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鸟铳二三事
自从演武大获全胜,家丁们士气振奋。
知道少爷教的军阵很是厉害,操练时更加投入。
据说,家丁队伍要扩编,自己这些人都能混个伍长干干。
要好好表现,免得被少爷看不上。那还不丢死个人!
李武,李忠,很快就把需要的人送了过来。
都是年轻力壮,有些是家生子,也有一些本分的盐户。
这是李文正要求的,一定要选老实本分的人,滑头在机灵也不要。
李文正给以前的伍长,小队长,提了一级。
李文正取了个名号:正字营。
李文正领营长一职。
正字营现有4个大队。
每个大队有4个小队。(45人,又配备5个伙夫,凑了50人)
正字营又有营长亲卫火枪队100人。
共计301人。
李文正吩咐大队长,小队长们负责操练,他自己正带着工匠们讲解着鸟铳。
大明现阶段规模使用的鸟铳:
鸟嘴铳:由马宪、李槐等人在嘉靖三十七年造出了“比西番尤为精绝”的中国第一批火绳枪一万支,称之为“鸟嘴铳”。
这铳用熟铁打造,重约5~6斤,有准星、照门,安装木托之上。
《武备志》说:“后手不弃把,点火则不动,故十发有八九中,即飞鸟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成为当时战斗中的“利器”。
鲁密鸟铳:明万历二十六年,中国古代著名火器专家赵世祯在鲁密国(今土耳其)贡入的鸟枪基础上,创制了比鸟嘴铳射程更远的火绳机枪,称之为“鲁密铳”。
铳全重8斤,长5~7尺,装药4钱,铅弹重3钱,火绳机的板机安在枪托内,拨之则落于火门,火燃之后,自行昂起。
枪托尾部有钢刃,敌人逼近时,即倒转来作斩马大刀用。
这铳射程远,威力大,在结构上也优于鸟嘴。
《武备志》说:“鸟铣:唯鲁密铳最远最毒”。
每名鸟枪手配备火药罐2个,一个装发射火,药,―个装引火药,携带铅弹300发。
由于发射速度较慢,为弥补这一缺点,通常在战术上采用三排轮放法。
即一排装铳,一排进铳,一排放铳,第一排发射完毕后,退至第三排装铳,第二排进至第一排位置放铳,如此轮流发射。(和古代箭阵相识)
这些都是火绳枪,缺点很多:怕雨怕风,不确定因素很多。
李文正想要打造的是明末清初出现的自生火铳。
也就是燧发枪!
比起火绳枪,射的更远,射的更快,射的更准。
也是不惧风雨,简单轻便,便于携带。
李文正把系统里的燧发枪打造方法,一一讲解给工匠听。
这些匠人都是签了卖身契的,生是李家人,死是李家鬼。
不得不吐槽,封建时代的匠户社会地位真是低的可怜。
李文正把图纸,原理,掰开了一点点的灌输给他们。
说开了,也不是太难。
这些匠人本来就是卫所里打造鸟铳的,匠人们表示,熟悉一下,就可以着手打造了。
李文正当场宣布,谁能最先制造出来合格的燧发枪,赏银子30两。
匠户们当时就急红了眼,钱帛动人心!
自古不便的道理。
太阳照常升起,落下。
李文正一边和匠户摸索着火枪的打造,一边操练着正字营。
父亲李源派人过来传话,要李文正回家。
回到家里的李文正,母亲自是一番嘘寒问暖。
儿子能出息,母亲是骄傲的,但又心疼儿子在外面摸爬滚打。
李文正又是拜见爷爷奶奶一番不提。
李源书房里。
“正哥儿,为父过几日就会进京,准备明年早春的大考,”李源看着眼前的儿子:“你也出来做事了,家里有你母亲操持,外面的事多向你爷爷请教。”
“父亲,孩儿知道,此番进京,父亲金榜题名,蟾宫折桂。”李文正祝福:“父亲可是认识杨涟,高攀龙?”
“自是有过交往,都是我东林君子,若是我东林能众正临朝,江山社稷岂能败坏如此模样!”李源一脸正气。
我去,还要不要脸。
李文正哭笑不得,自己父亲也是书生意气,太想当然了。
“父亲可知魏忠贤?”李文正试探道。
“一阶阉宦,还妄想把持朝堂,内阁诸公谁能答应。我辈读书人耻与为伍。”
得,这就是清高的毛病!
魏忠贤太监一个,又大字不识几个,读书人当然不服气了。
天子都照喷不误,何况你一区区家奴。
李文正有些脑子疼。
他就怕李源进京,读书人脑子一热,被人当枪使。
“父亲,孩儿觉得科举为重,现在不宜分心太多,朝堂博弈,等咱做了官再说。”
“你这小子,为父会是那等不知轻重之人?有些话只是咱父子二人说说罢了!”
说实在话,官场怎么混,李文正也是两眼一抹黑。
这就是他为什么,宁愿自己从头打拼,也不招惹朝廷。
总不能就是一通杀吧,要不然就无止尽的扯皮,别想做事了。
李文正也没有劝说父亲和东林党疏远。
天地君亲师,可不是说着玩的,李源的身上就是东林党的烙印,撇不清的。
父子二人又说了一通话,又和弟弟妹妹们玩闹一会。
姐姐快要出嫁了,正在给自己绣嫁衣,娘亲也传授一些管理内宅的经验。
亲事去年就定下来了,是个读书人,是父亲同年的儿子。
李文正寻思着找个时间看看这个姐夫怎样,要是寻花问柳,不务正业,有必要搅黄了。
别人管不了,自家姐姐可不能受委屈!
李文正没留在李府过夜,回到了李家庄。
现在的李文正很忙,系统里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整理出来学习。
晚上没时间在给正字营讲三国啥的了。
就请了几个说书的,李文正把三国,水浒,以及毛爷爷长征的故事整理出来。
让说书的来讲。(不清楚那会老百姓知不知道罗贯中,施耐庵,我觉得话本小说不算主流,那个年代不可能流传多广。)
早晨的操练,李文正听到喜鹊叫声,总感觉有什么喜事会来找自己。
果不其然,匠户们传来喜讯,第一支燧发枪成了!
李文正也是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具体效果怎样。
找来一个用鸟铳的老手,准备测试一番!