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楚辞学论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本书以近代楚辞著述为经,以相关学者、论点为纬,研究近代楚辞学风貌与特征,分析近代楚辞学特点及形成原因,考察近代楚辞研究对楚辞学史的推动与影响。

第一章,名物训诂、史实考证类楚辞著述。近代楚辞研究承袭乾嘉学派余绪,体现出科学严谨的特征,在名物训诂、校雠文字、审定音韵等方面取得了成就,对楚辞学的繁荣厥功甚伟。

第一节,名物训诂、史实考证类楚辞著述概述。概述此类楚辞著述的兴盛原因、繁荣表现与研究特色。

第二节,俞樾《读楚辞》《楚辞人名考》承袭王念孙、段玉裁的研究方法,综合采用因声求义、通古释今、因形求义、文法句法释义等方法,从文字训诂入手进行楚辞研究。从音、形、义的角度出发,结合上下文与写作背景考证楚辞人名,考证彭咸的身份以及其是否投水而死,有理有据,考证详洽。

第三节,孙诒让《札迻》卷十二《楚辞王逸注》用寻文究义、引证古籍等方法训诂字词。用因声训义、因形训义法,分析因形而误、音形两误、通假而误、避讳而误及涉注而误等产生的楚辞异文。同时,孙氏对《招魂》中“巫阳对曰”一段进行断句,亦可资参考。

第四节,王树枏《离骚注》包括名物训诂、字词阐释、音韵训诂等三个方面,多从王逸、洪兴祖之说而有所发明,引论书证,不厌其烦。作为近代史学家、地理学家,王氏对《离骚》中的地名考证有理有据,比较符合实地情况。同时,他运用古音理论对《离骚》进行注音、正字,显示了较为深厚的朴学功底。

第二章,审定音韵、考释方言类楚辞著述。近代楚辞语音研究一方面延续古音理论,另一方面叶音理论出现轻微反拨,辛亥革命前后,出现了新的研究方法与视角。

第一节,审定音韵、考释方言类楚辞著述概述。概述楚辞音韵研究简史与近代楚辞音韵研究的主要特色。

第二节,朱骏声《离骚赋补注》主要内容包括音韵补说、异文补订、名物史实补证、词意句义阐释、句式分析归纳,其主要价值在于音韵补说与句式归纳。

第三节,徐昂《楚辞音》一是融合新旧,对《楚辞》韵字进行注音;二是将声学与韵学相结合,提出三种韵式;三是以节论韵,句式划分以四句式偶句为主;四是将音韵学原理用于楚辞异文校勘。

第四节,李翘《屈宋方言考》全文考释方言词语共68个(47则),重在注释,兼溯及方言源流,主要包括直接指明《楚辞》中的楚地方言,注释方言兼补充王、洪之注,注释方言兼纠正王、洪之注,注释方言兼异文考订,方言注释兼释楚地文化等五种情况。

第三章,体现理学特色类楚辞著述。近代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使得不少楚辞研究者将近代政治形势与楚国政治环境对比,从分析楚辞的段落结构入手,把握作品微意与诗人情感,阐扬屈原爱国忠君之情,寄托救国图治的愤慨。

第一节,体现理学特色的楚辞著述概述。概述此类楚辞著述的主要内容与总体特色。

第二节,颜锡名《屈骚求志》将《离骚》分为五大节若干小节,进行分章释义,对关乎文理的字词进行了训诂,分析文章脉络,注重前后呼应。颜氏用“以意逆志”的解骚方法,突出屈原的忠君爱国之情与兴国强邦之才。以屈原之志为核心对楚辞篇目次第进行考订,以“文以载道”的标准理解楚辞全篇,对《天问》中的哲学意味、《九歌》中的祭祀内容有所忽视,认为《九歌》“绝非祀神之辞”,《天问》为“思悟顷襄之作”,楚辞中意象、比兴、想象皆是实指。

第三节,傅熊湘《离骚章义》充分吸收前人成果,采取“事件”而兼及“情志”的分段方法,将《离骚》分为九章二十二节。从分析主旨与结构、创作手法入手,对《离骚》结构艺术有较明晰的认识。在阐释过程中,傅氏驳斥以其他学说附会《离骚》的现象,在对相关人物的考证上,能综合前人之说而有所取舍。《离骚章义》一书没有繁杂的考证训诂,阐释字词及章节大义以简明扼要见长。

