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临床药理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4.2 儿科临床药理学组发展历程

1.4.2.1 30年探索

1978年,我国文革后首批研究生导师李家泰和左启华教授不约而同地给研究生设立了与时俱进的临床药理学课题。此后,在李家泰教授等临床药理学前辈的率领下,以新药临床试验为主要任务的成人临床药理学迅速发展,成绩斐然。但那时儿童新药临床试验是受限制的;以北大医院为首的儿科医师开始建立研究室,坚持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方向,率先开展治疗药物监测(TDM)、药代药效、不良反应、发育PK、认知影响等,研究儿童个体化用药问题,开启了儿科临床药理研究实践,使小儿癫痫的完全控制率从39.2%提高到79.8%,项目获得最早的北京市及卫生部科技进步奖,并主办了首届卫生部TDM学习班推广; 1986年最早引入国际先进的双盲交叉对照设计,开展了我国儿童首例RCT新药评价和基础研究,论著发表于国内外一级杂志(中华儿科杂志1981,Epilepsy Research 1993,Brain&Development 1999等);随后走出国门,到美国和德国等先进大学的儿科临床药理毒理科对口学习和工作,积极参加国际会议,向国际儿科临床药理学家学习、交流与合作。随着知识的更新和眼界的开阔,逐渐形成一个崭新的理念和境界:儿科临床药理学是儿童合理用药的理论基础,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又被长期忽视的交叉学科,是保障儿童合理用药造福儿童健康的伟大事业,回国发展这门崭新学科是儿科医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虽然那时条件很差,人们的认知、理念、政策、人力和物力条件等十分匮乏,但使命感和责任心驱使我们努力探索、从不言弃,不断开拓对儿童安全合理用药极具实用价值的新方法、新品种、新项目;并力求思路和学术水平与国际接轨:我们从1987年开始与美国儿科临床药理学家合作开展儿童药物TDM、发育PK、耐受性/依赖性机制等临床药理毒理学研究,1988年开始参加国际药理毒理专业学术会议并大会发言,1993年开始应邀参加国际间合理用药的研讨与交流,1997年与美国德国临床药理医师合作开始用主流专业软件(USC* PACK和NONMEN等)开展儿童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2000年与德国临床药理专家合作进行TDM-PPK/PD/PG研究,2002年倡导建立国内第一个以大学为依托的跨学科、跨领域、跨年龄的北大TDMCT中心,2002年主编出版了《儿科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大型专著,2003年当选国际TDMCT学会首位中国理事; 2004年在第8届国际临床药理学和治疗学大会(布里斯班)闭幕式上代表第15届国际药理大会主办国(2006,北京)主席张钧田和副主席林志彬讲话,欢迎各国代表来北京参会。2006年在上海主办了第15届国际药理大会卫星会议-首届国际儿科临床药理研讨会(桂永浩教授、Macleod教授任大会主席)。在儿科临床药理毒理领域,30多年来我们曾被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度、波兰等国家多次邀请,走出去讲学交流;同时我们也请进来,相继邀请了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日本、南非、阿根廷等多位国际药理学家/儿科临床药理学家来华报告和讲学。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复旦大学儿童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等、《儿科药学杂志》以及相关学会学组和全国儿科医师药师同仁一道耕耘进取,在各自优势的专业领域都作出了积极贡献,不断地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

1.4.2.2 3年筹备

在上述基础上,2008年很关键,时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主任委员的桂永浩校长大力支持了关于建立儿科临床药理学组的倡议,他代表儿科学会指示我牵头成立工作小组进行调研,开始了绝大多数人尚不认可的筹备建组征程。我们全力以赴,选择骨干、调研论证、申获基金、组织专家论坛、参加和主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与交流,并与政府沟通寻求政策支持。在2009年、2010年我们连续主办了第1、2届全国儿科临床药理学术会议; 2010年主办了首届北京国际TDMCT大会(王丽教授、Vinks教授任大会主席);得到了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支持,同意将“儿童用药安全问题”建议写进《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等; 2010年正式成立了儿科临床药理学组筹备组,并召开了中外儿科临床药理专家参加的扩大会议;每年一次的学会常委扩大会议工作汇报,使我们的工作逐渐地得到了儿科学会的理解、支持和指导,最终经答辩获得中华医学会的批准。

1.4.2.3 儿科临床药理学组正式诞生

根据中华医学会和儿科学分会的相关规定,按标准认真遴选首届学组成员;最后选定由儿科医师和药师共同组成的学组委员33人,秘书1人,代表全国儿科临床药理学专业骨干。2011年8月20日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临床药理学组学组宣告成立,儿科临床药理学科正式成为儿科学的14个专业之一,儿科临床药理学组正式成为儿科学分会的14个专业组之一。成立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经无记名投票选举出专业组组长1位和副组长4位。儿科临床药理学队伍从无到有正式组成,这支新生力量将在中华医学会和儿科分会的领导下不断成长壮大,将为我国儿童安全合理用药和儿科临床药理学科的发展积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