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标准及标准化的基本属性
一、标准系统
(一)标准系统
按照现代系统论的观点,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系统,标准也同样具有系统属性,并且已经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标准系统。所谓标准系统,一般是指为实现确定的目标,由若干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标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个系统观点,是现代标准化方法论的基石。
(二)标准系统的属性
标准系统的属性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目标性
任何标准系统的建立都有其明确的目的或标准。标准系统的目标是创造这个系统的人们的愿望的反映,是人类意志的体现。标准系统目标具有具体化、定量化的特征,这是它具有管理功能的重要原因。
2.集合性
现代标准化以标准的集合为特征,任何一个标准几乎都难以独自发挥其效应。也正是基于这种原因,标准化才从个体水平上升为系统水平。标准系统的集合性与其目标性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标准的集合就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系统目标的优化程度及其实现的可能性,又同标准的集合程度、集合水平有着直接关系。
3.层次性
标准系统的结构层次性,是由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方式以及系统运动规律的类似性等因素决定的。一般是高一级的结构层次对低一级的结构层次有着较大的制约性,而低层次又是高层次的基础并反作用于高层次。
4.开放性(或动态性)
标准系统既不是封闭的,也不是绝对静止的。因为任何标准系统总是处于某种环境(包括更大的标准系统)之中,总是要同环境之间进行相互作用,交换信息,不断接收资源、信息,转换信息、输出信息,并且不断地淘汰那些不适用的要素,及时调整,补充新的资源、信息,使标准系统处于不断进化的过程。
5.阶段性(相对稳定性)
标准系统的开放性,增强了标准系统的活力和对外界的适应性,这是标准系统发展的动力。但标准系统的发展是有阶段的,因为标准效应的发挥要求系统处于稳态,这是标准系统很显著的特点。对一个结构简单、要素较少的标准系统来说,在它发挥功能的一段时间里,系统是稳定的。标准系统的动态特性是在较长时间内从全局来看的。总之,稳定性是相对的,开放性(动态性)是绝对的。
(三)标准系统的管理
对标准系统的管理,就是要运用计划、组织、监督、控制、调节等职能和手段,对标准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关系以及同外部环境间的关系进行协调,正确处理标准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充分发挥其系统功能,促进标准系统的健康发展。下面对涉及标准系统管理的主要原理(系统效应原理、结构优化原理、有序原理、反馈控制原理)进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