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显微男科基本技术
一、基本器械操作和技术训练要求
(一)手术显微镜的使用 1.术前调整
(1)调整放大倍数:根据手术精度调整放大倍数。当放大率较小时,视野、景深较大,而放大率提高则视野、景深均变小,使用时较为不便。在实际手术中,依次从低倍到高倍选用,看清细节以后就不用再选用更高的放大率。一般吻合直径为2mm的血管,放大4~6倍;吻合直径1mm左右的血管放大6~8倍;吻合直径0.5mm左右的血管放大10倍左右;而吻合直径0.3mm以下微小血管时,就需要放大15~20倍,甚至30倍。
(2)调整瞳孔间距:每个人的瞳孔间距不一样,使用显微镜时要及时调整,使两眼能看清一点,如果一点看成双的,就是瞳孔间距没有调好。将两个目镜向内或向外移动,直至两点重叠为一点为止。
(3)调节两个目镜在同一水平高度:先用一只眼看镜,将另一只眼闭合,升降显微镜至视野最清楚为止,用手调动目镜的高低螺旋,近一步调节视野的清晰度。依此法调整另一目镜至最清晰程度,再用双眼看镜时就能既清晰又有立体感了。
(4)使用双人双目显微镜时,除上述单人调整外,两人还必须调整到同一视点上,同时看清楚才便于配合操作。一般术者先调整清楚后助手再进行调整。
(5)光线的调整:部位浅、显微镜放大的倍数低以及组织色浅谈时,光线需要稍弱些;部位较深,显微镜放大倍数较高以及组织色较深时,光线应较强些。总之,以手术者感到光线不刺眼,不显得太暗,看着清楚舒适为宜。
2.术中调节
术中根据手术部位、需吻合的血管直径等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放大倍数、光线等。
(二)显微手术器械 1.显微持针器和显微镊子
显微持针器的主要用途是夹针、拔针与打结。运用持针器末端1mm部位夹持最为方便,持针器应夹在针的中后1/3部位。训练手指主要是拇指、示指、中指三指的协调操作,持针器为执笔式夹于拇指和示指之间、中指之上。持针力量要适当,做到持针稳健,且方向可以随意调节。
显微镊子主要作用是分离组织,并协助进针与出针以及夹线打结,夹线力量要恰当,避免损坏缝线或引起线的滑脱。镊子末端尖细,使用时动作要轻柔,注意不要损伤重要组织。
持针器与镊子的协同动作是在显微镜下打结,每缝合一针一般要打三个结。持针器与镊子的协同幅度要适中,若幅度过大,则会超出视野与景深;若幅度过小,则往往不易形成套结,从而影响组织对合。操作时要能在镜下及时找到缝针缝线,从而节省时间,并避免因经常离开目镜找针而引起视疲劳。一般有两种方法可帮助我们快速找到缝针:一种是每缝一针后直接将针放在视野内不妨碍进行打结操作的位置;另一种方法是在缝完一针后将针拉出视野,打结剪线后,用镊子夹住缝线尾部牵拉,使线在持针器口中滑移,找到针后,用持针器夹住。
2.显微血管钳
显微血管钳的作用主要是分离血管外膜及其他一些显微组织,操作时均应与组织纵轴平行,避免损伤。分离血管外膜时,若血管未切断,可提起外膜,并在其上剪开一小口,剥离除去外膜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避免其进入吻合口成为浮游物,引起血小板聚集,造成吻合口栓塞;若血管已切断,可如脱袖一样用镊子将该层结缔组织膜提起拉出吻合口外,用剪刀整块剪除。
3.显微血管夹
显微血管夹的主要作用是夹住血管,阻断血流,同时还能固定血管。使用前应检查其弹性,弹性太差,容易滑脱;弹性太强,则会损伤血管。血管夹要放在离血管断口5~10mm处。安放时,血管夹的柄应朝向手术者,夹子应放平整,与血管方向垂直,一般血管应夹在离血管夹尖端2mm处,而不应太偏前或偏后,否则容易发生滑脱或翻转困难。
(三)显微外科技术训练要求
显微外科手术非常精细,不但其操作对象细小薄弱,而且显微镜下的视野只有2~3cm。因此,显微手术操作必须稳、准、轻、巧。要达到上述目标,在显微外科技术训练过程中应按如下要求去做:
1.训练手的动作要轻柔、稳健,动作幅度小,避免越出视野范围和抖动。要求对显微镜下看到的组织位置感觉准确,能够很快从视野外抵达视野内的手术部位。
2.训练切开、缝合、打结、剪线能在一个平面上进行,避免上下移动,出现视物模糊现象。拔针、拉线、剪线都要与血管在一个平面进行,还要求适应手术中的调整放大镜倍数和景深,要能够适应各种放大倍数和景深。
3.训练将前臂靠在手术台面上,通过发挥拇指和示指或手腕的协同活动使用器械。达到熟练地在手术显微镜下切开、分离、缝合和打结。
4.训练眼睛不离开目镜,在镜下练习切开、分离、缝合、打结等基本操作,并训练能迅速定位,掌握各种器械的使用。做到眼不离目镜,双手能更换器械。
5.训练眼睛离开和返回目镜时,眼肌有迅速的调节能力。
6.训练主刀和助手的协同动作。手术过程要求配合默契,操作步骤规范化。
总之,在手术显微镜下训练切开、分离、缝合、打结,就是训练术者的眼睛和手的动作能够良好的协调,力求做到在手术显微镜下操作就像平时一样方便、一样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