第四节,黄恩彤《离骚分段约说》与毕大琛《离骚九歌释》。黄恩彤以虚实为界,将《离骚》分为两大部分一十七段,用“以《离骚》解《离骚》”的方法,从文学角度理解《离骚》,分析“求女”意象与次数,“宓妃”“退修初服”所代表的意象。毕大琛《离骚九歌释》将《离骚》分为十四节,阐释每节大义。用“以意逆志”的方法,分析创作主旨与创作背景,突出屈原的忠君爱国之情。毕大琛在“眉批”“夹批”“节末评”“篇末评”中对楚辞的文法、结构、艺术手法进行了分析,一方面认为《离骚》“诸美毕见”,另一方面认为“文章乃其余事”,显示了他在儒家价值观与楚辞艺术性之间的认识矛盾。

第四章,诗话、词话中的楚辞评论。近代不少诗话、词话认识到楚辞的文学价值与文学史地位,批判继承传统文学理论,对楚辞的艺术特征、产生原因、对后代文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探索。

第一节,诗话、词话中的楚辞评论概述。概述近代楚辞评论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与总体特色。

第二节,方东树《昭昧詹言》认为庄、骚乃诗歌之源,将庄、骚视为天地至文,探索楚辞产生的文化历史原因,将楚辞纳入儒家诗教范畴,认为《大招》乃屈原招顷襄之作。分析楚辞在题材主旨、比兴手法、篇章结构、“幽愁忧思而作”的精神内涵等方面对文学的影响,肯定楚辞的文学价值。

第三节,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继承并突破常州词派观点,提出“沉郁顿挫”的评价标准,认为“沉郁忠厚”乃楚辞之本、诗骚精神乃词之“本原”。在历代词人中,陈氏以王沂孙为尊,认为其熔铸诗骚精神,建立了以风骚为标准的评价体系。陈氏继承常州词派“词为尊体”的观念和忧患意识,在强调“风人之旨”的同时,亦肯定“情”的重要性;认为人品与词品不能等同,打破“诗”与“词”的界限,对词作风格的多样性采取了较为包容的态度,体现了近代进步的词学观点。

第四节,刘熙载《艺概》从文体辨析入手,将楚辞从诗、骚中独立出来,认为楚辞属于赋体。他继承传统儒家诗教观点,认为“赋品即人品”,肯定楚辞的情感价值,突出楚辞的独创性,认为楚辞乃志士之作。刘氏综合运用例证法、对比法、概括法、引用法,分析了“辞”与“志”、“曲”与“直”、“实”与“虚”、“平实”与“奇崛”、“变”与“不变”之间的辩证关系。对楚辞在语言、句式、结构、意境上的艺术特色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发掘,对传统文论有明显的突破。

第五章,“公羊”学派影响下的楚辞著述。近代内忧外患的政治环境、今文经学的兴起、“五四”之后疑古思潮的勃兴等共同促发了研究者在楚辞研究上寻求突破。这种求新求异的倾向与乾嘉学派注重实证的考据精神相差甚远,虽存在矫枉过正之弊,但催动了近代楚辞研究方法的革新,在楚辞学史上的影响不容忽视。

第一节,“公羊”学派影响下的楚辞著述概述。概述此类楚辞著述的产生原因、特色与影响。

第二节,曹耀湘《读骚论世》通过考订屈原生平理解楚辞创作环境,从深层次把握楚辞原文与作者之志。通过《屈子编年》《屈子列传辩证》《诸家叙赞辩证》考订屈子生平。考订屈原创作先后顺序为:《九歌》十一篇,《离骚经》《卜居》《远游》《渔父》《天问》各一篇,其后为《九章》九篇(1)。曹氏联系《天问》的写作背景,认为《天问》系屈子被放时的讽谏作品,突出《天问》的历史寄寓和屈原的忠君爱国之情,削弱了《天问》的哲学意味。

