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真菌性角膜炎
常见的致病菌有镰孢菌属、曲霉菌属、青霉菌属、念珠菌属等,我国的首位致病菌为镰孢菌属,华北与华中地区依次为镰孢菌属、曲霉菌属、青霉菌属;华南地区为镰孢菌属、曲霉菌属、弯孢菌属。危险因素主要有植物性外伤、长期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广谱抗生素。
【临床表现】
1. 起病缓慢,刺激症状轻,在受伤后数天内可出现角膜溃疡,眼部刺激症状明显加重,眼疼伴视物模糊。
2. 角膜溃疡形态与真菌菌丝的生长方式有关。典型溃疡为灰白或乳白色,表面粗糙、致密,略高出平面。基质浸润致密,溃疡边缘稍隆起,可出现菌丝苔被、菌丝灶、卫星灶、伪足、反应环、分界沟、内皮斑。常伴有严重的虹膜睫状体反应,50%病例可出现前房积脓,脓液黏稠不易移动。角膜后有糊状、米粥状KP。另一型溃疡则以浸润为主,溃疡表面不隆起,病变很快累及角膜全层,同时合并有大量前房积脓。
3. 共焦显微镜可发现真菌菌丝。
4. 实验室检查包括角膜刮片可见真菌菌丝以及真菌培养和药物试验。
【诊断】
根据植物性外伤史、严重眼疼、抗生素治疗无效、典型的角膜溃疡表现即可诊断,而实验室检查和共焦显微镜可帮助确诊。
【治疗】
1. 药物治疗
常用抗真菌药物主要有:①多烯类:两性霉素B、那他霉素(natamycin);②咪唑类:酮康唑、克霉唑、咪康唑;③三唑类:氟康唑、伊曲康唑;④丙烯类:特比萘芬。
(1) 药物的选择:
治疗丝状真菌首选5%那他霉素;治疗念珠菌首选0.10%~0.25%两性霉素B。
(2) 用药途径及方法:
抗真菌药物的使用以眼局部点药为主,最初应为白天每小时1次,夜间每2小时1次。随着病情的好转,用药频率可逐渐降低。结膜下注射因局部毒性一般不采用。严重病例可口服特比萘芬或伊曲康唑。
(3) 联合用药:
可使用睫状体麻痹剂减少炎症反应;原则上禁止使用糖皮质激素,有部分学者在行治疗性角膜移植术后短期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减轻前房炎症反应。
2. 手术治疗
(1) 清创及碘酊烧灼。
(2) 板层角膜移植术。
(3) 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4) 全角膜移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