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溶栓治疗的实验室评价
心血管疾病大多数发病急、死亡率高,特别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其中大约有一半的患者死亡发生在到达医院之前。溶栓治疗是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用的方法,发病12小时内溶栓,每治疗1000例患者可减少21例死亡。平均每提前一小时溶栓,可多挽救1.6人的生命,超过12小时溶栓,不降低死亡率。溶栓治疗越早,其远期预后越好。美国心脏病学会(AHA)关于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指南提示,溶栓治疗应争取在患者进入医院急诊科后30分钟内开始。主要采用链激酶类药物溶解血栓,恢复冠状动脉内血流,减少心肌细胞缺血损伤降低AMI 病死率。检测血清或血浆中心肌损伤标志物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和肌钙蛋白均是评价溶栓治疗效果的最佳实验室指标,溶栓治疗效果的实验室评估对AMI患者的预后有良好的提示意义。
一、 实验室分析路径(图6-6)
图6-6 溶栓治疗后效果评价路径图
二、 相关实验
具体内容见本章第一节。
三、 结果判断与分析
溶栓治疗后,血清或血浆标志物肌红蛋白、CK-MB mass和cTnI或cTnT浓度可在短时间内由于心肌再灌注出现迅速增加。肌红蛋白、CK-MB mass和cTnI或cTnT均是溶栓治疗效果评价的有效指标,其中Myo由于分子量最小入血最快,其溶栓治疗阴性预测值高于其他标志物,最适于鉴定溶栓治疗是否失败,评价所选择的治疗方案是否成功。
(一) 首选实验
1. Myo
由于Myo生物半衰期短,其血中浓度变化迅速,因此该指标可用于监测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后是否发生再栓塞。溶栓治疗后Myo出现快速陡峭的峰大于或等于150μg /(L•h) ,或溶栓治疗90分钟后增高4倍以上,提示再灌注成功。溶栓治疗有效时,梗死的血管可发生再灌注,患者血中Myo可较早的出现陡峭的增高峰,反之,若无Myo的增高峰,则可能提示溶栓治疗失败。
2. CK-MB mass
溶栓治疗90分钟后测血清或血浆CK-MB mass水平,若CK-Mb mass增加大于24μg /(L•h)或测定值大于4倍,提示心肌再灌注,溶栓治疗有效。
(二) 次选实验
cTn 溶栓后再灌注损伤可致cTn增加,溶栓治疗90分钟后肌钙蛋白的增加比率大于0.2μg /(L•h)或溶栓治疗后肌钙蛋白增高6~8倍以上,提示治疗有效,再灌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