第三节,王闿运《楚辞释》具有浓烈的主观主义色彩。首先是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主旨作政治化解读,其次是将诗歌内容大量比附史实,第三是突出屈原的政治作用。在解读过程中,王氏以“兴楚返王”为核心,叙述了屈原对内纳贤除佞、对外联齐的政治理想并寄予自己据夔巫、守巴蜀的军事理想。但同时,王闿运《楚辞释》亦有明显失误,如错释楚辞作品顺序、阐释主语对象错位等,存在牵强附会、刻意求深倾向。这一方面是对传统“以经解骚”儒家观点的重大突破,体现了“六经注我”的主体精神;另一方面阐释史实多穿凿附会,缺乏严谨考证,对后世楚辞解读中出现的臆断之弊不无影响。

第四节,廖平《楚辞新解》《楚词讲义》继承传统,以关键词、前后关联、广征博引、以诗解骚等方法训诂。在阐释中植入不少近代的天文、地理、物理等名词,体现了时代特色。但其阐释更多的是以楚辞附会“六变”思想,如人学天学之分、真人至人说、天人大小说、“大同”论等,由此对屈原和屈原作品产生怀疑,得出较为荒谬的结论,使得他的楚辞研究成为一个复杂矛盾的怪体。

第六章,融合汉、宋的楚辞著述。由于社会政治环境的改变、汉学内部的更新、新思潮的出现,近代楚辞研究出现综合融通的趋势。

第一节,综合融通类楚辞著述概述。概述此类著述的产生原因与主要特色。

第二节,郭焯莹《读骚大例》提出读骚六例,从六个方面解读楚辞,即“意由声音证入”“谊本故训求通”“辞兼众本是正”“论依经训节中”“说参异家互发”“事据史传取勘”,前三例主要包括楚辞的韵读与诵法、文字训诂、版本校勘。第四、五两例认为楚辞的情感基调与艺术手法皆符合经学思想。最后一例将楚辞中的名物意象附会史实,强化楚辞的社会因素,实践“以史解骚”的观点。《读骚大例》从考证、训诂、音韵、校勘、义理、语法等方面研究楚辞,突破汉学与宋学界限,虽有迂阔之处,但自成体系,终成一家之言。

第三节,郑知同《楚辞考辨》考证屈原作品篇目次第、《离骚》作年、《九歌》篇数、《九歌》所祭之神、《九章》篇次,多依前人之语推测,不能令人信服。同时,《考辨》一书对楚辞的艺术手法进行了解析,不乏新见。郑知同为清末文字学家,但《楚辞考辨》一书并未从文字训诂入手,而专于对相关内容的考证与艺术手法的辨析。《楚辞考辨》的主要价值在于其兼考据与文学评论,是近代学术思想融通的一个缩影。

第四节,马其昶《屈赋微》涉及训诂的29条,涉及篇章结构的47条,涉及义理的150条。在研究方法上综合汉、宋,博采众长,书中所引诸家注释达50余家,是近代楚辞研究的代表性著述之一。既有以汉学为主要内容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亦有阐发微言、对楚国史实进行大量比附的宋学特征。马其昶对屈原的死国精神进行高度评价,寄寓了强国图治之慨,显示了今文经学家的情怀。

第七章,“新学”背景下的楚辞著述。西学的涌入由器物逐渐转化到文化渗透,梁启超、刘师培、鲁迅、王国维、郑振铎等一批学者继承传统学术研究的方法,吸纳融入西方的研究视角,完成了楚辞研究由古代向现代的转型。

第一节,“新学”背景下的楚辞著述概述。概述此类楚辞著述的主要特色。

第二节,刘师培对传统楚辞研究的继承与突破。刘师培的楚辞研究主要体现在《南北学派不同论》《文说·宗骚篇》《楚辞考异》中。刘氏打破传统,确立“宗骚”的文学研究视角,将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视为“情文相生”的文学典范。援引西方文化地理论,分析了南北文学相异的原因及以楚辞为代表的南方之文特征,深化了传统的“江山之助说”与“文分南北论”的理论内涵,推动了近代文化地理学思潮的形成。采用综合对比异文、审定字形与字义、分析句型、篇章与上下文逻辑关系等方法考订楚辞异文,为楚辞校勘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第三节,王国维楚辞研究的视角与方法。首先,从南北政治思想、学派不同,南北文学区分并不绝对等角度分析楚辞产生的原因与特点,认为楚辞融合了南北文学之长。其次,将屈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斗争精神概括为欧穆亚之人生观,并将其为上升为伟大的人格,认为正是此种欧穆亚之人生观促发了伟大文学的产生。第三,用二重证据法考证《天问》中的相关人名与史实。

