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肠道病毒病原学
第一节 肠道病毒概述
人类肠道病毒(human enterovrius,HEV)属于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肠道病毒属。根据基因组组织结构、序列相似性和生物学属性,可将人肠道病毒划分为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柯萨奇病毒(coxackieviruses)、致肠细胞病变人孤儿病毒(entero cytopathic human orphanvirus,ECHO,简称埃可病毒)及新型肠道病毒(enteroviruses)4类。
研究者最初根据病毒对人类、实验动物的致病性和培养组织的细胞影响,将肠道病毒分为4类:脊髓灰质炎病毒(3种血清型),柯萨奇病毒A组23种(1~22,24型),柯萨奇病毒B 组6种(1~6型),埃可病毒30种(1~7型,9型,11~27型,29~33型),19世纪70年代人类肠道病毒逐渐以分子序列命名,最早应用这种方法命名的是人肠道病毒68型,分子型分类逐渐取代以前的分类方法 [1],现在人类肠道病毒分为A、B、C、D四种类型,由100多种亚型构成,其中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ckievirus A16,CoxA16)属于肠道病毒A型(见表1-1)。
肠道病毒颗粒小,呈20面体,直径24~30nm,不含类脂体,核心有单链核糖核酸。由于肠道病毒在病毒学上的分类是属于无外套膜(non-envelop)的病毒,因此它对于周围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可以耐酸达pH 2,故不会被胃酸破坏,可以通过胃酸到达肠道繁殖,这也是它被命名为肠道病毒的原因之一;肠道病毒对乙醇也具有耐受性,酒精对肠道病毒并无抑制作用;肠道病毒甚至可以对抗一般的清洁剂,故一般家庭用的洗手乳及肥皂对肠道病毒无杀菌效果;因肠道病毒可在下水道污水中存活3~5天之久,在肠道病毒大流行期间甚至可由下水道污水中分离出肠道病毒。目前已知需浓度1%~3%的漂白水才能有效地消灭肠道病毒,因此在大流行期常用此浓度的漂白水对病患所接触过的物品及环境进行喷洒消毒。
表1-1 肠道病毒分型
肠道病毒通常寄生于肠道,仅在少数情况下,进入血流或神经组织。正常的病毒携带者不多见,隐性感染甚为普遍,人感染后出现临床症状的也是少数。肠道病毒的流行与季节转换、环境变异有着极大的关联性,肠道病毒只在夏季及初秋流行,每年6~9月为高峰期,气温过低的地区并不利于肠道病毒生存。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肠道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传播(stool-oral),感染肠道病毒的患者经由粪便排出病毒,这些含有高浓度肠道病毒的粪便会污染环境甚至地下水源,在公共卫生条件不佳的地区,极易经由污染的水源而散播该病毒。由于肠道病毒除了在肠道外亦可在扁桃腺增殖,病患的唾液或口鼻分泌物也会带有高浓度的病毒,所以不排除经由空气或接触等传染途径。因此防治肠道病毒流行除了重视个人卫生外,公共卫生及环境卫生也不容忽视。
肠道病毒属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临床表现轻者为倦怠、乏力、低热等,重者可全身感染,脑、脊髓、心、肝等重要器官受损,预后较差,并可遗留后遗症或造成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