管家从一开始本就不赞同来这云州,此时便趁机晃晃悠悠的凑上前劝说道,“少爷,咱们这才离了扬州数日,就仿佛是从温暖的春天到了严寒的冬天,这边城之地风霜苦寒的,你如果要是想念家里了,咱们就立马打道回府吧,家里可温暖了,何必在这里……”
贺若兰山听了管家的话很生气,他首先很不满意管家这种煞风景的行为,不懂装懂,一知半解,真是有辱斯文。其次,管家是回家之心不死啊,这一路之上,只要有机会,他定然会劝说道,“咱们还是打道回府吧”。
因此,也就只顾题诗看景,不再理他,那管家也只好闭嘴,知趣的去一边检查车马的情况了。
------------------------
“管家,咱们已经走了快二十天,想必离云州不远了吧?”又行了半日之后,离那恒山愈发的近了,贺若兰山突然很想去看看那闻名遐迩的悬空寺。
素闻这悬空寺远近闻名,是一大奇观,而贺若兰山又是一个酷爱游山玩水的人,一路走来已然是错过了不知多少名胜古迹,奇山秀水,只因为一心赶路而不得空闲,竟是生生的忍住了。
到如今云州城已是遥遥在望,再加之这悬空寺名气实在太大,错过实在可惜,于是贺若兰山特意抽出小半日的时间,前去游览悬空寺。
这一日,他们乘坐马车到了恒山脚下,就见一座寺庙凌空而起,如飞龙一般盘踞在半山腰。走的近了些,就发现那寺庙竟然真的是建筑在距离地面几十丈高的悬崖之上,却又没有摇摇欲坠之感,实在是让人惊叹不已。
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民谣: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马尾”是指连接阁楼栈道和岩石的三组红木,每组10根,一共30根,每根长约十几米。从外边看来,悬空寺似乎就是靠这些立木中的大多数都是可以晃动的,而且每根立木都十分纤细,根本不足以支撑重达几十吨的楼阁。
去之前,主仆二人特地找了当地的一个向导,仔细打听了这悬空寺的情况。原来这悬空寺本名叫做“玄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历代都对悬空寺做过修缮,北魏王朝将道家的道坛从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设了悬空寺。
据说,公元398年,在北魏建都平城后,北魏天师道长仙逝前留下遗训:“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达“上延霄客,下绝嚣浮“。换句话来说,就是让人们上了这处寺院,感到与天上的神仙共语,而将人世间烦恼抛掉。
从天师仙逝到始建的43年间,他的弟子们多方筹资,精心选址设计,终于修建出了悬挂在北岳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间的悬空寺,乃至寺庙宗教内容的构思都超出了常人的智慧,将陶宏景明确提出三教合流的思想,巧妙地体现于一处空中寺院内,并将三教殿建在寺院的最高处,使三位教主共居一殿。
因此,悬空寺始建至今,地处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的恒山,不但没有遭到破坏,而且历代都加以维修、完善,足以说明天下渴望和平的无穷力量。
悬空寺由于科学的选址,是建在崖壁凹回去的部分,且两边突出的山崖缓解了风势,东边天峰岭遮挡了太阳,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小时,因此,风侵、雨蚀、日晒都对其损害不大,才能长时间的保持原样。千余年来,它经历了无数次的山崩、地震、雨水侵蚀,却依旧完好无损。
而贺若兰山听闻随着岁月的侵蚀,这悬空寺的许多巧妙绝伦的遗迹都消失了,去晚了,好多佛头都被别人抢跑了,只留下枭首后的残躯摆在哪里受人膜拜。
现在去想必还在,这可是无价之宝啊,指不定哪一日就会毁于天灾人祸,早早下手,定然能一睹这伟大的建筑。可是打听过后才得知,近段时间悬空寺都在修缮,暂时不对外开放,更不会接待游客。
这可如何是好,贺若兰山不禁牙疼,等到修缮完毕再去?这对于时间紧迫的他们来说,是断然不可能的。
贺若兰山便四处转悠了一圈,然后在围着山脚转了一圈后,他的心里不禁有了主意。
于是,一个幽暗的早晨,天还黑着,没有完全放晴,贺若兰山便带着管家共同往半山腰的悬空寺而去。
今日出门之时,主仆二人特意做了装扮,两人都是一身短打扮,看起来像是附近的民夫。贺若兰山手里提着一筐鸡蛋,而管家肩上则挑着一根扁担,里面俱是些蔬菜瓜果之类,他们的本意是趁着天未放晴,满山尚是大雾弥漫之际,打着上山送东西的机会潜上了半山去观摩一番,结果竟然顺利的进了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