第四节,梁启超楚辞研究的特点与贡献。第一,继承传统的研究方法,考证作品篇目与编纂过程,大胆怀疑旧说,体现可贵的疑古精神。梁氏不同于旧说的观点主要有:《大招》非屈原作、《招魂》为屈原作、《九辩》亦为屈原作、《九歌》为十篇。第二,从楚辞文本出发,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的眼光下考察楚辞产生的原因、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肯定屈原作为创作主体的个性,赞赏楚辞相对于《诗经》的丰富想象力和表现力,否定王逸、朱熹注释对“忠正之义”的强调,认为楚辞是“富于想象力之纯文学”,是屈原“感情的权化”,突出楚辞的文学性。第三,考察屈原思想渊源与主要行历,分析楚辞中的文化地理因素、屈原生平简历与流亡路线,认为屈原特殊的思想经历造就了楚辞,即“孤愤”出诗人。第四,从屈原的矛盾心理、独立不迁的人格特征、斗争精神等方面分析屈原为什么会自杀,并从个性特质等方面揭示屈原为什么能创作出楚辞这样伟大的作品,高度肯定屈原“独立不迁”的个性和斗争精神。

第八章,近代楚辞学的演变轨迹、学术史地位与转型特征。

第一节,近代楚辞学的演变轨迹。影响近代楚辞研究的主要学术流派先后为乾嘉学派、公羊学派、维新派等,近代楚辞研究在这几种主导思潮影响下显现出继承、突破、融通的阶段性,分别显示出“求信”“求新”“求宽”的治学宗旨。

第二节,近代楚辞学的学术史地位。近代楚辞学继承前代的研究方法与成果,对传统研究方法、成果实现了全面总结,是清代楚辞研究之殿军。同时,在西学东渐的视野下,援引西学,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注重楚辞文学性和诗人个性的深入挖掘,实现了研究形式上的突破。

第三节,近代楚辞学的转型特征。近代前期与中期的楚辞学在研究视角、概念使用、立论逻辑上多显现出“经”与“文”的权衡、“新”和“旧”的角逐、“破”和“立”的矛盾,同时,在楚辞专著的精深度、楚辞学者的影响力、理论体系的完备性等方面亦有不足。随着“新学”的建立,逐步实现了中西融合、古今结合,完成了楚辞研究由近代向现代的转型。

(二)主要创新与研究特色

1.对一些近代楚辞著述作出专论。如孙诒让《札迻》卷十二《楚辞王逸注》、傅熊湘《离骚章义》、毕大琛《离骚九歌释》、黄恩彤《离骚分段约说》、曹耀湘《读骚论世》等几部著述,目前国内尚未有专论研究,在一定意义上填补了研究空白。

2.对近代楚辞语音学、近代楚辞章节义理进行专章研究。从古音与叶音的较量、语音研究的新角度、楚辞方言研究三个方面对近代楚辞语音研究的角度、方法、内容进行了分析。从划分段落方法、探求屈子之志、关乎“文理”的训诂阐释三个方面分析近代楚辞学在章节义理研究的特色,认为此类著述兼具简明通达与刻意求深倾向。

3.较好地概述了近代楚辞学全貌。根据研究方法、著述内容的不同,以不同思想流派为线索,从朴学余绪、章节义理、求新求变、文学评论、综合融通、西学东渐等方面较为全面地梳理了近代楚辞学研究总貌。

4.兼顾概貌与个体。每类楚辞著述从概述总貌入手,进行宏观观照,分析此类楚辞研究著述的主要内容、总体特色,以及此类研究特色形成的主要原因,后选取代表性学者进行纵深研究,对不同学者的研究方法、内容、特色,采用不同的结构方式,进行客观描述、介绍、评判,力图既接近著述原貌,又探索个体研究者的研究特色。

5.以整个楚辞学史为背景的比较研究。将近代楚辞学放在整个楚辞学史上进行分析比较,对政治环境、学术思潮对楚辞研究的影响作出纵向分析,对近代楚辞学的特色和形成原因进行研究。不但描绘了近代楚辞研究的总貌,并且在整个楚辞学史的视角下,阐述其来龙与去脉,分析了近代楚辞学的地位与影响。


(1)[清]曹耀湘:《读骚论世》,《楚辞要籍选刊》(第12册),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版,第213—2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