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标志物临床应用进展(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分子结构与理化特性

(一)分子结构

1950年,Hird和Rowsell发现,电泳时AST可以分为两部分,向不同电极方向进行泳动。1960年,Fleisher等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现象。以后人们的研究发现,AST以其在胞内存在的部位不同,可分为线粒体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mitochondrial AST,m-AST)和细胞浆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cytosolic AST,c-AST)两种同工酶,其中,m-AST在碱性溶液中电泳时向阴极移动,c-AST则向阳极移动。二者相对分了质量相近(约为100×10 3),均由两条相同的多肽亚单位所组成,但由于不同基因位点控制,其氨基酸的组成完全不同,c-AST的N端为丙氨酸,m-AST 的N端为丝氨酸,两者间没有交叉抗原性,并且两种同工酶对pH值的变化、底物的亲和力、免疫化学性质、热稳定性以及在体内消失的速度均不相同。两种同工酶均为二聚体,各由两个相同的亚基组成,没有二硫键,每个亚基结合一个分子磷酸吡哆醛(PLP)作为辅酶。PLP上的各个基团对于催化作用都是必需的,只有C-2、C-6位上可允许有一定程度的化学修饰,如图3-3-1。
图3-3-1 PLP的结构式, 代表磷酸基
c-AST与m-AST在一级结构、动力学、免疫学、基因调控等方面均不相同,是真正的同工酶。在哺乳动物中,每种同工酶尚可细分出几种亚型(subform),各亚型之间电泳迁移率、层析行为、催化活性等各不相同。Martinez-Carriono等发现猪心c-AST三种亚型的催化活性是:α>β>γ;亚型的主要区别是辅酶与酶蛋白的结合部位不同:α和大部分β的PLP结合于活性中心,γ和某些β的PLP则结合于非活性中心,降低了催化与底物氨基酸反应的能力,当α 和β老化或用高浓度尿素处理时,有变成γ的趋向。亚型之间的另一主要区别是:结合的糖配基的种类和数量不同。Denisova等用层析法将常规纯化的c-AST分离成ω、α、β1、β2、γ这几个亚型,发现:总糖量的顺序是ω>γ>β>α,与酶活力降低的顺序一致;唾液酸的含量是γ>b>α>ω,与亚型酸性的强弱一致。Shrawder等证明:亚型不是c-AST亚基与m-AST亚基的杂合体,c-AST亚型与m-AST亚型之间无免疫交叉反应;每种同工酶各个亚型的抗原性相同。
由上述可见,每种同工酶的各个亚型不是由遗传决定的一级结构不同的同工酶,而只是经转录后化学修饰而产生的酶的多种形式。

(二)理化特性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又称谷草转氨酸(GOT),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组织细胞如心、肝、肺、骨骼肌、肾、胰腺等组织细胞中,在心肌细胞中含量最高,其次为肝细胞,其分布的次序由多到少大致为:心>肝>肌肉>肾,约80%存在于肝细胞的线粒体内,细胞浆中仅占20%。它具有两种受不同基因控制的同工酶,一种主要分布于胞浆中称胞浆型AST(c-AST),一种紧密附着于线粒体上称线粒体AST(m-AST)。血清中这2种同工酶浓度的变化有着不同的临床意义:c-AST升高与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相关,提示可作为一个炎症反应的指标;m-AST同工酶含量升高与线粒体膜的通透性改变和细胞坏死密切相关,提示有细胞的变性坏死,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一些疾病的严重程度,可作为一些疾病指导治疗及预后判断的指标。一般情况下,血清cAST比mAST的活性高得多,mAsT的活性约占AsT总活性的12%。有关文献曾报道,当肝细胞损伤严重及至坏死时,线粒体内的酶也释放,引起血清中的m-AST活力明显升高。AST除在肝细胞破坏损害中增高以外,在心肌病变如急性心肌梗死、骨骼肌严重损害也可能升高。当肝或心肌组织因病理作用致使细胞变性坏死时,可导致细胞内线粒体崩解,即可引起患者血清中m-AST增高。有研究认为,m-AST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意义和CK-MB相当。在先心病、风心病、冠心病围术期中也是反映手术心肌损伤及恢复的良好指标。两者化学性质比较如表3-1-1。
表3-3-1 c-AST与m-AST化学性质比较表
由于心肌与肝脏细胞中AST含量高,损伤后血中酶活性能迅速升高,幅度可大于参考值的几百倍。把细胞作为一个整体,则m-AST占80%,c-AST含量只占20%,c-AST溶于细胞质,在组织细胞轻度损伤时,主要是细胞浆内的c-AST透过细胞膜释放入血,而线粒体内的m-AST有两层线粒体膜的保护,与线粒体结合紧密,不易释放入血。只有当组织细胞亚结构严重损伤、坏死、线粒体崩解时,附着在线粒体上的m-AST大量释放入血,导致血清中m-AST急剧升高,其在血清中增加能反映细胞损伤程度和坏死量,m-AST不仅作为细胞坏死的指标,也能作为对心与肝脏疾病动态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