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案例44 诺和锐剂量错误
【事件经过】
患者苏某,男,81岁,CCU6床,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冠心病”。10月16日早晨7∶30左右,各位患者的早餐均送到病床旁,患者准备进食早餐。吴护士准备遵长期医嘱注射餐前胰岛素,当时护士站台面并列放着6床及10床两位患者的治疗单,他们均需注射诺和锐,这时其他床位患者按铃呼叫,护士心中着急,匆忙看了一下台面上的治疗单,未携带治疗单至床边,即为6床患者苏某注射了诺和锐22U(患者苏某的医嘱为诺和锐4U,皮下注射),当吴护士为6床患者注射后,回到护士站,准备签名时发现注射错误,6床患者4U的诺和锐错误注射为10床患者的22U诺和锐的剂量,立即报告医师及护士长,并遵医嘱为患者静脉注射50%葡萄糖,监测血糖,观察病情。8∶30左右,患者出现气促、痰多、冷汗、心率快及血氧饱和度下降,测血糖5.2mmol/L,血氧饱和度降至90%且继续在下降。遵医嘱给予吸痰、强心、利尿、呼吸机支持等处理。9∶30血糖为8.4mmol/L,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6%,HR 104次/分,R 22次/分。
【事件分类】
可预防性临床护理不良事件。
【事件分析】
1.直接原因
吴护士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注射前未查,未核对床号、姓名、剂量。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三查:摆药后查(药师执行);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在“十大安全目标中”规定,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在抽血、给药、或输血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识别方法。在老年护理质量安全目标中也有类似规定:提高医务人员对老年患者身份、状态、危急值指标识别的准确性。案例中,患者年龄81岁,该护士在为患者注射胰岛素时,忙乱中并未仔细核对治疗单姓名及床号,亦未携带治疗单至床边,就为患者注射了诺和锐,导致错误发生。
2.胰岛素标识不清
6床、10床两位患者同时使用诺和锐,剂量不同,二者没有明显的警示标识,以提醒护士药物剂量的差别,吴护士也没有做到严格的查对。在糖尿病护理安全质量中规定,胰岛素属高危药品,标识清楚,分类放置。严格查对,确保胰岛素剂型、剂量及注射时间准确。
3.吴护士在给药过程中没有做到双人核对
她匆忙看了治疗单,也没有与第二人进行核对,导致错误的发生。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规定:“严格执行床边双人核对制度。”
【纠正措施】
1.立即报告医师及护士长,严密监测血糖,观察病情,遵医嘱给予吸痰、强心、利尿、呼吸机支持等处理。
2.安抚患者及家属。
3.组织全科护士对事情的经过进行原因分析、讨论,吸取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件发生。对护士进行有效培训和教育,使他们自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履行岗位职责,着重培训护士有效的工作方法。
4.检查科室胰岛素注射的操作流程、查对等工作制度是否完善,如果流程不合理、制度不完善立即修改完善,并组织讨论,交上级审定后严格执行;如流程完善,则需追究个人责任,有章不循者按规定处罚。护士长平时加强监管带教制度及护士核心制度是否真正落实,规范护理行为。
5.提高护士在各项操作中查对制度的警惕性,使用至少两种以上的身份识别方法,开展患者或患者家属参与的查对制度和建立“腕带”识别制度。增设查对警示牌。将“请查对”制作成警示牌挂在治疗室、病房。
6.在配制高危药物时,减少外界干扰,保持注意力集中。对高危药物做好明确标识。在注射高危药物时,务必要与第二人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可请患者或家属参与到查对工作中,以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7.本案例中存在以下不安全的人性弱点 ①体力和精力的有限性。②注意力的容易分散性。③记忆的薄弱性。吴护士为CCU的夜班护士,整夜上班、患者多、病情复杂危重,体力和精力是有限的。患者的早餐同时由食堂送到,2位患者都急于注射了餐前胰岛素后吃饭,此时又有患者液体输完需换液体,护士的注意力被分散。吴护士注射时未携带注射单,她未认识到记忆的薄弱性,最终导致用药失误发生。
【预防措施】
1.组织科室护士加强学习查对制度,提高护士对患者身份准确识别的能力,在护理工作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定期对护士进行培训和考核,日常工作中随时抽查查对制度的落实情况,使护士形成认真有效的执行查对制度的习惯。
2.对于护理管理者,应使每一个护士树立牢固的查对意识,提倡护士们在执行护理操作时相互监督、提醒,及时发现差错隐患,尽早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3.对高危药物做好明确标识。
4.可请患者或家属参与到查对工作中,护士和患者双向核对时更能及时发现错误及时改正,同时可以督促护士更加牢记查对的重要性。
5.加大力度提高护士的执行力。
6.提醒护士自我识别不安全的人性弱点①体力和精力的有限性。②注意力的容易分散性。③记忆的薄弱性。④警觉与谨慎的艰难性。⑤情绪的自我干扰。⑥不良的医疗护理服务思想与态度。
(贺万香 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