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介入治疗经验与技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门体分流术

该方法是将门静脉主干或主要分支血管和下腔静脉主干或主要分支血管端侧、侧侧或人造血管架桥吻合,使部分门静脉系统血液不经过肝脏直接回流入体循环,直接降低门静脉入肝血流量及压力。分流术是预防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再出血的最有效方法。但是,将含有促进肝细胞生长的激素、营养物质和经肠道吸收来的含有毒素的门静脉血液直接转流入体循环,以及向肝血流减少,可导致门体分流术后脑病及加重肝功能损害。
门静脉虽有众多回流属支,根据对门静脉系统解剖、病理生理功能的认识,大体上可把这些属支分为脾胃区和肠区,两者之间有明确的分界线,这就是门静脉系统血流功能性分区的解剖学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自然也把分流手术分为了两类:选择性分流术及非选择性分流术。

(一)非选择性分流术

指将门静脉血全部或部分通过门腔静脉吻合分流到腔静脉,直接降低门静脉主干的压力,从而降低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的压力,避免或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可能。这类术式包括门-腔静脉分流(portacaval shunt,PCS)、肠腔分流(mesocaval shunt,MCS)、脾腔分流(splenocaval shunt,SCS)、脾肾分流(splenorenal shunt)及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

【全门体分流术】

门腔静脉分流术降低门静脉压力的作用非常明显,即时止血效果显著,术后复发出血率低,但术后经门静脉入肝血流大幅减少,导致肝性脑病发生率明显增加,目前应用较少。

【部分门体分流术】

小口径肠腔分流、脾腔分流、脾肾分流术及限制性门体分流术突出的优点是分流部分门静脉系统血流而较少引起肝性脑病,且能减少脾脏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是我国目前一些医院推荐应用并行之有效的术式。

(二)选择性门体分流术

指选择性地分流食管下端和胃底的静脉,即脾胃区静脉血流,而不影响肠区静脉血流,在降低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压力的同时保持门静脉主干和肠系膜静脉的压力,保持门静脉的向肝血流。这类术式包括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distal splenorenal shunt,DSRS;Warren术)、冠腔分流术及远端脾腔静脉分流术。

【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

选择性地分流了食管下端和胃底曲张静脉的血流,而保持了门静脉向肝血流灌注,但操作复杂、不切除脾脏、久而久之失去其选择性降压的作用。

【冠腔静脉分流术】

因冠状静脉较薄,变异较多,手术成功率低,难以在临床上广泛开展。

【远端脾腔静脉分流术】

对脾静脉和食管胃底静脉的分流减压效果优于DSRS,而且克服了DSRS吻合口栓塞和术后早期再出血率较高的缺点,疗效较好,但可能由于操作者技术不熟练,临床应用较少。
分流手术的关键是吻合口既要通畅又不能过大,吻合口直径以8~12mm为佳,并保持吻合口不扭曲,无张力。分流术后再出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吻合口扭曲或形成血栓,分流术后肝性脑病的原因主要是吻合口过大或肝脏功能较差。
国外有人对1409例各种分流手术患者(包括全门体分离、远端脾肾分流、TIPS)和内镜治疗组(包括硬化剂注射和套扎)患者做了对比分析,认为分流组患者再出血率低,但要以肝性脑病和肝脏功能损害为代价,其在存活方面并没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