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2.1 口服给药与吸收
口服给药又称胃肠道给药,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给药途径,也是最为安全、方便和经济的给药方式。口服给药后,药物在口腔和食管上的停留时间很短,故在此部位无吸收过程。药物在胃内会停留一段时间,期间可发生制剂的崩解、分散和溶解,一些弱酸性药物可跨过胃上皮细胞进行有效的吸收,但因胃部的吸收面积小、且药物在胃中的滞留时间较短,大多数药物在胃中的吸收非常有限。小肠具有环状皱褶、绒毛和微绒毛等特殊的结构,使其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积(可达200m 2),而且药物在小肠内的停留时间较长(3~8小时),因此,小肠是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也是药物主动转运吸收的特异性部位。大肠比小肠粗而短,黏膜上有皱褶但没有绒毛,因而吸收面积比小肠小得多,故药物的大肠吸收一般很少。
2.2.1.1 口服给药的吸收机制
口服药物在胃肠道中溶解后,扩散通过胃肠道黏膜表面的不搅动水层(unstirred water layer),跨过黏膜上皮进入固有层,穿透毛细血管壁或毛细淋巴管壁进入体循环(图2-2)。不搅动水层是肠道黏膜表面吸附固定住的几层水分子,是脂溶性药物吸收的一个重要屏障。药物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跨越上皮细胞:细胞途径和细胞旁途径。细胞途径是多数药物吸收的主要途径,涉及刷状缘膜、细胞间隙及细胞基底侧膜等屏障,多数药物主要以被动扩散的方式跨越这些膜屏障,与一些营养成分相似的药物可通过膜上的载体蛋白进行转运。细胞旁途径是通过细胞间连接处的微孔进行转运,胃肠道上皮细胞间的连接属于紧密连接,只允许水、电解质及某些小分子物质通过,故对药物的吸收贡献不大。有研究表明,弱碱性药物在小肠吸收时,分子型主要以细胞途径吸收,而离子型主要是通过细胞旁途径吸收。强心苷类药物的吸收也可能是通过细胞旁通道。
图2-2 口服药物的吸收过程
跨过黏膜上皮细胞的药物可通过毛细血管被血液带走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也可通过毛细淋巴管到淋巴管最后进入血液循环,但小肠绒毛中的血流速度比淋巴液快500~1000倍,故在吸收过程中只要能有效透过血管壁,无论是脂溶性还是水溶性药物都以血管吸收为主。如果药物体积很大(如蛋白质等),不能有效透过血管壁,主要通过淋巴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2.2.1.2 首过效应
口服药物在经过消化道时,由于受到胃酸、各种消化酶和肠内菌群酶的作用,可能会发生各种代谢反应,导致部分药物在肠道中代谢失活,结果使吸收进入体内的原形药物相应减少。另外,通过胃肠道吸收的药物在进入体循环之前,需经门静脉系统进入肝,部分药物可被肝药酶转化或与组织成分结合,或随胆汁排出,使进入体循环的原形药量更加减少。这种在吸收过程中,药物在体循环之前在消化道和肝中发生生物转化作用,使部分药物被代谢,最终进入体循环的原形药物量减少的现象,称为首过效应(first pass effect)。首过效应常使得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明显降低,甚至有些药物由于首过效应强烈,被大部分或几乎全部代谢,以致无法进行口服给药。如硝酸甘油的首过效应可使药物灭活约90%,因此硝酸甘油片必须舌下含服,吞服无效。
非口服给药可避免药物在胃肠道的降解以及体循环之前的肝脏代谢,故可避免首过效应。另外,采用淋巴系统转运吸收的口服药物是通过淋巴液由胸导管注入左锁骨下静脉进入体循环,也无肝脏的首过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