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离山
合念门,太阴峰,一块巨石上。
薛立盘膝而坐,眺望着远处的云海。
这太阴峰今日云雾缭绕,一座座山峰如同漂浮在海上的孤岛,烟卷云舒,如同仙境。
薛立随着云雾的卷舒缓缓呼吸,空气潮湿清冷,让人浑身放松。
这种悠闲自在,什么都不想,全身完全安静放松的状态下能感受到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更能领略到自然的美妙与宏伟。
他好像融入了其中。
随着呼吸他突然感受到一股股微弱的电流随着他的呼吸在他身体内循环往复地流动,就如同眼前这云雾。
他没有做任何动作,仍旧盘膝坐着,依靠着三心一意强化后的五感自然而然地感受着体内的肌肉筋膜,感受着它们随着他一呼一吸时那细微的变化。
一段时间后,他突然一跃而起,身躯笔挺地站在巨石上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主动进入悟道境,成了!”
距离他第一次进入悟道状态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在这些年里随着他入悟道状态的次数变多,他进入悟道状态也变得越来越自然。
他就在想能不能不依靠战斗刺激直接就进入这悟道状态。
为此他后来一直在尽力尝试,可惜一直无法成功。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还是能感受到一些细微的进步。
积年累月之下他已经渐渐找到一些感觉了,甚至还有一次差点就成了。
但最后却还是差了一丝,就像隔了一层什么,始终不能完全抓住那种感觉。
今天他本没有想感悟悟道状态的意思,只是在到达了暗劲巅峰后进无可进,暂时休息一天,闲着无事他来这山巅放松一下,在将要离开前再来看一眼这生活了快二十年的地方。
没想到在完全放下了一切,随着云海一同呼吸的时候突然来了感觉,踏出了一直求而不得的最后一步。
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山也看过了,悟道状态也成了,这里对他来说再也无须留恋。
他轻轻跳下巨石,拿着一个包裹脚步轻快地朝着山下走去,接下来就该离开这里向着下一座山峰进发了……
当薛立下了峰巅来到太阴峰演武场的时候,他看到很多弟子已经在这里等着他了。
他们都是来和他告别的。
从他获得太阴峰大师兄称号已经过去五年。
这五年里他实力变化很大,单单境界就从之前的初入后期变成了现在的后期巅峰。
之前那些需要进入悟道状态全力以赴才能战胜的对手,他现在已能够以一敌三同时击败。
这其中也包括现在太阴峰除了他以外的最强三人。
只不过以一敌三就是他现在的极限了,一旦再加一人变成一敌四那他目前还没有任何的胜算
暗劲期有时间蓄力那裹挟着劲力的一拳太重,就连他的体质也吃不下几拳。
以一敌三的时候还可以凭借着他碾压的力量速度,以硬吃几下攻击为代价先败一人,之后对付另外两人就轻松多了。
但是以一敌四,想要先吃下三人的攻击先秒了一人,之后以受伤之躯还要对上三人联手,那就有些力有未逮了。
当然这仅限于比武,如果实战他完全可以使用更多手段,比如石灰,毒药,暗器,陷阱,只要能把人短暂隔离开来,他就就可以很快地一个个解决了。
那时候别说以一敌三,环境适合以一敌三十都不在话下。
可惜比武中不能使用这些手段,而且由于场地限制比武的时候几乎只能正面对战。
这样一来他就没办法在这太阴峰再次完成一个打十个的壮举,让他多少有些遗憾。
走到了比武场,薛立看了看比武场上的众人。
他发现全部弟子都已经到这里了,甚至包括之前和他打过招呼要闭关的。
看来他这位大师兄还是有些威信的,和之前那些流水大师兄还是不一样的。
当然这也不单单因为他是宗主杨冥河的亲传弟子。
这和他这些年的努力,实力,和钻营也是分不开的。
这些年来他把所有人都来来回回地挑战了数遍了,再不熟悉的人打着打着就都熟了。
这其中有些弟子他是没必要打的,给不了他什么压力,但他还是一视同仁了。
公平
这些年有些弟子之间有矛盾甚至闹到了他这里,他的处理方式很简单,先找更多人来听个前因后果,之后让他俩打一架。
明明受了委屈还要被暴打也没什么不服气,弱小就是原罪,不过嘛……另外那人也别想跑,他会亲自出手,至于打的轻重则根据他对这事的判断了。
公平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他能在每一次挑战过后,都会把这次对战做一个精确总结,
把对手的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来,并提供一个改进建议,几乎所有弟子都因为这一点实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还是公平
他能做到这一点就得益于他的三心一意和悟道状态了。
据他师傅杨冥河所说,他这一届弟子是这数十年来实力最强的一届。
他这么做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让自己有一个更好的习武环境,强敌越多他在对战中压力越大,越能轻松地地进入悟道状态。
当然要说他没有包含了一些笼络人心的想法那也是不可能的。
独木不成林。
这些人都能留到这里了,也都是有资质有才能的人。
有一部分甚能留到最后进入第一峰成为合念门真正的核心,而那些留不下来的留到现在大概率也能去外面帮合念门管理外面的资产,也算是合念门真正的外门弟子了。
现在交好了他们那薛立未来的班底就有了。
薛立走到演武场,和平时一样和诸位弟子打个招呼,每个人都说一两句话,等和所有人都打过招呼后,他背朝着众人招了招手就离开了。
这次离开大家只是互道了几声保重。
太阴峰的弟子,特别是那些暗劲后期的都已经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了,他们又不是太明峰上那十几岁的毛头小子,可喊不出“恭送大师兄”这种口号。
他们能在薛立走的时候放下手头的一切事物专门赶回来为他送行已经极其难得了,有些人甚至是为此赶了一月的路。
这种情况别说过往的几届的水货大师兄了,就是那些比较传奇后来完成三转或在门派中身居高位的大师兄也没有他这样的排场。
估计这次的全体送别又会成为太阴峰上的另一段佳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